石門縣農業農村局(415300) 李志 徐霞 李東波

2020年,石門縣以鮮活農產品主產區和優勢區生產基地為重點,按照“田頭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模式,堅持“農有、農用、農享”的原則,高質量完成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實現了當年建成、當年使用、當年見效的目標,提升了農產品的商品化處理能力,降低了產后損失,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
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重大牽引性工程,對于補齊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擴大農業有效投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和農產品消費“雙升級”意義重大。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農市發〔2020〕2號)精神,2020年,石門縣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堅持“農有、農用、農享”的原則,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倉儲保鮮冷鏈設施,以切實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石門縣地處湘鄂邊界,東望洞庭湖,南接桃花源,西鄰張家界,北連長江三峽,有“武陵門戶”“瀟湘北極”之稱。全縣國土面積3970平方千米,總人口661186人,農業人口427723人。全縣柑橘面積20580公頃,系“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石門柑橘”,2020年品牌價值24.04億元,“石門柑橘”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一縣一特”優秀農產品品牌;全縣茶葉面積8487公頃,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石門銀峰”茶葉,榮獲湖南“十大名茶”稱號,2020年“石門銀峰”品牌價值15.89億元。
2020年,石門縣農業農村局依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湘農聯〔2020〕80號)的文件精神與要求,以鮮活農產品主產區和優勢區生產基地為重點,按照“田頭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模式,扎實推進了39個高溫庫、4個低溫庫、4個預冷庫、3個氣調庫,共計41782.23立方米的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建設,均通過了驗收。
1.強化領導,選準主體,是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的基礎①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專班。石門縣成立了由石門縣人民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任副組長,縣財政局及縣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與市場信息化股、柑橘辦、蔬菜辦、計劃財務股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具體指導全縣項目建設,切實做好項目申報、資格審查、公示、第三方驗收等工作,組織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保證工作方向不偏、資金使用規范,使建設取得實效。②把握總體要求,認真編制方案。2020年是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實施的第一年,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石門縣農業農村局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農市發〔2020〕2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農辦市〔2020〕8號)、《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湘農聯〔2020〕80號)等精神,依據石門縣產業特色,制定了翔實的《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技術方案》,確保了項目建設有規可依、有序推進。③加強宣傳發動,實施多輪遴選。為了將這一惠農政策獎補到真正有需求的建設主體,石門縣農業農村局會同縣經管部門、鄉鎮政府,通過微信群開展了廣泛宣傳發動,并對經管、鄉鎮上報的170多家新型經營主體實施了多輪遴選,明確了70個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入圍新型經營主體。④圍繞果蔬產業,優選建設主體。石門縣農業農村局根據地理位置、特色產業布局、市場需求和基礎條件,圍繞水果、蔬菜鮮活農產品實施范圍,對70家新型經營主體進行了審查,經農業農村局黨組研究,最后確定了29個合作社、22個家庭農場為2020年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主體,以確保冷鏈設施建得成、用得上、管得好。
2.強化服務,狠抓落實,是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的核心①開展推進培訓,完成注冊申報。2020年8月10日,縣農業農村局開展了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建設項目推進培訓與App注冊申報會議,全縣51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并通過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和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信息系統進行了項目申報。縣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省建設廳要求,對所有實施主體申報信息進行審核和公示。并要求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要抓住政策機遇,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嚴格按照項目規范,把握項目實施的重點環節和關鍵節點,以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②實施掛圖作戰,打造有形抓手。為規范項目實施,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建設任務,石門縣農業農村局將《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石門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實施主體掛圖作戰進度表做成掛圖,張貼于辦公室醒目位置,并及時更新建設主體項目進展情況,做到建設進度心中有數,項目督導有的放矢,以確保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當年建成、當年使用、當年見效。③推動銀企對接,爭取金融支持。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協調推動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優惠信貸支持范圍,開展銀企對接,爭取金融支持,引導更多金融支持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2020年,縣農村金融主力軍的石門農村商業銀行,為推動石門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建設,又推出了特色信貸柑橘貸。據統計,有25家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主體申請銀行金融貸款,12家獲批放貸金額共計1563.7萬元,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得到有力支持,以實現錯峰銷售,冷鏈保鮮增收。④堅持市場運作,守住廉政底線。根據省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建設文件精神,始終遵循市場運作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運作方式市場化,以提升設施利用效率。石門縣農業農村局還建立了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內部控制規程,強化監督制約,開展廉政教育,杜絕倒賣補助指標、套取補助資金、搭車收費等嚴重違規行為的發生。
3.典型引領,主體受益,是持續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的關鍵石門縣通過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的建設,不僅融通了產銷兩端,減少了果蔬產后損失,延長了貯藏期和貨架期,還提升了產品貯藏品質,實現鮮活農產品的錯峰上市和保鮮增值;涌現了一批當年建設、當年受益的典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提升了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徑與運行機制,有效助推了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