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書恒
(新疆廣播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無論電視新聞制作網運行多么穩定,都有可能遇到突發的臨時性故障。新聞媒體行業在內容選材上具有時新性要求,如果早期擬定的新聞內容臨近播出時出現重大變故,那么臨時啟用備選新聞稿就成為確保播出安全的重要基礎[1]。因此,構建一個功能健全且強大的電視新聞制作網應急備份系統顯得格外重要。從冗余性上講,這樣做安全度較高,即使重新部署一臺應用站點,時間與難度并不大。制作系統需要考慮的是,當數據庫出現異常、應用服務器無法訪問、鏈路不通甚至整個網絡癱瘓的狀態,為了不影響業務運行,必須采取一種有效、快速恢復業務的措施,即需要為主系統提供用于應急備份的新聞資料,從而確保新聞播出安全。
應急備份系統在非編主系統正常工作時能同步主系統中的最新文稿、素材、故事板等應用數據。在主系統異常時,應急備份系統能提供應急制作能力,保證高優先級的新聞制作業務不受影響。在主系統恢復后,能及時進行資源回灌,將應急模式的所有數據同步回主系統。
應急備份系統采用單節點服務器,能夠至少備份1個月內的文稿、元數據及故事板,通過在非編工作站中預裝雙系統,當制作域后臺支撐發生故障時,可由人工切換至應急操作系統,并啟動應急備份系統中演播接口應急,應急切換整體時 間≤5 min。然后直接調用節目進行制作、本地合成,同時啟動修改稿件/串聯單的流程操作,在審查通過后由應急備份系統送演播室(當演播播出部分是正常時支持),繼續提供支撐服務,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播出安全。
電視新聞制作網應急備份系統結構分區主要通過系統運行狀態監視區、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備份資料檢索審核區等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新聞內容備份系統,從而在非編主系統出現緊急故障時,第一時間提供備份新聞素材。系統結構分區功能如 表1所示。

表1 應急備份系統結構分區
應急備份系統是對應新聞播出業務主系統的備用啟動方案,只有實時監控主系統的運行狀態,才能在第一時間完成響應。因此,系統運行狀態監視區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對新聞業務播出非編主系統的實時監控,其二是針對應急備份系統的運行狀態自主監控[2]。針對主系統的實時監控包括播出信號、時間、質量等基礎信息,而針對應急備份系統運行狀態的監控則主要是本機運行狀態。監視區直接對應演播系統接口,對本區域內顯示語句報錯原因,從而為系統維護人員提供系統故障的參考處理方案,提高應急備份系統的運行效率。
非編主系統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可以接收到非常詳細的播出任務信息。但是一旦主系統出現故障,應急備份系統很可能無法再次調集新聞播出任務的相關信息。為此,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主要是將電視新聞播出業務的相關信息整合其中,從而確保播出任務信息不出現遺漏和缺失,確保電視新聞播出的總體安全性[3]。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對所有播出任務進行數據編碼,根據完成時間和任務序號對應新聞源素材路徑,在確定新聞素材目標的基礎上對應播出任務循環編碼。即便應急備份系統內存儲的備用信息完全刪除,也可以找到原始序列,從而依據新聞報道的信息價值進行降維排序,刪減掉無用信息后可確保備用信息仍然具備較高的新聞報道價值。工作人員可通過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了解具體的應急播出任務,同時也可以快速找到適合本期報道的原始資料,通過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可以實時了解任務和系統運行情況。
電視新聞報道具有時新性要求,備份資料也同樣需要依據時新性來調整應急播出的新聞內容。因此,在應急備份系統中檢索新聞資料的時新性非常重要,需要同步開啟人工智能審核,確保備份資料始終具有較高的報道價值。首先,備份資料檢索審核區以新聞素材時間要素為優先級,隨時間推移新聞價值依次遞減[4]。其次,備份資料以25字符以內的關鍵詞檢索為優先級識別條件,工作人員可通過檢索關鍵詞信息審核當日最佳優先報道的新聞素材。再次,新聞資料分為文稿、元數據、故事板三個存儲方案類型,在備用播出方案中優先考慮選擇新聞證明力更強的優質素材,故而視頻資料優先于圖片資料、圖片資料優先于音頻資料、音頻資料優先于文稿資料。最后,備份資料檢索區定期進行人工審核,在智能排序優先級別中自下而上地完成審核任務,甄選非人工審核遺漏的重要信息。
