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綜合現今城市建設工作,給排水的施工質量和整體施工計劃是關鍵性、重要性問題,且在城市建設中可實現3 個作用:①給排水施工可以對城市生態環境給予足夠的保障;②給排水施工可以對城市道路整體使用安全給予足夠的保障;③給排水施工可以對城市防洪工程作用發揮給予足夠的保障。給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提為保證整體施工質量,因此提升市政給排水施工質量管理和監督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國內市政工程最初使用資金由國家政府給予支持,國內經濟逐步呈多元化發展,市政工程資金投入形式逐漸發生轉變。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逐漸增多且變得更加密切,市政工作需要的資金不再是單一由政府投資開展。在國內整體市政工作中,資金投入方式轉變實現了促進作用,逐漸彌補了施工質量欠佳、浪費等不足,但給排水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問題,因此結合相關問題尋找最優的解決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在給排水施工中涉及的多種問題中,管理問題十分重要,在各施工環節中管理問題時刻存在[1]。在準備施工階段中,施工質量是最主要的監管內容,嚴格把控施工質量成為重要的管理措施,對可能引發質量事故的潛在因素予以徹底消除。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工作中,項目組需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嚴格監督和審查[2]。有關人員跟進此項目,需與監理單位工程師、施工單位質檢人員共同監控此項目,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給排水施工涉及的管理問題包含以下3 個方面。
1.1.1 施工前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問題
項目負責人在工程開始前,可親自到給排水工程現場進行勘察,并對施工圖紙等進行核對,如未能細致、徹底地進行施工,會導致施工中發生較多預想不到的情況,對施工的整體進行和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使施工質量和進度得到相應控制,在施工開始前,需制定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明確施工程序、質量控制和檢驗等工作內容[3]。
1.1.2 施工進行時存在的管理問題
對市政給排水工程進行分析,整個工程內容相對復雜,在施工中開展有針對性管理意義重大。在施工中多會出現材料質量檢測不合格等情況,因此各施工單位之間不能實現統一標準,導致施工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增加安全隱患出現的概率。
1.1.3 施工后檢測、驗收工作的相關管理問題
國內對給排水施工檢測、驗收等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且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給排水工程中專業技術人員明顯較少,因此在整個工程完成后,開展檢測、驗收工作,會出現多種問題,主要因檢測人員不認真、驗收未按照流程完整實施等,使整個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安全和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
對于市政給排水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國家政府層面未能給予規范化體系,在整個施工技術中存在漏洞。從行業層面來講,給排水工程施工工作中存在細節問題,不能準確給出施工技術標準,造成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存在漏洞。因此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對質量、技術意識認知不足,針對復雜的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中不能準確應用相關技術,導致出現野蠻操作、盲目施工的情況發生,且存在一定的隱患和危險因素。給排水施工中涉及的技術問題包含以下3 個方面。
1.2.1 施工路線存在的問題
施工路線是整個給排水工程施工中主要工作內容。在路線選擇時,需要依照已經規劃好的路線進行施工,但也會出現問題。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施工單位縮短成本導致的。施工單位首先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因其與施工單位的最終利益存在直接關系,個別施工單位以節省成本為由,設計施工的路線不滿足城市實際建設需求,其工程質量問題成為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主要安全隱患[5]。
不科學、合理地選擇路線是影響正常施工工作的主要因素,需依照施工單位給出的施工規范標準選取最優的施工路線,結合現代化技術,保證選定的路線具備技術性和專業性。
1.2.2 給排水施工設計中存在沖突
在開展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工作時,施工單位會出現實際施工流程與設計內容存在差異情況,主要因實際施工與勘察獲得資料存在偏差。在道路施工中,施工人員會忽視現有的地質條件對給排水管基造成的影響。道路軟基處理設計主要對象為路基,給排水管線需埋在較深的位置,而設計中埋管的深度明顯深于處理深度,進而實際施工工作會與設計計劃存在差異,反映了設計不合理情況[6]。
1.2.3 給排水施工中建筑物的問題
在整體給排水施工建設中,會因建筑物整體結構影響,不能根據設計圖紙開展施工。面對此種情況可采取以下兩種解決措施:拆除建筑物或讓管線繞過建筑物。拆除建筑物會增加施工成本,為減少工程量,一般都選用管線繞過建筑物的方法,此方法需要讓管線與建筑物之間留出安全距離,防止近距離施工影響建筑物。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考慮交通順暢等相關因素。
對整體施工中存在的常見問題予以明確,如管材質量不佳、溝槽開挖與放線測量質量、管道閉水試驗、回填土質量等相關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給予詳細分析如下。
1.3.1 管材質量不佳,發生管道腐蝕情況
因管道施工位置在地下,其管材需要承受外部混凝土、管道內部的壓力,因此需嚴格把控管材的質量,保證其管材各參數值均滿足施工要求。在實際施工中,會忽視管材質量高低,僅追求價格低廉的材料節約成本,導致管材質量方面出現嚴重問題,在抗壓、抗滲能力方面均不能滿足施工標準,在今后維護、運行中出現滲漏的概率較高[7]。在整個工程施工中,管道腐蝕情況發生的主要因素包括:管道材質質量不合格;未使用抗腐蝕材料;施工工人在管道安裝中存在疏忽;未能做好防腐工作,僅對管道外部進行的防腐操作,甚至未對部分管道開展防腐工作;管道逐漸被腐蝕使管道的正常使用壽命縮短等。
1.3.2 溝槽開挖與測量放線工作質量問題
管道施工的基礎和前提是溝槽開挖,其直接影響了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未嚴格根據圖紙的設計方案進行溝槽開挖,會出現漕底泡水導致邊坡塌方、斷面誤差等嚴重的質量問題,對施工進展、速度、整體質量造成了極大影響。在施工管道放置工作中主要根據測量放線結果進行。測量人員自身存在安全意識差、質量觀念低的問題,會出現隨意性測量情況發生。測量放線誤差超過規定范圍后,會使管道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發生位置偏移,影響后期維護和運行。
1.3.3 回填土質量與管道閉水試驗存在的問題
在安裝管道工作中,不良的管理方式會使檢查中管道出現管頭過高或過低、管道坡度不足等情況,均可成為影響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開展的因素。少數給排水管道施工中,未進行閉水試驗,直接回填,因對管道疏密性等情況了解不全面[8]。少數施工人員在進行閉水試驗時,因未能掌握試驗標準、認知不足等,進而影響試驗效果,不能滿足正常標準,增加了給排水管道安全運行的隱患。施工工人未依照相關要求把控回填土質量,隨機回填土料,不能滿足施工標準和要求。在回填時未使用分層回填的方法,會增加后期管道質量和安全問題。
針對給排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得出大部分問題均因設計準備工作不全面、管理人員自身問題、技術等導致,因此在施工前勘察工作中做好質量控制,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實現預防效果。
在整個給排水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員需根據設計的施工圖紙,到施工現場進行仔細勘察核對,對施工現場的地貌、地形進行全面分析。設計圖紙結構是否與給排水管線施工的實際設計要求相符合,明確管線基礎立面及斷面布置(圖1),中管路走線是否存在建筑物阻擋情況。控制好施工質量,對程序檢測內容進行仔細核對[9]。

