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學選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建筑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鄭學選鄭學選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我們必須切實增強學習貫徹大會精神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面準確領會大會精神,深刻認識、系統把握黨的二十大賦予國有企業的新使命新任務,扎實做好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中央企業的新擔當新作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國企黨建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學深悟透、全面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是貫徹落實的前提。
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
報告在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作出了“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署,同時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明確要求。
關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報告強調“推進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將前沿科技和綠色低碳理念完美融合,精心注入建筑的每個細節。近年來,中國建筑在大江南北繪就了一幅幅大美綠色畫卷
這些重大部署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對于這些重大部署,我們必須深刻領悟,精準把握國資央企新使命新任務。
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
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深度變革期、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進入加速拓展期帶來的新挑戰新機遇,堅定成為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重要力量,成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根基,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柱,成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的功能作用。
心系“國之大者”,站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經濟增長的“頂梁柱”作用,著力開拓經濟增量、促進經濟轉型、推動經濟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作用,突出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安全發展的壓艙石作用,統籌發展安全,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筑牢經濟社會發展基石;充分發揮促進共同富裕的支撐者作用,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領域有效供給,更好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公平更廣泛惠及人民。
對于這些重大部署,我們必須結合實際全面貫徹落實,全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創建世界一流企業。
報告在三處提到了“世界一流”,分別是“世界一流軍隊”“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企業”,三個世界一流分別對應國防、教育和經濟建設,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三大支柱。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于世界一流企業,進一步突出“加快建設”的要求,既表明目前已經具備良好基礎,更強調了我們黨和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一批能夠體現國家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部署,認真落實創建示范、管理提升、價值創造、品牌引領“四個專項行動”,加快打造產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科技領軍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企業。
二是加快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處理好規模和質量的關系,樹牢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發展導向,不刻意追求規模增速,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質量問題上,放在調整業務結構、培育新興產業上,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三是持續深化國企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報告對國資國企新的重大部署。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科技創新、經營管理、資源整合、人才集聚、品牌服務等能力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保持基業長青的源泉。
我們要從改革的視角審視問題、以改革的思路解決問題,認真落實國資委組織的新一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專項行動,加大內部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企業新型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在打造適應我國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現代新國企上走在前列、當好表率。
四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集團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存在的風險挑戰不斷增多,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要加大風險化解力度,針對低效無效資產清理、境外經營等重點領域風險,我們要直面問題、攻堅克難,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進風險盡早化解。
要不斷完善企業管理體系,把風險意識、底線思維融入企業管理之中,加大風險因素識別力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機制,保障企業安全發展、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