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煙臺市芝罘區財政預算評審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0)
學校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本身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以及復雜性,同時學校工程項目管理也會隨著學校工程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調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工程項目管理的基礎模式必須要具備穩定性,這樣才可以提供科學有效的管理服務。因此,以文獻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作為主要方式,以增強學校工程項目管理有效性為目的,綜合具體的實踐方案進行分析,以此來為當前的學校工程管理體系發展提供有效依據。
當前,在學校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落實項目管理主要的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學校工程的施工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尤其是在當前基礎工程施工規模逐漸拓展的環境下,學校工程隸屬于公共建筑,因此,在資源、時間以及質量管控方面都有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另外,工程體系未來將直接為教育發展而服務,因此打造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落實好施工管理目標的設定,能夠為工程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這種項目管理模式下,工程項目的負責人是主導主體,主要針對整體項目的策劃、資金儲備、招投標、施工組織、竣工驗收、結算審核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以及管理。這種管理模式與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體系以及發展規律有一定的契合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強化院校建設項目與市場之間的聯動力度。通過市場化的成熟運作模式來實現集中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項目管理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從而有效規避潛在風險的發生。
從本質角度來講,這種模式是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選擇與項目關系最為密切的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對整體項目進行統籌式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重點人員的抽調以及核心組織部門的職能擴充,搭建一個臨時的管理機構,其中囊括了大量的專業人員以及重點機構,可以及時地完成和工程相關的各種職能管理服務,在項目完成之后,這一機構會及時地進行解散。
該種模式主要是設立項目基建部,尤其來完成對整體項目的施工推進以及管理。這種模式在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主要的優勢便是基建部直接作為項目的受益方代表,能夠直接參與到施工管理、投資管理、監督以及工程后續服務等多個方面[1],可以進一步強化工程管控的整體性以及聯動性,方便專業技術以及相關職能的融合。
為了進一步提升工程項目管理分析的有效性,文章結合具體工程案例進行融合性分析。該工程為芝罘區姜家疃完全中學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為61 805 m2,位于煙臺市芝罘區,包括宿舍樓、食堂、體育館、綜合樓、教學樓一、教學樓二。具體的工程內容涉及建筑、結構、水、暖、電(包含弱電)等工程。
該工程為新建工程,多層結構,工程結構驗收目標為參評煙臺市優質結構工程獎、山東省建筑工程泰山杯獎,爭取國家優質工程獎。以此為目標,在制訂工程項目管理方案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既有工程標準以及實際施工需要進行系統分析,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最終順利達成既定目標。
為了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該工程結合具體的項目管理需求,打造了基礎的組織架構。
首先,針對管理層來講,主要以項目經理作為帶頭人,同時設置了技術負責人、安檢員、材料員等一系列的施工組成人員。在監理單位以及施工管理主體的引導下,主要對本工程的實際施工周期、施工質量、安全管控以及成本管理提供針對性的組織以及規劃協調工作。
其次,針對一線施工基層的人員來講,所有的施工人員必須要有豐富的施工經驗以及綜合水平。并且建立在資質以及合同的基礎上,有著規范化管理的背景,技術過硬能夠實現自身領域的創新以及優化。并且結合實際需求又設置了材料員、質檢員、安全員、保管員等相關崗位,確保能夠對整體施工的各項環節進行針對性管理和控制,進一步強化工程項目管控的全面性以及精細化程度。
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所有的人員都能夠實現協調性的合作,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構建了全方位的制度管理體系,實現責任管理機制的高滲透。與此同時,將責任制度與項目的全過程管理以及技術管理制度融合起來,真正實現了各項制度體系的統一,能夠有效避免制度斷層以及各環節中存在的真空區和空白區[2],在實現專人專崗專責的同時,能夠打造聯動性的監督管理體系以及責任分化制度。
結合該工程總體目標來看,本著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配套建設的原則,結合地塊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近遠結合、科學地配置各類型用地,充分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增強規劃管理的可操作性。規劃充分考慮地塊的現狀條件及長遠發展可能,注意遠近期結合,保證發展和實施的連續性。
5.1.1 項目整體的規劃布局
