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中風具有“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三高”特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吳運泉提煉總結了簡單易記的“四字經”,幫大家遠離中風。
1.不高不低。正常血壓是140/90mmHg,理想血壓是120/80mmHg。但是,很多人不知正常血壓,甚至有人患了高血壓自己卻全然不知。有一種高血壓被稱為適應性高血壓,血壓升高速度緩慢,由輕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逐漸適應了這種升高,即使血壓升到很高,如果不測量血壓,也感覺不到高血壓的存在。這種高血壓是一個靜悄悄的“殺手”,得不到及時的降壓治療是造成部分患者中風的主要原因。已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更要經常測量血壓,以便及時發現血壓波動。血壓高不好,血壓過低也不能忽視,都要及時調理。
2.不粗不細。這指的是腰圍不粗不細。腰圍是預測中風危險的重要指標,據德國科研調查結果表明,腰圍太粗,不但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中風概率也會顯著提高,超出正常腰圍者的4~7倍。按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男性腰圍應≤85cm,女性腰圍應≤80cm。
3.不肥不膩。高血壓患者飲食方面應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每周至少吃3次魚,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合理飲食有助調節血液的狀態,使血液較不容易形成凝塊,進而防止中風。
4.不急不躁。應激指的是包括突發失眠、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發無名之火等一系列機體情緒劇烈波動狀態。這時,大腦“獎賞中樞”受抑制,“懲罰中樞”受刺激,會導致血管活性物質(如腎上腺素、五羥色胺等)突然大量釋放,血管舒縮功能失調,血壓異常波動。應激狀態最容易誘發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