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煜霖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傳統醫院建筑的設施以及規模已經無法使新時期下醫療條件以及擴建需要得到滿足。因此建筑人員需要拓寬眼界,依照社會時代需要改進設計理念。經過對于世界范圍內醫院建筑的設計經驗分析與整理,開展綠色化的設計。雖說綠色醫院的建筑設計缺乏嚴格設計準則,但也會由于條件不同而出現不同設計方式,雖說只要符合綠色核心需要即可,但也存在需遵守的基本設計要點。
綠色醫院建筑是指的在建筑的應用壽命范圍內,于最大程度上對建筑空間開展應用、規劃以及環保設計,在確保建筑功能得到滿足的前提之下,節省能源、降低污染、維護環境。綠色醫院建筑的設計中應用了美學、建筑學以及生物學等工藝,從而使建筑滿足醫護工作人員以及病人在醫院內部享受健康、美好以及高效醫療條件的需求。
醫院的前期建設以及設計是極為關鍵的,因此醫院應當于前期設計時期對于建設以及運行提出相應設計需求,盡量節省資源、減少浪費,使得醫院變成救助患者場地和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區域。
綠色醫院建筑實施節能改造,使之實現高效就醫、環境與人和諧地發展,在長期角度看來,將會對于醫院產生巨大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1]。
將綠色建筑設計觀念與醫療建筑設計特征結合起來,進而設計出有著生命力以及地方特色的綠色醫院,是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設計人員努力的目標。
綠色醫院建筑當中需要融進生態美學,不過建筑設計自身缺少固定設計方式。因此在設計進程當中,需要各個專業相互配合,不但重視建造材質固有美學特點,使得材料于建筑當中可以發揮出最大性能,還能展現本地材料藝術特征,體現出細致的建造工藝,進而將建筑與材料的平衡、自然以及淳樸展現出來[2]。綠色醫院建筑重視美學設計的思路及范例如圖1 所示。

圖1 綠色醫院建筑重視美學設計
在建筑的設計、規劃以及建造當中,需要應用各類工藝,比如常規工程施工技術、高新性技術以及簡易方便的工藝等。當前階段國家對綠色醫院的建筑設計,所應用的為常規性材料以及技術,僅僅融合了部分綠色設計觀念,不過將來會持續引進高新型工藝。綠色醫院類建筑不但需要在設計理念方面創新,還應該依照當地的區域特點、材料以及生態條件做出建筑物整體的解決措施,使得醫院不再只是一個巨大醫療污染體,而成為可應用的能源,實現生活可持續發展。
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開展設計工作,則需要避免追求高效而將生活質量和群眾健康的生活方式犧牲,需要把群眾的舒適性當作考慮的重點內容,例如采用無輻射、無污染的裝修材質,引進日光用作殺菌處理,并且做到良好通風,進而使得人體內部所需的舒服溫度以及濕度和新鮮空氣得到滿足。功能區設計的時候,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提供醫生和病人交流空間,確保病人病情私密性[3]。以人為本的設計方式如圖2 所示。

圖2 以人為本的設計方式
醫院建筑功能是比較復雜的,并且有著較長的建設周期,伴隨醫學科技飛快發展進步,醫療裝置的更新是較為迅速的。因此有可能會涉及醫院的改擴建情況。開展醫院規劃的時候,需要與醫院方面就未來的發展方向溝通好,進而預留一定發展空間。由于未來醫院逐漸擴建,不但是要求醫院整體規模,也體現于醫院的內部功能方面,因此并不只是預留一點點空地就可以使得醫院將來發展需要得到滿足,而需在醫院的內部功能區域預留出相應發展空間[4]。伴隨醫療裝置的升級與更新,需要對于科室進行一定的調整,依照醫院內部醫療重點,設置特色的醫學中心以及特色科室等類型,均需要在醫院功能區預留空間,這不僅需有規律地依照功能區進行預留,還需有著一定的調整彈性。
