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嫚嫚(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東院區血液凈化科)
隨著我國老齡人群逐年增多,血液透析逐漸成為諸多醫療手段中重要的治療方式。以腎功能衰竭為例,患病后患者全身系統多處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排尿量發生異常,皮膚組織混亂,導致膚質干皺,在飲食方面還會出現食欲減退、嘔吐等不良癥狀。針對這類疾病,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較為樂觀。但需注意的是,患者極有可能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多種應激情緒,從而導致治療中斷,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應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采用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具體如下。
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首先要對患者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了解患者自身情況,例如患者年齡、病史等。向患者詳細介紹整個透析流程,模擬透析,叮囑患者在透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對心態不樂觀、情緒激動的患者給予關懷與幫助,耐心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定期組織活動性質的知識講座,一方面增強患者對血液透析腎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營造輕松的護患氛圍,使患者消除恐懼情緒,提升治療配合度。
由于血液透析周期較長,患者需要多次接觸治療環境,因此環境護理尤為重要。首先,護理人員應對治療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實時監測并調整,保證患者在適宜的室溫中接受治療。其次,定期更換床單保證病床的整潔。再次,房間整體色調要清淡柔和,窗臺上可適當擺放一些鮮花或讓人心曠神怡的綠植,墻上適當懸掛一些充滿和諧氣氛的家庭壁畫。
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來自疾病的痛感與治療的壓力倍增,難免會出現煩躁、絕望等負性情緒,導致其治療信心下降,不能正常進行治療。護理人員要仔細聆聽患者的心聲,對患者進行耐心的疏導,并給予患者尊重。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讓患者感受到希望,可以多提及一些以往成功的病例,與患者暢想美好未來,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在透析過程中,時刻關注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數,嚴密監控與患者身體接觸的醫療設備。例如:發現患者出現血液外漏、血腫等突發情況時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應對措施。另外,醫療設備可能出現報警等情況,護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關閉聲音,以免造成患者恐慌。在主動觀測患者狀況的同時,適當詢問患者的感官感受,做到對患者身體的雙向監測。
血液透析作為腎臟類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其在技術方面與效果方面均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其本身的周期長、費用高等特性,部分患者無法適應其治療模式,導致血液透析過程中存在諸多隱患。因此,在對患者的護理模式上要添加人性化護理理念、技術護理以及環境護理等多方面護理手段,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對治療效果有一定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