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冬日。
我如約來到崇禮,走進冬奧滑雪場。
這里,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運動健兒逐夢的地方。
風吹著,旋起的雪粒拋在臉上,像針尖扎,酥酥的。
地上的雪,被風吹出一大片魚鱗,走在雪面上,熟悉的“咯吱、咯吱”聲,清脆,悅耳。自第二十四屆冬奧會申辦成功起,我就期盼著燃起冬奧圣火,而此刻,那火炬仿佛就在眼前。
陽光反射在雪地上,并不刺眼。“雪如意”就依山而臥在眼前。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簡直就是一尊精美的“天物”工藝品。
停下腳步,微閉雙眼,深深呼吸幾口,讓這清涼夾雪的空氣貫通鼻腔,感覺從未有過的舒暢、輕松。
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柄“雪如意”是跳臺滑雪場。因跳臺環(huán)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tǒng)吉祥物“如意”的形狀完美融合,便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雪如意”建在山谷之間,頂部最高點與地面落差達160多米。海拔1749米的頂部標準跳臺出發(fā)區(qū),在張家口賽區(qū)冬奧會競技場館群中,拔得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頭籌。
“雪如意”由兩條賽道組成,2022北京冬奧會將在這里舉行跳臺滑雪和北歐兩項的比賽。流暢的S形曲線,宛若一襲飄帶,注入了獨特的中國文化元素,是彰顯民族自信的又一舞臺。
我摸出手機,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jié),將一幅幅如意影像存于相冊,也清晰地印在心中。
如意,蘊義廣博,是極富美感的,盡管有“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椒戚都趨珠寶市,一時如意價連城”的富貴,但在我眼里,終究離不開吉祥安康的寓意。我駐足于“雪如意”前,心里一下子泛起了敬意,自豪感直抵心胸。
二
時令剛進入10月,一場浪漫的秋雪便悄然而至,這是2021年的第一場雪。
這場穿越時空而來的雪,我覺得正合時宜,是一個好兆頭。
每當有雪的日子,就是武殿森上山拍“雪如意”的日子。他是一名攝影師,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攝影記者。
去年,武殿森作為冬奧會新聞運行團隊的一員,擔起測試活動中新聞運行攝影副經(jīng)理的重任,他用相機記錄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云頂滑雪公園的閃光點,向國內各大媒體提供了數(shù)千張新聞照片,光新華社通稿就發(fā)了上百張,“雪如意”在他的鏡頭里成為最得意的“主角”。
冬天,每一次上山拍攝“雪如意”,他都要感受一次美麗“凍”人,拍攝不能戴手套,用不了一分鐘手就被凍得生疼,幾個小時下來,少不了鼻涕連天。有一次,他專注于零下40多度嚴寒下的“雪如意”拍攝,頭上的毛線帽子、眉毛、眼睫毛、口罩外沿掛滿了白霜,活像一個圣誕老人,這一次也是武殿森雙耳凍傷最嚴重的一次。
每一次拍攝“雪如意”,都有不同的收獲。今年第一場秋雪剛停,他就背上拍照設備,沿著曲折的山路,踏著柔和的積雪,迎著撲面的秋風,上山去了。
這山,這路,這雪,對武殿森來說再熟悉不過,已經(jīng)與冬奧會,與“雪如意”緊緊連在了一起。
武殿森行走在剛剛下過雪的山路上,盡管腳上的球鞋彈性十足,流暢而有節(jié)奏,但沒過腳踝的雪水早已灌滿了球鞋,牛仔褲褲腳也被雪水浸透半截,分量似乎增加了一成。
來到山頂,武殿森深深地呼吸一口涼絲絲的空氣,放眼周邊大山的美景,“雪如意”依舊壯觀。他輕輕放下背包,拿出攝影設備,多次換點選角度,看著無人機拍攝的“雪如意”,頂部直徑80米的頂峰俱樂部分明就是一只大大的玉盤,底部的綠色看臺格外醒目。
2021年10月7日,武殿森拍攝的一組《河北崇禮:冬奧場館降秋雪》照片被新華社推出,“雪如意”的照片還被選入“送你20張國慶明信片 ?看祖國大好河山”專題。
三
當我又一次站在云頂滑雪場山巔的時候,心情依然開朗。
放眼望去,藍天廣袤,山巒博大,多么層次分明的世界。“雪如意”舒展的曲線,流暢而明亮,白雪與滿山的鮮花、綠樹、黃葉融為一體,分外妖嬈,如詩如畫。如果將雪花作為信物,有多少人頂著冬寒前去赴另一場約會?