圖1 管線基礎立面及斷面布置
在整個給排水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需根據真實施工路線,排查施工現場是否存在故障問題。找到對道路施工造成影響因素,并進行詳細記錄,將結果上報給相關部門,共同協調,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嚴格檢驗并把控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合格的施工材料是施工工作安全開展的基礎。施工材料的性能、質量如不能滿足施工需求,會增加施工安全隱患,對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對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檢測,可提升市政給排水施工質量[10]。
管理工作在給排水工程施工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整個市政給排水工程由多個施工單位共同完成,因此需召集所有施工單位對管理工作進行統一化,若管理工作不規范,對給排水工程施工順利實施造成嚴重影響。在施工中管理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需時刻檢查施工進度和質量情況,監督施工單位依照施工進度開展施工,如工期拖延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施工進度。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提升施工人員的自身專業素養,通過規范自身操作行為,使自身施工質量提升,保證嚴格依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充分發揮監管職責,不定期排查、監督施工質量,如發生問題,及時指出并解決。
管材質量在整個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占據重要地位,其質量高低與整個工程質量存在直接關系,因此需嚴格把控管材質量。將給排水前準備工作做好,仔細檢測和檢查施工中所需的部件和材料質量。對工程中所用的零部件、鋼筋、水泥、管道等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使管道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性能得到保證,圖2 為常見給排水管道材質。工程結束后,需及時開展驗收工作,并檢驗投入運行的實際應用效果。在檢測環節中,由專業質檢人員、廠家人員隨機抽檢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和鋼筋,保證質量達標。嚴格進行部件檢查、材料檢查和相應檢測工作,降低后期管道老化、滲漏等發生概率。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防腐工作十分重要,需嚴格根據要求開展防腐工作,防腐處理工作中重點如下:①保證外部防腐面處于干燥、干凈、整潔裝填,防止管道表面潮濕、有異物存在,影響防腐效果;②在管道防腐工作開展前,需先對管道進行除銹等工作[11]。

圖2 常見給排水管道材質
施工測量在多個施工環節中均得到了有效應用。因此測量人員需具備較高的專業度,提高測量工作質量,使測量準確性得到保證,提高測量工作的精確度和安全性。在測量工作中要求2 名以上專業人員進行測量工作,進而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定期檢查測量儀器、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測量誤差,提升測量的準確性。針對溝槽開挖工作,在開挖前需確定給排水管道的施工位置和地下管網相應的位置,針對可能受管道施工影響的結構、部位進行相應的保護、治理、拆除等,保證管道開挖工作順利進行。提升溝槽底部穩定性,避免土基長時間暴露在環境中,將混凝土、碎石對溝槽的保護作用加強。整理溝槽內外部實際結構,通過碎石鋪墊、砂礫壓實、墊土等方式,更好地保護溝槽結構,避免損傷管道。
當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順利完成后,需第一時間開展給排水管道封堵成效展開驗收工作(圖3),并檢測管道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滲漏情況,觀察槽內是否有水。選取合理的井距實施分段,依據1:1 的比例開展檢查工作。回填好的溝槽中不能有污水,盡可能保證回填土的純凈度,不可滲入大量硬填土,回填土直徑需小于10mm,且回填土中不可容納磚塊、石料等。針對地基需盡量保證恢復到施工前的硬度和狀態。

圖3 給排水管道封堵流程
總而言之,在城市建設工作中,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成為重要工作內容,因此需保證給排水管道施工的整體質量,為城市建設有序開展、穩步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目前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中還存在多種問題,為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得到保證,需根據具體施工特點,加大施工質量控制力度,對于施工中存在的明顯問題,及時制定相應解決對策,保證了給排水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進而全面、充分發揮城市給排水功能的作用,避免國民在生活、生產中發生用水短缺的情況,為國民可以正常生活、生產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