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名堅守在醫療陣地的生命健康守護者,她始終以患者為中心,迎難而上、恪盡職守;她切實履行醫者責任,多渠道開展惠民利民服務;她秉承“醫者仁心”,努力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優質和安全的醫療服務。她就是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的全科主治醫師金超瓊,也是金山區漕涇鎮沙積村的家庭醫生。
中心位于上海市西南面、杭州灣北岸,占地面積17 694 km2,建筑面積5 599.24 km2,業務用房面積4 472.35 km2,轄區服務人口3.37萬人,在崗職工101名,衛生技術人員88名,中、高級職稱32名。中心擁有全科、中醫全科、中醫專病、婦幼保健和康復治療等科室,開放床位26張,下設1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和3個簡易便民服務站點,組建了12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服務范圍覆蓋轄區內全部人口。近年來,中心陸續獲評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單位、金山區文明單位、“筑牢網底、守滬有你”上海基層衛生抗疫感動集體和2021年金山區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優秀組織者等榮譽稱號。2021年,中心成為金山區首家添置CT檢查設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中心的醫療服務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為轄區乃至周邊地區的居民就醫提供了便利。
“生命所托,健康所系,醫者磐心,不負使命”是金超瓊一直以來的服務信念。在長期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她以“愛心”溫暖社區居民,“用心”鉆研業務知識,“精心”提供專業服務,“細心”守衛居民健康,將“四心”服務標準應用于醫療服務中,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贊譽,成為了深受轄區居民愛戴的家庭醫生。
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制度之初,為社區居民建立和完善健康檔案成為了最大的難題,家庭醫生得不到社區居民的信任,電話隨訪、入戶調查經常吃閉門羹。金超瓊所在團隊以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為主,通過張貼簽約告知書、公布門診和家庭醫生工作室聯系方式、聯合居委會社工開展簽約工作等多種形式終于打開了突破口,逐漸獲取了社區居民的信任。在開展簽約服務的過程中,除進行簽約家庭健康狀況評估外,還為每一名家庭成員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包括出診、康復指導、健康處方、慢性病患者全程健康管理等,實打實的貼心服務受到了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歡迎。
89歲的徐阿婆因股骨骨折一直臥床,由于護理不當出現了大面積壓瘡,金超瓊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每天為她換藥,由于壓瘡面積大而深,每次換好藥她都腰酸背痛,全身濕透,在2個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徐阿婆的壓瘡逐漸好轉,家屬對此贊不絕口。目前,金超瓊的簽約居民已有1 551名,許多簽約居民都成為了她的“粉絲”,每周四堅持來看她的門診,彼此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
在參加社區醫生眼科專業及眼防技能培訓、上海市社區全科醫生骨干高血壓及糖尿病用藥技能培訓、三級醫院內分泌專科進修培訓后,金超瓊的糖尿病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成為了金山區首批基層糖尿病首席醫生。回到中心后,她組織藥學、全科和護理骨干共同開展研究、探討和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后,開設了“糖尿病醫藥護”多學科聯合門診,讓患者在就診時可同時接受醫師診治、藥師用藥指導和護師自我管理指導,為患者量身定制安全、合理、高效的治療和自我管理方案。目前,中心是金山區唯一一家開設“糖尿病醫藥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以“小病不出門”“大病不用等”為原則,金超瓊所在家庭醫生團隊不斷完善服務模式,開通家庭醫生24 h服務熱線,整合醫療聯合體內專科資源,為危急重癥簽約患者優先提供院內專科專家會診、院外雙向轉診、專家預約和專科門診等服務,同時聯合村委會、社區義工志愿者等社會力量與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結對,提供精準就醫幫扶,通過細致入微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良好口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區家庭醫生團隊效應。72歲的糖尿病患者李阿伯,之前的空腹血糖指數為11.3 mmol/l,餐后血糖指數為15.4 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9.8%,病情較為嚴重,李阿伯也因病情導致的身體不適而感到情緒低落,對團隊提供的入戶診療一直有所排斥。金超瓊和她的團隊成員多次上門陪李阿伯聊家常,在聊天當中穿插病理講解,通過藥物治療、運動管理、飲食控制等一系列針對性治療方案控制李阿伯的病情,用愛心和恒心感動了李阿伯和他的家屬。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金超瓊舍小家顧大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第一時間奔赴道口執勤,并在抗疫一線度過了具有特殊意義的生日。金超瓊第一個報名參加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駐點工作,第一晚收住了93名隔離觀察者,完成消毒工作、脫下防護服時已是第二天凌晨1點多,她從頭到腳都濕透了。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中,金超瓊與簽約患者建立起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融洽關系,疫情期間,她擔心部分簽約患者外出配藥不便,就逐一致電詢問他們的用藥和健康狀況。家住金山區石化街道的張阿姨是金超瓊的簽約居民,當了解到張阿姨因糖尿病并發癥視物不清晰、無法到中心來配藥時,她義不容辭地幫其代配藥并送藥上門,迄今為止已經堅持了整整2年的時間,張阿姨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你這樣的家庭醫生真好。”
多年來,金超瓊始終將提升服務水平與提升醫療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四心”服務標準帶領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提供連續、綜合、便捷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對促進契約式家庭醫生制服務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的就醫模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她的個人榮譽也紛至沓來,獲得了包括2019年金山區首屆“十佳家庭醫生”、2019年金山區基層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一等獎、2020年金山區醫務系統“我的抗疫故事”職工故事二等獎和2020年金山區衛生健康系統第十一周期優秀人才后備隊A類等榮譽和獎項。
責任在肩,在獲得榮譽的同時,金超瓊沒有心浮氣躁,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她深知,多少榮譽都抵不過患者的口碑,她只愿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一絲絲“醫者仁心”的光輝,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