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內
中華文化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諸子百家爭鳴,如同百花齊放,在我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顆顆璀璨的思想明珠?!坝^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北姸嗟闹T子學說,浩如煙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儒家思想是先秦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十分豐富,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我們熟知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論語》是展現儒家思想的代表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編纂而成,其中許多形象化的語言包含著深遠的社會和道德含義,孔子的思想對后期思想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反對苛政。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博采眾長,建立起新儒學,并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對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等追求進步的思想家也起到了指導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集古圣先賢之大智慧于一身,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統理論。《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家用“道”來探究自然、社會、人生之間的關系,這一學派崇尚自然,思想中包含辯證法的因素,主張清靜無為,提倡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關注于亂世中找尋個人的自我救贖、自我保全的方法,含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除老子外,莊子所代表的道家學派對社會和人生的看法也獨具特色,例如《庖丁解?!分校ㄟ^描寫庖丁宰牛的過程,從高超的技藝中體現“道”,具有深刻的含義。
儒道思想曾一度成為我國古代的主流思想。諸子散文也盡顯特色,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不一樣的智慧火花。戰國時期各個學派的著作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與政治主張,在語言上也各有特色:《墨子》一書,語言質樸,邏輯性極強,善于運用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又經常從具體問題的爭論中作出概括性總結;《孟子》以對話為主,對話內容精彩;文章的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端鋒芒顯露,富于雄辯,議論酣暢,氣勢磅礴;《莊子》多用說理論證,想象豐富奇特,大量運用寓言,形象生動且具有啟發性;《韓非子》行文犀利,剖析入微,同《莊子》一樣善于用淺顯的寓言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具有較強的辯論性,同時《韓非子》中的文章注重論述,論事證理直擊要害,精辟深刻,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歷史知識,一些我們今天還在運用的成語,如守株待兔、買櫝還珠等皆出自《韓非子》。由于諸子散文繁盛于政治和歷史舞臺,自周平王東遷之后,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階級的斗爭愈發激烈。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的代表人物,對政治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先秦散文是中國散文的發軔,它們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中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們要深入了解儒家與道家思想,理解諸子散文文義,整體認知其文化內涵與文化價值,體會相關篇章的說理技巧以及不同的表達風格,積累自己的文化常識,感受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質。
出乎其外
一、語言積累與基礎知識。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子罕》)
2.《論語》中孔子論述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論語〉十二章》中,曾子認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冉有、曾皙、公西華侍坐》中,孔子聽到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那是因為他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勸學》中體現積累的重要性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勸學》中體現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這一觀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人要有英雄氣概,要有骨氣,即使環境艱苦也不能隨意改變自己的志向,正如孟子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先苦后甜”是許多人的人生理念,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有這樣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人要承擔重大的使命,就得經受一系列的磨難。
9.《老子》中說明積累重要性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節選自《莊子·外篇》)
1.對下列黑體字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莊子妻死,惠子吊之(吊:吊唁)
B.我獨何能無概然(概:大概)
C.吾嘗終日而思矣(日:每天)
D.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當老師)
2.翻譯句子。
(1)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你對本文中莊子的生死觀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遷于蔡三歲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鬃釉唬骸百n,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p>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笨鬃釉唬骸坝惺呛?!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唬骸百n,《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節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1.對下列黑體字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疾:弊?。?/p>
B.子路慍見(慍:生氣的樣子)
C.君子亦有窮乎(窮:貧窮的時候)
D.吾道非邪(道:道理)
2.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項是(? )
A.于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于野。
B.予一以貫之。
C.吾何為于此?
D.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3.翻譯句子。
(1)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不容然后見君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細閱讀孔子與其弟子的對話,思考孔子為什么贊同顏回的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5017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