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海波
廣西石油多策并舉、鍥而不舍,全額收回拖欠長達3年9個月的1156萬元貨款。
2021年12月23日,中國石化廣西石油傳來捷報,最后一筆款項到賬。這標志著廣西石油全額收回拖欠長達3年9個月的1156萬元貨款,維護了企業合法利益,同時也避免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據了解,在債務公司已將拖欠賬款計入壞賬損失、破產清算的不利情況下,廣西石油多方聯動、多策并舉、鍥而不舍,成功清收全部欠款,為這起發生在外地的貿易糾紛案件畫上了句號。
三年前,廣西石油下屬參股企業,應股東方要求,為做大經營規模,提高營業收入,開展了化工產品購銷業務,上家購買2000噸化工產品異辛烷,并以總價款1156萬元的價格銷售給下家,先款后貨,下家支付115.6萬元保證金后,一直未能如期付款提貨。過后,上家來函稱已取回貨物,承諾由其處理該批貨物,產生的財務成本及貨款由其承擔,并給出了承諾付款期限,但承諾未能兌現。
貿易糾紛案件發生以來,廣西石油高度重視,增強責任意識,擔當作為,要求參股企業堅定“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欠款拿回來”的決心,樹立“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去追款”的恒心,成立清欠領導小組,落實專人開展追款工作,堅決不讓分毫國有資產流失。清欠小組千方百計推動追款工作,在此過程中多次聯系債務人講清利害關系,并且積極了解債務公司經營財務狀況及債務糾紛情況進行分析,部署下一步追款計劃。
在樹立追款信心的同時,清欠小組運用法律手段實施追款。公司聯系3家律師事務所分析對策,確定追款方案,同時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受理后,清欠小組立即提交相關舉證材料及財產保全申請,對各被告名下財產申請凍結、查封。與此同時,清欠小組注意保護好已到賬款項的安全,為保證下家已繳納的115.6萬元履約保證金安全,要求其出具聲明,其保證金已轉為代上家歸還款項,不再要求退還。除此之外,清欠小組要求,每次還款均要簽訂聲明書,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返還款項,由此做到落袋為安,進一步加上保險鎖。
欠款第一年,在上家資金狀況相對較好的情況下,清欠小組窮追猛打,促使其勉強答應償還了200萬元,之后百般抵賴一直不還款。欠款第二年,在資不抵債后,上家企圖通過破產重整,洗脫債務重新經營,遭到債權人一致反對。上家仍不死心,逐一聯系各債權人,并得到了一大額債權人的同意,參股企業利用對方迫切需要支持的有利時機,堅持將還款作為先決條件與之談判,虎口奪食,促使對方再次償還了200萬元。2020年7月,法院裁定上家破產,破產管理人確認參股公司的債權為普通債權。上家公司負債過億元,可執行的財產相當有限,擔保人聲稱資金籌措困難,一拖再拖,款項回籠時間不能確定,追款陷入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如何在極為不利的形勢下有效追回款項,了結此案,廣西石油苦苦思索 。
事情轉機出現在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對相關公司賬號查封后,這對仍在營業的倉儲公司經營造成了巨大影響。倉儲公司出具答辯書,不承認貨物保管協議由其經辦人員簽字,對其公章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廣西石油以此為突破口,跟進做好談判和相關法律工作,迫使對方回到談判桌來,告之對方利害關系,如對方涉嫌公章造假將面臨刑事訴訟。經過多次反復協商,迫于強大的壓力,對方提出要求和解,并要求撤訴。經過幾輪談判下來,對方與我方簽訂了和解協議書。我方要求將第一筆款項到賬作為撤訴的前提條件,撤訴后仍保留對被告的追訴權。如未能按約定如數歸還本金,可隨時按全部債權向法院重新提出訴訟、強制執行或通過其他司法程序(包括刑事司法程序)追索債權,包括本金和律師費、財務成本費用。最終,對方分期償還了全部所欠款項。

●樹立恒心,加強監督,堅決保護國有資產。 供圖/劉海波
出現貿易糾紛案件以來,廣西石油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追收賬款,共赴某地追討22次,致催收函2次,發律師函1次,債務公司致《還款承諾函》等10次。地方紀委和國資委2次發出風險提示,避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可以說,此次貿易糾紛案對企業教訓深刻。企業今后要做到舉一反三,堅決杜絕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一是嚴格規范決策程序。開展化工產品貿易前,企業要做好詳細的業務考察和可行性調研,充分認識異地及非成品油經營風險,落實“三重一大”決策機制、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風險防控機制,做到以案促改,筑牢防線。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扎緊制度籠子。公司要根據新出現的問題建立健全制度,定期梳理、補充。與此同時,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構建權責清晰、流程規范、風險明確、預警及時、追責嚴厲的防控機制,堵死制度管理漏洞;高標準、嚴要求加大對制度學習力度,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力度,保證制度執行高效、有序,切實使用制度管人管事。
三是強化內部自我監督、經常監督和民主監督,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仔細研判企業廉潔風險,緊盯資產決策、財務管理、物資采購、招標投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廉潔風險隱患大排查,針對每個風險點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促進企業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四是依法合規,誠信經營。大力營造知法、懂法、用法氛圍,規范合同執行,完善工作流程,規范操作節點,梳理職責權限。加強事前防范,聘任企業法律顧問,加強對貿易業務的風險管理,持續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及監督檢查工作,提高對風險的防范和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