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建輝 張沖生 劉持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中共云南省委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全省當前和今后幾年的頭等大事,是全省上下包括政協組織在內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
2021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云南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對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寄予期望。按照汪洋主席的批示要求,云南省政協5月6日向全省政協系統發出倡議:接續組織開展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雙助推”行動,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辦成了一系列實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云南省政協黨組深刻領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刻思考新時代黨賦予政協的職能定位。按照汪洋主席的批示要求,經深入調研,向省委作了專題報告,決定接續開展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為扎實有序開展“雙助推”行動,云南省政協在認真總結借鑒脫貧攻堅助推行動成功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遵循“黨政所想,群眾所需,政協可為,委員所能”原則,出臺了《關于全省政協系統開展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行動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助推鄉村產業發展、助推脫貧群眾就業、助推集體經濟壯大、助推群眾素質提升、助推人居環境改善“5項助推”為重點,以幫助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脫貧地區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活動、幫助脫貧群眾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幫助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尋找就業崗位、幫助脫貧村壯大集體經濟出主意想辦法、幫助脫貧鄉村領辦創辦或協辦產業項目、幫助脫貧地區縣鄉醫療機構提高診療水平、幫助低收入家庭學子完成學業、為脫貧村人居環境建設短板弱項出資出力、為脫貧地區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建言獻策為抓手,幫助脫貧群眾辦“10件實事”。引導委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省委和省政協黨組的決策部署上,在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真抓實干、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擔當、在為民辦實事中主動作為,積極投身“雙助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三級政協聯動、三萬委員參與,是“雙助推”行動最大特點和優勢。為保障行動有力推進、取得實效,全省三級政協強化組織領導,搭建工作專班,充實工作力量,將原來的脫貧攻堅助推行動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及時變更為“雙助推”行動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級政協主席擔任組長,保持高位推進。三級政協組織堅持上下聯通,主動與本級黨委、政府鄉村振興主責部門溝通對接,保持政策貫通,形成同頻效應。省政協“雙助推”行動領導小組、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各州市政協和各縣級政協,及時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細化措施和任務,確?!半p助推”行動扎實穩妥起步。省政協建立了一個月分析研判一次助推動態、一個季度收集一次助推情況、半年召開一次推進會、年底進行一次總結的推進機制,“雙助推”行動啟動以來,已召開4次全省政協系統工作推進會、業務培訓會,交流工作、把握政策、強化落實,推進三級政協目標一致有序開展。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實行掛聯57個重點縣的做法,以身作則帶頭為群眾辦實事。辦公廳和各專門委員會相互配合,分別牽頭統籌“5項助推”“10件實事”在57個重點縣推進落實。
各級政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創新“雙助推”模式,通過打造助推示范點,將政協掛鉤、委員捐贈、企業結對的助推形式機制化,推動“雙助推”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助推實踐中不斷總結深化助推方式方法,三級政協間建立資源共享縱向聯動助推模式的基礎上,在州市政協、縣級政協間建立了學習借鑒橫向互動助推的模式,形成了既步調統一、整體發力,又各負其責、分頭推進、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成效倍增的生動局面。
“5項助推”項項事關民心所望,“10件實事”件件關乎民生所需。省政協黨組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需要、促進農村群眾共同富裕新目標作頂層部署安排,從省委、省政府列出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中找準切入點,從脫貧群眾鞏固脫貧成果的短板弱項中找準助推著力點,推動政協力量匯聚到廣大農村群眾最關切、最直接、最渴盼的民生需求上,聚焦到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核心任務上,聚焦到全省57個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確保“雙助推”行動始終重點突出、焦點不散、靶向集中。
