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良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明睿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在城鄉統籌規劃發展戰略的推動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得到了落實,涵蓋了眾多不同方面的構成部分。一方面,從經濟角度來說,廣大人民群眾逐漸富裕,并且形成了原生態的淳樸風氣;另一方面,從自然環境角度來說,則需要體現出一定的干凈性特征。依靠此項舉措,不但改善了廣大民眾的生活質量,為其營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且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可以到鄉村放松身心,減小內心的壓力。
具體實施時,則需要達到鄉村經濟、文化、自然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協同發展效果。與此同時,應該加大宣傳和推廣的力度,依據相關政策規定,合理落實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在運用多樣化設計方式的基礎上,注重體現出鄉村景觀的特色,做到因地制宜,提高對鄉村資源的利用率。
當人類步入農耕社會以后,便已經種植一些作物。基于客觀的視角下,可以將其視為鄉村景觀的雛形。盡管此種模式的產生時間很早,不過在鄉村景觀方面的研究工作卻在近代才開始。進行鄉村建設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合理應用相關鄉村景觀。
從目前情況來看,鄉村景觀的研究范圍得以擴大,涵蓋了眾多不同類型的學科內容。對于我國而言,在鄉村景觀定義的闡釋過程當中,通常會和城市景觀之間加以對比,從規劃規模、建設的關鍵內容等不同方面,科學加以對比,具體見表1。

表1 鄉村景觀和城市景觀之間的比較
對于鄉村而言,人口密度很小,開發程度也不高,對土地的利用率非常低,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很小,存在顯著的田園特點。對比城市而言,鄉村地區中的生態環境通過改造和完善之后,逐漸構建出一個具有美麗景觀的綜合體。在此過程當中包含了經濟、人文、社會等不同方面的元素,同時和鄉村地區的文化與風貌緊密關聯[1]。
從當前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在村莊景觀規劃設計方面,呈現出下述幾類不同的問題。
其一,村莊景觀規劃設計不夠統一。由于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欠缺統一的指導與幫助,不同的村莊采用了不一樣的規劃設計方案,造成設計的層次、密度均有所差別。
其二,村莊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對不同元素的銜接效果不夠理想。進行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時,針對相關基礎設施的構建、生態環境的防治等方面的協調性不足,針對村莊中的生態資源利用率較低,呈現出生態環境和相關基礎設施不匹配的情況。
其三,村莊中的綠地資源開發程度較低。開展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時,由于生態綠地的面積存在一定的限制,造成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無法達到既定的目標[2]。由此可見,如何做好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至關重要。
對比城市規劃設計工作而言,村莊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當中,存在諸多不同方面的影響因素,因為鄉村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我國在此方面的投入資金同樣不夠多。有關規劃工作者應該嚴格遵循相關設計原則,加快對各類鄉村項目的開發速度。在設計原則方面具體包括如下幾點。
(1)合理進行規劃,做到因地制宜。進行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時,需要和鄉村具體的狀況相匹配,減小了鄉村發展的壓力。
(2)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滿足科學發展理念要求。進行村莊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凸顯出景觀的生態性優勢。所以,有關規劃工作者應該加大對資源的運用力度,以避免帶給自然環境破壞的前提下,達到實現長遠發展的目的。
(3)塑造品牌,傳承優秀文化。在鄉村景觀當中,包含了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等。為此,應該營造出良好的人文景觀。通過對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助于塑造品牌,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有關規劃工作者需要深入挖掘出一些充滿特色的產品,并且擴大其銷售的范圍。規劃工作者應該做好針對各處景觀的命名工作[3]。
