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燁 朱浩銓

張嘉豪在智利比賽中奪冠。
帶著對冰雪運動的無限熱愛,張嘉豪出發了。
他不是國家隊運動員,但夢想站在北京冬奧會的出發臺上。他向《民生周刊》記者透露,接下來還有一個新目標:滑遍全世界所有的雪山。
他的故事走紅網絡,就像是“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妙縮影。很多網友感嘆,原來冰雪運動離自己并不遙遠,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昂貴,越來越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被激發。
見到張嘉豪的時候,這個95后大男孩兒,依舊留著那頭標志性卷發,笑起來很陽光。采訪中說得最多的詞就是“喜歡”,“我就是喜歡滑雪。”
張嘉豪和北京冬奧會的緣分仍在繼續,熱愛與夢想的故事在雪地上生根發芽。
2015年7月,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時,北京男孩兒張嘉豪還沒意識到自己會和家門口的奧運會有關聯。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2016年,這一年,張嘉豪辭去面包師工作,全職滑雪。也是在這一年,張嘉豪在新西蘭洲際杯上第一次代表中國比賽,各國單板滑雪高手云集,他一舉奪得中國選手最好的成績第16名。
一個念頭在他的腦海浮現:6年后,我有沒有可能站在這項運動最頂尖的殿堂—冬奧會賽場?
2020年1月,張嘉豪出發逐夢。“我研究了政策。”張嘉豪說,根據規定,奧運資格周期內,拿到一定的積分和名次,就有機會拿到冬奧會的入場券。“我一個人出征,但路途中有很多同胞在幫我,也認識了很多朋友。”
“我想過最壞的打算,即便受傷、感染、沒取得理想成績,這些我都認了,我就是不服這口氣。”張嘉豪說。
2021年9月,智利滑雪錦標賽,張嘉豪奪得1金1銀2銅的好成績。此時的他,離冬奧會更近了一步。“根據國際雪聯的系統算法,我需要在12月前拿到世界杯參賽資格。”
然而,命運和張嘉豪開了個玩笑。簽證出了問題,他被困在智利近兩個月。好不容易趕到瑞士,沒有時間調整時差,張嘉豪馬不停蹄開始比賽,因動作失誤,未能進入決賽。
兩年,5個國家,15場比賽,加拿大、瑞典、智利、瑞士、荷蘭,張嘉豪把他的熱愛帶向那片白茫茫的雪地。
2021年12月16日,故事沒有迎來反轉。張嘉豪宣布自己沖擊冬奧會失敗,“歐洲杯那場比賽,落地的一瞬間其實已經知道結束了,但我從不后悔出發。”
在張嘉豪看來,這個過程就是在做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事,“能純粹為理想付出100%努力,竭盡全力,我很自豪。”
張嘉豪告訴記者:“很多人會問這個過程很辛苦,怎么堅持的?我想說,我從來沒覺得是在咬牙堅持,我做這件事的過程非常興奮、充滿激情,每天都是開心的,沒覺得它是個困難。”
就在張嘉豪征戰智利期間,他的故事走紅網絡。
很多網友給張嘉豪留言,大家感受到縹緲的夢想也可以擲地有聲:“看到了堅持的意義,明白了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謝謝你,讓我們看到有人可以為了夢想這么勇敢。”“原來冰雪運動離我們真的不遠,敢想就敢做。”……
張嘉豪的故事讓滑雪運動看起來沒想象的那么遙遠,聽起來也沒傳說中那么“燒錢”。
“我爸是面點師,技校畢業后我就‘子承父業’去做面包。”張嘉豪出生在北京普通家庭。
2012年11月28日,17歲的張嘉豪和同學一起去北京南山滑雪場滑雪。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滑雪,雪場上飛馳的快感,讓張嘉豪“一下子就‘陷’進去了”。他回憶起滑雪時光,眼里滿是熱情,“喜歡就是我的內驅力。包括我后來做的一切就是想看看,我究竟能為喜歡的事做到什么程度。”
彼時張嘉豪還是實習面包師,每個月工資僅1200元。“滑雪肯定要花錢,但真沒傳言的那么夸張。”張嘉豪給記者算了筆賬,“支出大頭肯定是裝備,但是你不用一上來就買裝備。很多雪票一兩百塊,是包含租用裝備費用的。”也就是說,只用買張門票,就可以在雪場痛快地滑上一整天。
踩上雪板后,張嘉豪很快成了滑雪發燒友。面包師轉正后,每個月工資3500元。每晚上夜班做面包,白天坐車去雪場練滑雪,“滑雪有季票,3000元的季票一整個雪季隨便滑。”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整整兩年。
自由、刺激、成就感,張嘉豪說,這些都是滑雪賦予的能量。
2014年,張嘉豪參加了自己的第一場比賽,拿下第九名。2015年,張嘉豪參加第十三屆紅牛南山公開賽獲得國內組第二名。2016年,張嘉豪辭去面包師的工作,全職滑雪。
如今,張嘉豪和北京冬奧會的緣分并沒有斷,他以解說員的身份關注著每一場比賽。“接地氣”“專業”,是網友對他解說風格的評價。
在解說臺看著17歲的蘇翊鳴一舉奪冠,他有沒有想起自己初識滑雪的17歲?
“現在的滑雪大環境越來越好了。”張嘉豪感嘆,回顧自己的10年滑雪路,“腦子里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閃現,我剛接觸滑雪時,這還算是個小眾運動,全國長期在玩的人并不多,很多技巧需要自己琢磨。”而如今,“夏天室內滑雪館都要排長隊!大家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都很高。”張嘉豪笑著說。
“我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小目標。”張嘉豪向記者透露,接下來,他要滑遍世界所有的雪山。“不管是坐纜車上去還是自己爬上去,我都要一座一座滑下來,繼續跟大家分享滑雪的快樂。”
張嘉豪說,目前國內有很多人去攀登高山,但是爬上去的人多,滑下來的人少,“現在很多雪山還沒有專業滑雪線路規劃,哪里適合滑,哪里有危險,這塊兒是空白的,我想去探索。”
這一次的挑戰,張嘉豪沒有給自己規定時間線,他說:“我不是為了追求數量去滑,單純是因為喜歡滑,所以去滑,一切皆因熱愛。”
“就像過去10年每一次滑雪經歷我都會記錄一樣,這一次,我還會繼續記錄我的滑雪故事,傳遞這份滑雪精神,讓更多人感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張嘉豪說。
屬于張嘉豪的追夢之旅從未結束,他的夢想像雪花般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正鼓勵著無數人,冰雪運動離我們真的不遠,熱愛可以讓我們無所畏懼。
38165019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