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至亞灌木,高可達1 m,果的形狀大小變異極大,一般栽培供食用的有長形及圓形。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壤為黑色砂姜土,茄子種植在潁州區河水一帶,形狀似圓形,經濟價值可觀,每公頃收益達15萬元以上。大青茄單果凈重達0.6 kg,生長期50 d左右,移栽后35 d開花,之后開始掛果,50 d為盛果期,適宜掛果溫度25~30℃,濕度80%,日照時間長,果實質量好,表面光澤。
1.1品種
從市場上購買抗病性好的茄子品種。
1.2播種
播種前一次性澆夠水,濕潤至床土深10 cm。水滲下后薄撒1層營養土,找平床面,均勻撒播種子。每平方米苗床使用綠亨一號可濕性粉劑2 g,拌干細土均勻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
采用撒種的播種方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種15~20 g,每公頃用種量300~525 g。播后覆營養土0.8~1.0 cm。幼苗一半出土時應立即揭去稻草和地膜,撒土1次或噴濕蓋土,以防種子“戴帽”。幼苗出齊后,白天苗床溫度控制為20~25℃,夜間溫度控制為15℃左右。
1.3分苗
茄子移苗宜早不宜遲,一般在四葉時即可移苗。準備一次性育苗杯,裝入營養土,每只育苗杯移植1株秧苗,溫度保持在20℃以上,定期澆水。
1.4苗期管理
1.4.1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管理最重要的是注意播種后密閉保溫,苗床溫度要控制在25℃以上,保證出苗率。出苗率達到80%以上時,可以適時掀開地膜放風,降低溫度和濕度,防止猝倒病。茄子易發生戴帽出土現象,可使用噴霧器將其打濕,使種苗夜間脫帽。在茄子種子萌發時,將細土均勻撒在苗床上,有利于種子萌發出土。在幼苗期,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28℃,夜間溫度不能低于15~18℃。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即可分苗。分苗前1 d,需將種苗床一次性澆足水。
1.4.2營養土準備
分苗床土厚度為8~10 cm,保證整個苗期根系對養分和空氣的需求。每公頃大田苗床面積225~300 m2。使用直徑10 cm的育苗杯育苗。將營養土裝入育苗杯中,用手指在中央插孔,把幼苗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澆透水。
1.4.3分苗后管理
為保持較高溫度需要支小棚,促進地下根部生長,為緩苗打好基礎。分苗后至緩苗期間,午間需避免陽光直射;緩苗后,秧苗需光照,白天陽光充足時打開棚膜,晚上再蓋住棚膜。通常5~7 d后能恢復生長。在花芽分化時,將溫度降低,使花芽分化,白天溫度需保持在25~27℃,晚上溫度保持在15℃左右。為了保證秧苗對水分的需求,水分需適宜。實時觀測秧苗長勢和土壤水分情況及時調整。當土壤表面出現干土時,陽光強度高時秧苗葉子枯萎,需適當打水。秧苗澆水不宜干或濕,保證秧苗正常生長即可。若土壤有機物充足,此時無需施肥。若秧苗葉子顏色較淺、長勢不足,需將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的溶液,用噴壺噴灑,之后沖洗噴壺,再用常溫水噴灑2次,防止肥料燒傷葉芽。煉苗時,早春育苗日間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溫度控制在5~10℃。
1.4.4茄子育苗期注意事項
第一,在茄子1~2葉期經常發生猝倒,在出苗后管理及移苗時應予重視。第二,茄子易產生萎根,應采取措施預防。第三,茄子秧苗生長要求較高溫度,尤其是土溫,應采取保溫措施。第四,茄子在育苗期間還容易發生灰霉病、菌核病、蚜蟲、薊馬等,應及時防治。
2.1移栽前準備
前茬作物清理離田后,深度旋耕、曬垡,每公頃施肥600 kg,噴灑除草劑、殺菌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壟面寬度60 cm,壟距60 cm。鋼構大棚搭建時,大棚鋼管使用較為普遍,可以循環多年使用,竹子逐漸被取代,提高了大棚安全性能。塑料薄膜選擇進口大棚蔬菜溫室透明PO無滴膜,透光性好、保溫性強,抗張力,建議1年更換1次。沿著壟面平鋪1層地膜,滴灌放置在地膜下面。
2.2移栽時間
茄子在育苗杯生長至六~七葉期即可移栽,選擇光照充足的天氣移栽,利于壯苗,提高成活率。移栽后注意將棚內溫度保持在25℃以上,濕度為70%,濕潤的環境利于茄子恢復正常生長。光照適宜,植株生長得更好。
普遍采用滴灌方式進行灌溉,既節約水資源又能減少化肥使用量,還能防止大水漫灌導致茄子苗傾倒。
4.1整枝摘葉
茄子種植后,為了促進茄子生長及盡早進入花期和結果期,可以適當進行枝葉整理。一般情況下,當茄子生長到30 cm時,將茄子苗頂芽摘除,促進側枝生長。等到茄子植株成型時,要抑制植株生長,促進開花,將側枝頂芽摘除。為了保持植株通透性,則需將生長過密的枝葉摘除,避免光照和通風不良。4.2采用化學激素人工授粉
溫度對茄子授粉影響非常大,為了提高茄子授粉成功率,需合理進行溫度管理。在大棚種植過程中,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茄子授粉,容易出現落花落果及畸形果的現象,可以適當噴灑防止落花落果的激素,例如防落素。當成熟茄子面積達到50%時,就可以采摘上市。采摘時需使用專用的鉗子或大剪刀,還需佩戴手套,以免扎傷。
茄子常見蟲害有薊馬、紅蜘蛛、蚜蟲、螨蟲、蝸牛、蛞蝓。使用苦參堿防治薊馬、蚜蟲及紅蜘蛛;使用四聚乙醛防治蝸牛、蛞蝓,拌細沙向地面均勻撒施,避水,遇水會失效;使用阿維菌素防治螨蟲。
茄子常見病害有褐紋病、青枯病、灰霉病、根腐病等。褐紋病通常在幼苗期發病,莖基部出現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粒點,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展,導致幼苗猝倒、立枯。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葉上產生灰白色水浸狀圓形病斑,漸變褐色,表面輪生許多黑色小點,后期病斑擴大連片,使得葉片干裂、穿孔、脫落、果實發病,造成爛果,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防治。灰霉病發生于成株期,花、葉片、莖及果實均可受害。在幼果頂部及其附近產生水漬狀褐色病斑,擴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爛,表面產生不規則輪紋狀、較厚的灰色霉層,失去食用價值。灰霉病菌喜低溫高濕,持續的較高空氣濕度利于茄子發生灰霉病,如遇連陰雨天氣,氣溫偏低,溫室大棚防風不及時,灰霉病便容易流行。多施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摘除病葉;降低大棚濕度。選用10%速克靈煙劑與5%百菌清粉塵劑防治,于傍晚施藥,使用后悶棚,第2天通風。煙劑和粉劑可以交替使用,間隔1周,提高藥效。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西湖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馬慧勤)
304050033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