進行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體現出一定的宜居性優勢,以便滿足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在梳理好自然、人、社會等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完成規劃設計的任務。
在依據美麗鄉村景觀的相應評價指標,結合鄉村區域的生態環境、道路交通等情況,注重合理利用居住景觀、道路景觀等,并且有效落實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然后開展道路建設、環境治理、綠化美化等工程的建設。如圖1所示,通過改造鄉土區域的自然景觀,能夠完善鄉村居民的生活環境。

圖1 人居系統改造與設計規劃圖
(1)建筑景觀的規劃利用
對于當地的建筑景觀而言,應該定期進行更新與利用。在參考當地特色的基礎上,保證鄉村的特殊格局,為了做到與時俱進,應該加大對各種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建立沼氣池的方式,并且改造廚房與廁所,增強對相關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效果,使生活污水處理農戶的數量增加,呈現出不同的建筑特色與風格[4]。
(2)庭院景觀的設計利用
在鄉村庭院景觀方面,發揮出從前庭院的特色優勢,結合目前生活的需要,積極促進鄉村旅游活動的進行,同時及時清理一些雜物,提升對空間的利用率,確保庭院環境得以被有效運用。
(3)公共空間景觀的規劃利用
鄉村地區的特征十分明顯,鄉土與文化底蘊特征非常明顯,在鄉村空間當中,包含了山川、湖泊以及田野等元素。因為鄉村的公共空間存在顯著的人群聚集性、活動滯留性等特征,便于公眾進行記憶,需要得到充分地利用。
(4)道路景觀的合理設計
結合有關農村公路規劃的規定,需要合理設計鄉村的道路景觀,以便確保道路的安全性與經濟性。充分發揮出路面材料的作用,增強道路綠化的效果。
對于地域文化來說,屬于某個特殊地區中,公眾經過長期生產勞動之后,形成了一種文化,展現出當地的民俗民風。具體進行美麗鄉村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時,相關設計工作者需要調查與搜集一些當地的民間故事,深入掌握當地發展的歷史情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村莊景觀設計工作者建立了家庭農場,并且在其中種植一些綠色植物,營造出良好的鄉土文化氛圍,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另外,需要參考鄉村的當地文化,建立相應的博物館,展現出鄉村發展歷史的相關資料,便于游客熟悉當地文化[5]。由此可見,通過前文的論述和分析之后,從中不難看出,加大針對鄉村地區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應用力度可謂十分關鍵,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
開展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有關設計工作者需要合理運用鄉村當地材料,以便構建出更加美麗的生態景觀。所使用到的當地材料涵蓋了建筑材料、綠色植物等,均屬于鄉村中原有的資源,滿足了鄉村發展的需要。通過合理運用上述資源,能夠形成一些特殊的景觀。
為了發揮出生態景觀的作用,因而,進行生態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提升對綠色植物的利用率,在加大對當地樹種運用力度的基礎上,重新進行組合,以便形成獨具特殊的景觀,對鄉村地區的不斷發展是非常適宜的。與此同時,針對一些水文環境污染情況,應該及時處理河流污染的難題,讓水文環境當中的生物多樣性優勢得以突顯出來,以便達到優化生態環境的效果[6]。
除此之外,需要構建自然保護區,讓相關綠色樹木、植物處于保護的狀態之下。在科學規劃與運用上述元素的過程中,經過科學利用之后,能夠構建出良好的生態景觀,滿足當地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比如,某村莊通過科學運用當地的材料,構建出獨特的生態景觀,借助舊石材、舊磚瓦,營造出各種風格迥異的建筑物,將其運用到建筑物的墻體上面,令墻體的藝術價值得以突顯,搭配不一樣的綠色植物,形成了差異化的景觀。
通常情況下,鄉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均擁有悠久的歷史,經過不斷的演變而形成,通過長久發展與進步以后,最終產生了如今富有特色的村莊,擁有相應的生命肌理。基于構建出更加溫馨居住環境的目的,實施規劃與設計村莊景觀工作時,需要深入了解村莊的肌理,進一步增進不同村莊之間的關系,促使不同人群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應該促使娛樂與休息區域之間的互通,便于公眾進行生產與娛樂。具體設計與規劃形態時,則需要提高對鄉村中空間肌理的利用率,從而達到營造出優美鄉村環境的目標[7]。為此,深入了解村莊肌理,發揮出村莊格局溫馨性的作用顯得尤為必要。
綜上所述,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將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當成重中之重。實際進行規劃設計工作時,有關設計工作者應該緊密參考鄉村自身的風格,運用科學的規劃設計思想,考慮到不同方面的影響因素,注重傳承與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出景觀規劃設計的良好功效與作用,帶動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