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國產大型郵輪即將起航之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綜合報道/本刊高級主筆 徐姝靜

此刻,中國首制大型郵輪(H1508船),正在上海外高橋緊鑼密鼓地開展關鍵內裝和系統完工調試。最快明年,人們就能乘坐國產大型郵輪環游世界了。
而計劃于2025年交船的國產大型郵輪二號船,也已于今年8月在這里開建。中國大郵輪“雙船”時代即將到來。
對一個國家來說,發展郵輪業到底有多大意義呢?
數據顯示,僅一艘大型郵輪的造價就超過10億美元,配套供應鏈涉及100多家戰略供應商、8000多家專業供應商,涵蓋120類成套設備、2000萬個零部件,是大飛機的10倍、高鐵的50倍。郵輪建造對船舶修造、母港、零售等相關產業鏈帶來的推動作用比達1∶14。
以上海外高橋建造的首艘大型豪華郵輪為例,現已跨行業、跨地區吸納了超500家全球供應商,并在郵輪內裝領域與來自美國、意大利的54家服務商建立了合作。確切的說,發展郵輪業不僅能推動下游的旅游業發展,還能帶動上游的郵輪制造業,產業鏈輻射到鋼鐵、能源、電子、電氣、動力、通信、設計、裝飾等千行百業。
作為一個高度系統化、集成化的“超巨系統工程”,大型郵輪的研制能力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與制造實力。
建造國產大型郵輪,一方面將帶動本土船用配套企業進入郵輪供應鏈體系;另一方面將吸引國際先進設備商在華投資,實現本土化生產,鞏固提升船舶領域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進而帶動關鍵核心技術體系突破與創新應用。
因此,有專家表示,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生產和現代服務相結合的生態系統,郵輪產業一轉身就會變成拉動經濟增長的“天使”。
說起中國乃至亞洲的郵輪,繞不開的一個地點是上海。這里擁有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郵輪旅游發展示范區。
上海還創立了全國首個郵輪港的服務標準,首創出版了引領中國郵輪產業發展風向的郵輪綠皮書。
近年來,上海郵輪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促進全球郵輪市場增長的新生力量。數據顯示,2009-2019年,上海累計接待郵輪超過2900艘次,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500萬人次,占全國郵輪市場份額的60%以上。
2021年,我國唯一一個郵輪領域的社科基金項目落戶上海。
今年,上海外高橋計劃于2023年交付的中國首制大型郵輪(H1508船)正處于關鍵內裝和系統完工調試階段。也就是說,最快明年,游客就可乘坐國產大型郵輪去環游世界了。
今年8月,國產大型郵輪二號船也在這里開建,計劃于2025年交船。
與首制船相比,這艘郵輪設計建造周期壓縮了6個月,總噸位增加了0.67萬噸,總長加長了17.4米,總客房量增加了19間,達到了2144間。
對于大眾而言,郵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海上流動的游樂園。因此,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更是配置了高達16層的生活娛樂區域,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酒吧、咖啡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兒童中心、SPA、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新增的2套脫硫塔和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更是將其打造成一座更為綠色環保的“海上移動城市”。
在全球造船業,大型郵輪與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一起,被譽為制造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而隨著“雙船”時代的到來,國產大型郵輪實現系列化建造指日可待。
作為一個高度系統化、集成化的‘巨系統工程’,大型郵輪的研制,不僅代表著國家綜合科技水平與制造實力,還能帶動上下游千行百業。僅一艘大型郵輪的造價就超過10億美元,配套供應鏈涉及100多家戰略供應商、8000多家專業供應商,涵蓋120類成套設備、2000萬個零部件,是大飛機的10倍、高鐵的50倍。
從2006年算起,郵輪旅游產業在我國已經發展了16年。
當年7月2日,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郵輪碼頭開港,歌詩達郵輪公司旗下的“愛蘭歌娜號”在上海首航,開啟了中國母港運營。
4個月后,首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上海召開。在大會上,相關專家對郵輪游艇發展的現狀、前景作了兩個判斷:第一,中國郵輪游艇經濟總體上處在初始階段;第二,中國郵輪游艇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也是在這一月,三亞鳳凰島郵輪碼頭開港。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06-2016年,中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2017年,在我國運營的郵輪近20艘,運營郵輪的港口達11個,為郵輪服務的旅行社有800多家,旅客運輸量達到243萬人,我國所占的國際市場份額從2006年的0.5%增長到了9.6%,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郵輪市場。