綠色建材關鍵是指的部分應用了再生材料、無污染技術以及天然資源制作建筑材質,對于環境保護有一定的優點。綠色醫院類建筑在建設當中應用綠色建材,能夠生產建造當中的能耗降低,廢棄物的排放減少,醫療成本下降;并且綠色建材不但可以維持醫院服務方面品質,也與可持續的發展觀念相符合,對于醫院供給環保綠色的就醫條件,對于病人健康是有好處的。
經過在綠色醫院的建筑區域內開展環境的綠化配置處理,不但能夠對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條件,使患者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且可以使得生態效益得以實現,比如經過對醫院周邊的自然條件開展調查研究與應用,使得醫院和周圍環境和諧共生獲得實現。通過將周邊水系與池塘等引入,給患者與醫護工作人員提供宜人的生活條件,醫院環境也將和自然環境融合起來。
雖說建筑選址于工程初期已經決定,但還是需要開展相應的分析,以防所選的地區與醫院建設需要相符合。就像在醫院周邊存在較大工廠的區域,將會對于醫院條件產生噪聲影響一樣,醫院建設需要避免與易燃物接觸,以降低安全風險。部分偏遠區域,其中山體地勢將會出現泥石流的問題。綠色醫院建筑在設計時,也需盡可能避免與不利因素重合,維持原有生態人文條件。
與普通的建筑相比綠色醫院建筑還需要更加重視土地節省、開展生態建設以及生物多樣性維護工作,因此可采用雨水回收應用,開展水資源節能再生,進而控制能耗,對能源構造進行優化。
綠色醫院標準化的設計發展是對于管道開展處理設計。除了便于綠色醫院建筑開展維修工作,使建筑物使用壽命以及耐久性獲得延長之外,也可以使得醫院標準化的設計發展獲得提升。
經過對于醫院工作步驟的優化,提升對于醫院以及醫療等方面的管理,使得環境變得更為舒適,且功能持續完善,將各個方面發展平衡。就像綠色醫院的發展進程當中采用先進科學工藝開展智能化現代管理一樣,采取自動預約、分診以及叫號等方式,使得醫院的就診效率獲得提升,向病人提供更好醫院服務,而且加速醫院內部人流的管理以及流動。應用智能信息化科技,強化對信息數據傳輸共享以及醫療辦公自動化等多個方面配套設計。經過醫院數據信息收集以及應用平臺的構建,加上綠色醫院建筑開展整體的規劃,構成了系統集成以及能源節約設計工作體系,也與醫院將來的數字化發展需要相符合[5]。開展系統集成處理作為基礎開展技術運用,能夠更為全面地整合信息資源,對診斷供給技術保證。于綠色醫院的建設當中,經過智能化滲透,使得醫院數據信息網絡水平得到提升、數據信息傳輸加強的同時,綠色醫院的建設成效得到提高。
醫院當中存有各類污染問題,涵蓋了普通污水污染、噪聲以及放射性物質等情況,因此除了設計當中應用建筑材料以及空間分隔措施,實現聲音的吸收和防護射線等措施之外,還需將清潔區、污染區以及放射功能區等明確分隔處理。如污染區為單向流程設計,其中各功能位置普通的污染物,開展通道設計以及統一的回收處理,預防和其他通道污染產生交叉感染情況。
由于現階段綜合性醫院受到日益緊張的用地方面制約,大量舊醫院擴建改造、舊建筑改造為醫院,因此需節省用地,將就診醫療步驟縮短,更加便于病人就醫。不過也需要具有醫院本身建筑的特征,而且和周圍環境做到統一整體。如是于部分綠色醫院的建筑設計方面,外墻應用陶土板幕墻設計等綠色建材,因為陶土板自身的耐久性較好、無放射性,具有一定遮陽通風功能。
建筑設計進程當中難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這需要盡量尊重環境多樣性以及文化歷史,與自然環境相順應,和周邊環境融合起來。經過這類對于自然條件、本地文化的重視,應用本地材料與本地氣候條件相適應,進而建造得到有著本地特征的綠色醫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