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溫新顏 劉小菊 彭嫻 肖日霞 侯文麗 劉依容
(1 粵北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廣東韶關 512026;2 粵北人民醫院胸外科 廣東韶關 512026;3 韶關市湞江區風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科 廣東韶關 郵編)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后另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我國目前約有1.14 億糖尿病患者,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7%,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2]。近年多項調查表明,無論歐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控制狀況均不容樂觀,糖尿病的防治已經不能停留在院內診療層面[3]。2013 年《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的控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治療而是系統的管理,患者的行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效控制的關鍵[4]。本研究就專科護士團隊聯合社區同伴教育對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作具體分析。
以粵北醫院全科醫學科2020 年1 月~2020 年6 月出院診斷為2 型糖尿病的患者作為入選對象,隨機抽取80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80 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觀察組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齡60 歲~77歲,平均(66.67±3.10)歲。
對照組男性42 例,女性38 例;年齡61 歲~80歲,平均(66.69±3.11)歲。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T2DM 防治指南》(2013年版)[5]制定的診斷標準,確診為2 型糖尿病者;(2)所選小區內常住人口,近半年內無搬遷、長時間外出的計劃者;(3)無嚴重糖尿病并發癥者;(4)能夠操作智能手機和微信軟件者;(5)年齡大于等于60 歲,小于等于80 歲,生活可自理者。
排除標準:(1)有精神疾病,無法與人交流者;(2)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并發臟器功能衰竭等疾病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健康宣教。出院時由責任護士對其進行常規健康宣教并發放糖尿病防治知識健康小冊子,推薦關注全科醫學科公眾號,14 天內進行出院隨訪。
觀察組采取專科護士團隊聯合社區同伴教育。(1)成立專科護士團隊。專科護士團隊由粵北人民醫院糖尿病專科護士1 名、營養專科護士1 名、老年專科護士1 名、研究護士1 名組成,所有專科護士接受培訓并通過考核認證。(2)同伴教育組長選定。入選標準:①糖尿病史5 年以上者;②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③具有一定領導才能,善于組織活動和人際溝通者;④生活樂觀、心態積極、性格外向、樂于助人者;⑤自我管理能力較好,并從中受益者;有責任心,時間較充裕者。最終從入選對象中選擇8 例患者作為同伴教育的組長。入選方式:自我推薦或主管醫生推薦。(3)同伴教育組長培訓。①培訓計劃:由專科護士團隊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培訓形式:線上(微信群)及線下(院內示教);②培訓頻次:線上每星期2 次,線下每月1 次;③培訓內容:同伴教育的目的及意義、糖尿病國內外最新發展與趨勢,及疾病治療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血糖的自我監測、糖尿病用藥的管理、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糖尿病的飲食與運動、如何與醫生配合等,同伴組長工作職責及團隊管理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識與技巧、如何建立微信群與健康宣教方法等。(4)專科護士團隊聯合社區同伴教育實施及管理。①線上教育及管理。成立同伴教育微信群,微信群內日常管理由經過培訓的8 名同伴教育組長按月輪流管理,每月2 名組長合作,每周在群內向成員反饋培訓內容,并做總結分享,引導組員對自身血糖、飲食、生活習慣、病情變化等進行組內分享討論并打卡,對未完成打卡者,同伴教育組長及時尋找原因,詢問組員是否需要幫助,對同伴教育組長無法解決的問題,專科護士團隊進行答疑。②線下教育及管理。每月由微信群當值的同伴教育組長,組織1 次~2次面對面交流,時間地點由組內自行決定,鼓勵組內成員帶領親朋參與其中。根據微信群內分享的內容,線下可采用糖尿病知識有獎問答、小情景劇表演、我的糖尿病飲食展示等多種形式,使組員在快樂中分享學習。每次線下專科護士團隊需全程參加,觀察參與者對宣教內容的掌握及應用程度,對存在誤區或薄弱的內容進行糾正和強化培訓。③專科護士團隊根據組員在微信群內的打卡內容,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與指導,對組內患者的問題隨時微信答疑或進行家庭隨訪,關注其整體居家生活。
(1)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值。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S-600B)測定。
(2)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由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S)測得,共5 個維度、22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 分-5 分)。得分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好[6]。
(3)糖尿病知識水平。由中文版糖尿病知識水平問卷(DKT)測得,量表共23 道單項選擇題,總分0分-23 分,得分高,知識掌握好[7]。
(4)幸福指數。由世界衛生組織幸福感指數量表(WHO-5)測得,采用Likert6 級評分法,條目得分加和后乘以4 即為總分。總分越高,幸福感體驗越好[8]。
運用IBM SPSS 20.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頻數統計描述,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推斷;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滿足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進行統計推斷。檢驗水準α=0.05。
干預后,觀察組FPG、HbA1c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值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DSMS 評分、DKT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識水平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WHO-5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幸福指數對比
目前我國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多種,但均以集中授課的方式為主、以專業護理人員為主導的教育形式[9]。但調查發現,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率僅為10%[10]。因此建立一條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干預后,觀察組FPG、HbA1c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DSMS 評分、DKT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同伴教育即在榜樣作用下,通過觀察同伴的角色模型練習健康行為,給受教者一定的練習空間,并不斷強化,最后成功習得社會行為的過程。國內外研究顯示,同伴教育可改善患者心理和行為。經過幾十年發展,同伴教育在藥物濫用預防、艾滋病預防等健康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逐步在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得以推廣。研究顯示,通過對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干預,其對生化指標控制、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與年輕人等同[11]。2 型糖尿病專科護士在整個團隊健康教育服務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可協調團隊成員于線上、線下和患者互動,全程主導個性化的管理路徑執行。觀察組WHO-5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專科護士團隊聯合社區同伴教育可避免同伴教育組內錯誤示范的傳播,使社區內廣大居民得到正確的2 型糖尿病防治知識,提升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提高其幸福指數。
綜上,專科護士團隊聯合社區同伴教育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積極影響,可提高其知識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穩定血糖,提高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