她叫郭雨潔,2004年3月16日出生在尚義縣南壕塹鎮(zhèn)秀水窯村。
她生下來就左手畸形,那一天,天空飄著雪花。她母親說,這孩子命硬,注定與雪有緣。
2015年11月,中國殘疾人越野滑雪隊主教練來張家口挑選隊員,郭雨潔身高腿長,被選為中國殘疾人越野滑雪隊隊員,主攻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兩個項目。
開始,她與眾多初學滑雪者一樣,面對長長的坡道,恐懼得腿都發(fā)軟。多少次摔倒爬起,多少次受傷堅持,每一天都是在汗水中度過,因為她要在雪地里書寫生命的頑強,要在運動中綻放夢想的精彩。
郭雨潔作為第一梯隊A組一線運動員,參加了全國殘疾人越野滑雪錦標賽、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第八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歐滑雪邀請賽女子殘疾人越野賽等一系列比賽,獲得6塊金牌、3塊銀牌,1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5個第三名。
郭雨潔說,當學會滑雪之后,不僅能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在高速運動中飛翔的快感,還能體味站在領獎臺上的心潮澎湃。
前年冬季,郭雨潔隨備戰(zhàn)2022年冬殘奧會的中國殘疾人單板滑雪隊在“雪如意”邊訓練。她將代表中國參加冬殘奧會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兩大項目比賽,能在家門口參賽,她感到興奮、自豪,也期望能掛上獎牌。
在崇禮滑雪場,郭雨潔和隊友們一起訓練,她說:“賽場上我們是對手,賽場下大家是互相幫助的朋友,這種感受讓我體會到了體育精神的另一種魅力。”
四
雪,依舊在靜靜地飄落。
抬頭仰望,雪花飄落得直爽瀟灑、干脆利落、坦蕩無私、恢宏大氣,一如壩上人的性格。
在“雪如意”旁邊,靜聽雪與遠山的對話,與樹丫的對話,與大地的對話,心與天默契,人與雪融入,天與人合一。
雪地上的腳印,淹沒在風中,但心情怡然。
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嚴冬、汗水的洗禮,去盡塵世間的所有浮躁,張家口的大山終于修煉成一枚心似蓮花、靜若菩提的“雪如意”。走過雪,走過風,走過千山萬水。屆時,“雪如意”上運動員那凌空一躍,留下的是大好山河又一道別樣風景。
自從張家口的冰雪被注入了冬奧的內涵,就覺得今年的雪也與往年不同,至少在心里,增加了一份向上的激勵,一份應盡的擔當,一份成功的熱望。
可不是嘛,縣里也借助冬奧機遇,發(fā)展冰雪文化旅游,建了鴛鴦湖滑雪場、馬蓮冰雪民俗小鎮(zhèn),一座座栩栩的雪雕,一幢幢潔白的雪屋,一場場精彩的賽事,將冰雪演繹得淋漓盡致。我也夢想著穿上滑雪服,踏上滑雪板,在雪原上展翅飛翔,在高山上風馳電掣,然后像雪花一樣輕盈地落在鴛鴦湖的雪道上……
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室外舉行,這是“雪如意”通過國際雪聯(lián)驗收后,首次在夜晚點亮,在美輪美奐的燈光映射下熠熠生輝。
耳邊似乎響起“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口號,我明白,那場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已經(jīng)真的不遠了。
(孟憲叢,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尚義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作品散見于《文藝報》《中國報告文學》《散文選刊》《延河》等報刊。)
編輯:耿鳳
310450033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