結合學校工程后期的實際應用需求,需要將原有的工程地塊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本工程中涉及10 個不同功能的區塊。核心位置以辦公和圖書館為主,結合具體的場所規劃需求,又設置了體育運動場、體育功能館、生活區域等相關區塊。教學樓以及宿舍樓的規劃,則要按照區域的季節變化情況,以獲取最大的日照時間作為需求進行建筑間距的規劃。
5.1.2 道路的規劃方案
在規劃道路的過程中,必須要滿足日常的教學人流需求,同時也要提供商務用車的行駛需求,因此,工程中設置了基礎的人行道、廣場以及停車場,并且與其他的交通設施進行組合。人車分行、非機動車以及機動車也以分行為主。同時為了確保能夠為地上工程以及地下管線的施工提供有效空間,為了進一步滿足園區內部的通風以及救災需要合理地進行道路綠化,并且與原有的校園用地進行結構交互,因地制宜。
為適應不斷增加的交通量要求,規劃中對靜態交通的考慮主要是機動車停車位和自行車的安排。
5.1.3 景觀設施的規劃
在校園內部綠地以及相關景觀設施規劃的過程中建立在以綠地為主的原則基礎上打造了標志性的綠地節點,并且將道路綠帶作為主要的中軸線,將周邊利用綠帶進行環繞。打造相互交叉以及相互呼應的整體景觀格局。綠地系統中的各個元素涉及點狀、條狀以及塊狀,結合綠地的具體性質又劃分成了中心綠地、道路綠帶以及院落綠地。景觀綠化做到寬闊有序、質樸凝重;小中求同、大中求異;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空間收放、形成節奏;突出綠化、加強美化。景觀系統按照一點一帶的構思進行[3]。
5.2.1 工程進度控制
為保證施工進度,根據工程特點,該工程設QTZ-40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8 臺。這些設備主要進行混凝土澆筑、模板吊裝以及鋼筋吊裝,同時也負責施工現場的其他運輸以及施工任務。承包單位需要與監理單位以及業主打造“監協作”體系,能夠結合施工現場的各班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相互配合。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堅持按照原有的總進度方案進行施工現場指導,通過分項工程的進度控制來達到整體控制。各個班組必須要緊密結合,落實好信息的共享,確保進度穩定。構建階段性的生產計劃例會制度,能夠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快速地傳達重點信息,并且落實好施工現場的動態性檢查,尤其是針對交叉作業,要做好協調工作。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極強的預見性,能夠提前進行風險防控,確保施工圖紙以及相關技術方案,可以滿足具體的施工變動需求。
結合具體的關鍵路線以及實際的施工日期打造動態性的管理體系,主要按照每一季、月、周,乃至每一天落實進度報告。確保環環相扣,這樣才可以實現總體進度的全面管控。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組建了勞動競賽以及相關競賽類的活動,確保能夠全面激勵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通過杠桿作用來實現進度控制。
工程施工工期有限,又面臨著大量的技術體系以及材料設備,因此,為了進一步實現精細化施工以及機械化施工,在縮短工期的基礎上,每天召開工程碰頭會,確保能夠報告當天的實際施工進展以及相關情況。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組織有效性,結合實際需求,及時調配勞動力以及相關設備,可以落實好進度控制。
5.2.2 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結合工程施工質量的總目標來看,要求:一次驗收合格,主控項目合格率100%,一般項目合格率大于90%,確保讓本項目獲得煙臺市優質結構工程獎、山東省建筑工程泰山杯獎,爭獲國家優質工程獎。
以此為基礎打造了立體化的質量領導小組,并且綜合小組的各個崗位以及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詳細見圖1。

圖1 質量控制人員架構
在此基礎上配合前期的進度控制方案,進一步拓展各人員崗位的工作職能以及責任意識,以此來實現全方位的質量管控。
5.2.3 工程成本控制
為了進一步實現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體系,以項目經理作為負責人,落實好整體項目的成本管控,以提升成本和管控質量為目的,本工程創辦了控制中心,負責對整體工程的成本進行有效管理。
完善最基礎的成本制度,確保相關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將成本管理制度與責任制度進行掛鉤,實現責任到人。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懲罰制度以及考勤考核制度[4],確保所有的人員以及行為能夠得到綜合管控。
在材料選擇的過程中,堅持落實性價比分析,以貨比三家的方式強化材料質量管控。所有進場的材料必須要進行驗收以及稱重,配合倉管制度以及出入庫制度,嚴格進行領料以及使用管理。提前編制預算書,結合材料的具體消耗以及使用情況,在具體工程施工進度和前期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精準調配,避免出現材料浪費以及物料超齡等情況。材料的存放空間必須要合理,且能夠維護材料本身的性能,避免出現二次搬運以及質量維護等額外費用。
針對施工設備以及相關機械的保養,必須要確保責任到人,這樣才可以有效維護設備自身性能,同時能夠提升使用效率,也可以避免維修以及報廢等產生的資金成本浪費情況。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利用“大步距小流水段”的施工方法,這種方式在推進施工進度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縮短工期,最主要的是能夠有效節省塔吊以及中小型機械的機械費用。大部分模板以租賃為主,能夠有效節約相關成本。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整體成本的控制,針對已經施工結束的相關項目,必須要落實好成品管理,杜絕交叉污染,這樣也能夠減少返工費料現象的出現。
綜上所述,當前項目管理的模式較多,但是在學校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各方主體的責任分化,選擇合適本項目的實際管理模式來開展項目管控。除此之外,也要構建精細化的管理體系,要堅持制度為施工行為服務,項目管理為整體項目的進展而服務。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校工程建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可以為后續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