誘人的市場前景吸引國際各大郵輪公司蜂擁而至,國內各路資本也是摩拳擦掌,紛紛投入重金進入這個“朝陽行業”。全國各沿海城市開始掀起郵輪港口的基建熱潮,一時間,從北到南出現了將近20個“國際級郵輪母港”。
2018年,中國郵輪業發展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驟冷,郵輪接待游客總人數在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
有分析認為,突然出現的頹勢主要來自供需關系的失衡和行業快速增長帶來隱憂的影響。大型郵輪的涌入固然增強了市場的活力,但是船只增多、噸位提升,意味著市場上的供應量大幅增加,而市場需求則在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漸露疲態,供需平衡的天平開始逐漸傾斜。逐漸暴露出的包船模式、黃牛黨、多點掛靠等問題,已經阻礙了郵輪市場潛能的進一步釋放。
更大的打擊來自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使得全球三大郵輪市場先后停擺,近500艘郵輪全面停運。專家表示:“這是全球近200年來郵輪在和平時期首次全線停航,郵輪行業是遭受此次公共衛生危機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一度被稱為“恐怖郵輪”的鉆石公主號郵輪更是將這一影響放大到了極致。
2020年1月,鉆石公主號從日本橫濱港出發,船上載有約3700人。因為一名已下船游客被確診,鉆石公主號返回橫濱港后整船隔離了14天,確診病例達到542例,這讓公眾一度將郵輪視為洪水猛獸。
在新冠肺炎疫情剛剛發生之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場疫情竟會持續三年,且至今還在反復。但是在與病毒長時間的搏斗中,人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在抗擊疫情和恢復正常生活中盡可能取得平衡。

2021年下半年,全球郵輪旅游業逐步進入快速恢復通道,已有超過200艘郵輪復航運營,全球運力恢復占比近50%。
作為中國旅游業邁向休閑度假時代的新型業態,郵輪旅游被認為是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幸福產業。
郵輪產業到底能帶來哪些好處?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曾在相關文件中給出答案:郵輪產業鏈長、帶動性強,有助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轉型升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認為,郵輪產業對區域的貢獻不止是稅收的多寡,而且代表了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品質。
“以上海這種特大型國際城市來說,有郵輪能說明你的戰略地位、國際地位,全球著名旅游城市都有這個,你沒有怎么行,這是家里的擺設檔次問題”,在汪泓看來,郵輪還體現了大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把郵輪產業鏈做大,對地區的經濟、風貌、文化,甚至理念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關于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35年中國郵輪市場將達到每年1400萬人次的規模,成為全球第一大郵輪市場。隨著國產大型郵輪的交付和啟用,這一時刻或將更早到來。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郵輪是中國由全球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重要標志之一,大型郵輪將成為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郵輪產業發展。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制定出臺的《關于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35年,我國郵輪市場將達到每年1400萬人次的規模,成為全球第一大郵輪市場。
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郵輪游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目前,在產業鏈本土化方面,占據全球約90%郵輪建造訂單的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國邁爾和法國大西洋三家船廠,其配套設備本土化率均超過80%,這個數字也正是中國郵輪當下的目標。
據專家介紹,國產大型郵輪建造已有不少創新甚至全球首創的技術亮點。在重量/重心控制、振動噪聲、安全返港這貫穿郵輪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術方面,我國目前正在逐步填補相關技術空白。
“得益于中國船舶工業長期堅持的發展原則,即:一方面充分發揮我國造船大國和巨大市場的優勢;另一方面堅持開放合作,融入世界郵輪產業分工體系”,相關專家指出,中國船舶工業已探索出一種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新模式。
可以預見,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建造綠色智能的大型郵輪將是中國船舶工業未來的另一重要發展方向。“更綠色的漂浮城市”或許將成為中國的新名片,吸引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