新聞稿件主要是以圖文方式存儲的備份文件,在存儲過程中并不會提前配備字幕或說明性文案。新聞稿依據新聞欄目或播出時間劃分為早間新聞、午間新聞、晚間新聞等備份科目。同時,新聞稿依據文稿字符數體量從大到小依次排列,依據錄入時間次序從近期到遠期依次排列。備選新聞稿副標題僅為采編信息,以便對接責任編輯,啟動備選新聞稿后出現任何遺漏時,直接聯系現場記者和主編。
備用新聞元數據是包括新聞文稿在內的所有原始新聞資料,存儲方式依據區域劃分為國內、地方等下屬科目,同時參考采訪類型劃分為本臺記者現場報道、跨平臺轉載新聞素材資料以及非直接采訪內容。存儲條件以本臺記者現場報道的相關內容作為第一備份信息,若采訪內容較少則選用跨平臺轉載新聞素材作為播出內容的補充資料,再次是選用場外連線或用忠實用戶提供的輔助性素材。元數據存儲時間上限為1個季度,超過存儲時限后依據新聞價值重要性提交人工審核,甄選排查審核后執行云端存儲和刪除方案。
故事板主要針對具有系列報道特征的相關素材內容進行統籌管理,未定義報道類型或與以往時期報道內容無關的新聞資料不錄入故事板存儲單元。故事板主要針對重大新聞事件采集備用新聞資料,部分具有可追溯性和延續性的新聞資料囊括其中,作為系列報道的補充性文件,包括視頻資料和音頻資料。未出現故事結果的相關新聞資料可以無限期本地存儲,故事結果不清晰或存在變數的相關備用新聞資料上傳云端存儲,已經出現完整故事結果及官方發言證實的相關備用新聞資料報道價值減半,本地存儲上限不超過1個月。
備用新聞資料主要以元數據存儲方式進入數據庫備份中心,但是備份中心對元數據并無直接更改的權限。因此,數據庫操作中的自動編碼行為以代理模式進行,未通過人工審核的備用新聞資料不作為第一選用新聞素材使用。元數據代理模塊同時具有處理新聞素材原始資料的基本功能,在不確定新聞素材的價值和屬性的前提下,部分備用資料以元數據代理文件形式存在,等待工作人員人工審核后提高優先報道級別。元數據代理模塊存儲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元數據代理模塊存儲機制
為了保證備份新聞資料的存儲安全,備份元數據代理模塊采取了疊加存儲的管理模式。每個存儲節點的存儲邏輯被設定為A/B模式,存儲級別劃分為A→a→B→b。存儲節點同時備份兩個虛擬存儲文件,節點處以存儲級別劃分存儲區域,保持節點存儲水平的帶寬均衡性。某處存儲節點發生臨時故障時,直接啟動備用節點素材庫的恢復性資料覆蓋,故而備份資料即便丟失也有臨時補充作為應急方案。
備用新聞資料有可能在本臺報道之前被其他媒體報道,該備用新聞素材的報道價值則會下降。依照這一新聞價值的報道規律,媒體拷貝消息轉發模塊主要用于審核備用新聞素材的時新性是否達標。未達標的備用新聞素材將轉發給媒體文件拷貝模塊,采取備份文件降級處理,存儲期限可以適當下調[5]。媒體文件拷貝模塊的基礎信息備選策略主要是以中心儲存為優先級別的備選方案的延伸。如果與本臺節目定位一致,且素材畫面質量較高、證明力較強、可信度較高,則圖文信息和視頻信息的拷貝方案直接錄入第一備選級別,數據庫存儲期限不受新聞時新性所限,可多備份存儲供應急時使用。
元數據分發模塊部署在主系統的應用服務器中,與非編報道主系統使用同一服務器。元數據分發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將用戶對中心數據庫的操作進行截獲、緩存,并分發給數據代理模塊。如果備用新聞資料已經使用,則標記為無用信息不予分發。同時,元數據分發模塊與回寫模塊共同審核存儲資料,可執行條件中類比相關新聞素材的可用價值。在獨立運行環境下,按時間段和欄目將原存儲單元中的串聯單、文稿、節目、素材有選擇性地回寫到主系統中,以便主系統自動選取可用信息。
電視新聞制作網應急備份系統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應急備份資料,從而確保新聞播出安全。應急備份系統結構分區包括系統運行狀態監視區,播出任務信息查看區以及備份資料檢索審核區。系統數據庫存儲方案主要為新文稿、元數據以及故事板。電視新聞制作網的應急備份系統架構了3個極為重要的功能模塊,分別是元數據代理模塊、媒體拷貝消息轉發模塊以及元數據分發模塊。應急備份系統的全面應用可以真正提高新聞制播網的運行安全性。但是強大的應急備份技術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審核,因此還需加強技防與人防的雙重保險,從而確保電視新聞播出真正安全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