省政協辦公廳和農業農村委等6個專委會,圍繞村莊規劃這個全省工作短板,聯合昆明政協和東川政協,在東川區阿旺鎮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幫助阿旺鎮黨委政府編制所屬17個村的村莊規劃,為政協助推鄉村振興探索路子。省政協辦公廳牽線搭橋,引入知名龍頭茶葉企業入住綠春縣投資建廠,幫助綠春縣茶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增加群眾收入。省政協教科衛體委發揮界別優勢,圍繞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診療水平,發揮醫衛界別委員工作室作用,延伸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業務培訓和診療示范活動。普洱市政協引導委員企業建立“委員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村支部+農戶”的助推模式,推動鄉村旅游開發。楚雄州政協把黨委安排的任務與“雙助推”行動結合起來,助推全州中藥材產業發展。保山市政協依托委員募集資金建立助學平臺,幫助貧困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曲靖市所屬9個縣級政協,在每個縣精心打造“雙助推”示范點,以點帶面助推鄉村振興。香格里拉市政協組織委員與群眾一道開展人居環境提升,提高群眾幸福生活指數。文山州政協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無澡堂的實際,動員委員企業家、愛心人士募集資金建“希望澡堂”,為萬余名學生解決洗澡難問題。昭通市政協把為脫貧群眾尋找工作崗位、幫助脫貧群眾發展產業作為義不容辭的任務,取得積極成效。西雙版納州政協為有專長的典型委員授牌委員工作室、助推示范點,為委員助推賦能,更好服務群眾。德宏州政協組織委員出錢出力,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奮戰不止,為云南、為全國作出了貢獻。怒江州政協以幫助易地安置點群眾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己任,受到群眾熱情贊譽。
委員參與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雙助推”行動成色成效,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始終把發揮委員主角主位作用作為行動重中之重,一方面,努力為委員參與暢通渠道、創造條件。在“委員所能、委員所長”同“黨政所想、群眾所需”之間建橋梁結紐帶,提供政策依據,使每一名委員都能夠參與進來。另一方面,大力選樹典型對委員進行正向激勵,通過深入調研了解,由州市政協推薦,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第一線發現挖掘先進典型,在全省乃至全國政協系統和社會各界進行廣泛宣傳報道,鼓舞人心,提振士氣。很多州市政協和縣級政協還建立了委員“雙助推”評選評價體系,并以此納入履職考核內容,激勵擔當盡責。
經過各級政協組織的引導引領,廣大委員助推熱情不減,充分運用崗位和專長優勢,有智出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通過各種方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有的秉持崇高境界和奉獻精神、長期無償幫助困難學生;有的在自身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扶持困難群眾;有的為發展集體經濟和鄉村產業,拉項目引龍頭;有的捐助鄉村建設,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捐物資出主意;有的專門從易地安置點安排用工、讓年齡偏大無技能群眾增加收入,全面促進就業;有的與脫貧村建立村企互惠利益聯結機制、產業發展共同體,既扶持帶動發展當地產業,又利用所掌握的先進農科技術開展培訓,還帶動就地就業,為農村低收入群眾辦成一批實事好事。
去年以來,在全省各州市政協、各界別委員中,涌現出了一大批“雙助推”典型。省政協委員趙中柱,帶動公司向小學捐贈約827萬元的校企合作助學基金,還多年無償扶持種植戶發展特色產業。通??h政協委員段金輝,帶動周邊5縣3500戶農戶種植月季,輻射實現經濟效益3.5億元。宣威市政協委員黃太坤在全市127個村成立150個合作社,探索“政企社農”合作模式,帶動一方百姓增收。騰沖市的政協委員李明金持續多年捐資助學,今年又出資200多萬元為鄉村學校購買5輛校車,承擔每年校車運行維護費用100多萬元,免費接送學生。景東縣政協常委羅凱鴻,與5個村建立產業聯結關系,持續無償為發展能力較弱農戶建立“小微茶葉初制所”。政協委員吳承道捐款600多萬元,設立教育基金,幫易地搬遷點建設新校舍。昌寧縣住卡斯鎮的楊再永委員長期資助困難學生25名。保山市政協委員趙潤菊,潛心研究石斛種植,每年入戶傳幫帶農戶的天數超過100天,累計培訓基層群眾1.68萬人次。省政協委員介軍,為德欽、維西捐建價值277萬元的遠程心電診斷平臺,讓群眾不出鄉鎮就能享受到上海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馬關縣政協委員姚力華,采取多種模式與農戶實現利益鏈接,發展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帶動2000余戶群眾增收。麗江市政協3個委員活動小組,聯合永勝縣政協開展系列委員小組主題活動,為當地300多名群眾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籌資13萬元設立教育基金。版納州政協委員管志斌培訓農戶蜜蜂養殖覆蓋全州。瀘水市政協委員肖志軍,長期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發展中草藥種植,為安置點500名群眾免費發放10000斤洋芋。這些先進做法和事例,在履職盡責狀態、擔當奮進精神、助推方式方法上起到典型引路作用,在全省政協系統營造了千方百計促鞏固、想方設法謀振興的濃厚氛圍。
在“雙助推”中,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以赤誠的為民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務實助推,為脫貧群眾辦成了一系列實事好事。去年年初至第四季度末:幫助脫貧地區發展產業項目1957個,提供技術服務26067次。幫助脫貧地區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活動41071次,銷售金額199324萬元。幫助脫貧群眾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8614次。幫助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尋找就業崗位190170個。幫助脫貧村壯大集體經濟出主意想辦法32066條。幫助脫貧鄉村領辦產業項目4854個,投入資金102268萬元。到脫貧地區縣鄉醫療機構開展培訓講座6259次,義醫義診8101次,提供醫療設備投入資金18202萬元。幫助低收入家庭學子完成學業88026人,投入資金36467萬元。為脫貧村人居環境建設短板弱項出力辦實事33646件,投入資金82344萬元。為脫貧地區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建言獻策47321條。為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增添了助力,獲得黨委政府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目前,“雙助推”行動已成為云南省各級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有力抓手,成為凝聚委員共識、承載委員初心、展現委員風采的重要平臺,以及響當當、過得硬的履職品牌。
作者分別系:
云南省政協副秘書長;云南省政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雙助推”行動辦公室主任;云南省政協辦公廳鄉村振興辦公室四級調研員
334750190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