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川縣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與緬甸毗鄰,總面積1 913 km2,耕地面積2.33萬hm2。隴川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不明顯、干濕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9℃,降雨量1 595 mm,日照數2 316 h。農業以糧食、甘蔗、煙葉種植業等為主。近年來,隴川縣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經濟,致力于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在政府引導和扶持下,大力推廣“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五位一體發展模式,打造“千畝蠶桑連片產業示范基地”,蠶桑養殖逐漸成為隴川縣農民脫貧致富、增產增收的主要產業。蠶桑養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蠶桑種植技術的支持。研究蠶桑種植技術及生產誤區對進一步促進隴川縣蠶桑養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1選地
種植地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勢平坦的地塊。為節省土地,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建議選在近村周圍建蠶桑園。蠶桑建議規模種植、統一管理,保證較高收益。規?;?、成片化蠶桑園也方便統一管理和指導生產,實施機械化、現代化作業與管理,避免不規范管理導致家蠶中毒。蠶桑種植對安全性要求極高。蠶桑園應遠離污染源區域,預防污染造成桑樹生長發育不良,避免蠶桑葉有毒,引起蠶中毒。建設蠶桑園應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溝、路、渠及排灌系統,盡可能創建功能完善、生態良好的蠶桑生產園區。
1.2蠶桑種植關鍵技術
1.2.1選地、整地及底肥
建蠶桑園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地塊,并統籌規劃,做好整地及底肥處理工作。地塊土質需為沙壤,土層深度>1.5 m,耕作層有機質>1.2%,滿足旱能灌溉、澇能排水的基本要求。土地條件不滿足要求時,可應用測土配方技術對土地條件進行改良,合格后再建園。建園整地后向每公頃土地撒施有機肥2.25萬~3.00萬kg。再按照目的行距開挖栽植溝,溝寬50 cm、深50 cm,并于溝內施加有機肥5.25萬~7.50萬kg、過磷酸鈣900~1 050 kg,最后填土平溝,與肥料拌勻后澆水。土壤沉實后適時栽種蠶桑樹。
1.2.2備苗
應選擇品種純、全苗新鮮、根系完整、苗干充實的蠶桑樹苗,隴川縣主要種植品種為農桑12號。
1.2.3合理密植
蠶桑栽植密度應結合品種生長特性而定,選擇合理的密植規格。在一定密度范圍內,品種、肥培條件相同情況下,產量隨密度增加而增加。只有確保密植合理,才能確保群體豐產。栽植密度可參見表1。

1.2.4栽桑時間
蠶桑樹栽植時間分為冬栽和春栽。冬栽時間在蠶桑樹落葉或至土壤封凍前進行。冬栽可適當提前7~10 d,但切記不可過晚,以免蠶桑苗受凍。春栽于土壤解凍后至蠶桑樹發芽前進行。春栽應注意水肥管理,特別是丘陵、山地蠶桑園,應根據降水情況及時澆水,以免缺水影響蠶桑苗生長發育。
1.2.5栽桑方法
蠶桑苗栽植應遵循一選、二剔、三整理的原則。選擇新鮮完整的壯苗,剔除不完整苗、雜苗、弱苗并分開栽植。栽植前應將劈裂根、損傷根、病蟲根、干根、凍害根、長根剪去,整理好斷面。蠶桑苗根系發生干萎狀態可通過進入泥漿處理,使根系恢復后栽種。栽植深度以根莖為標準,埋沒根莖部位<10 cm的位置。一般建議栽植深度為5~8 cm。
1.2.6栽后管理
蠶桑苗栽后培土40 cm寬,20~25 cm高。次年3月中下旬,于行間灌溉后平壟。春季需對死苗進行補植。補植必須選擇大苗、壯苗、全旺苗。
隴川縣隴把鎮“千畝蠶桑連片產業示范基地”是由政府引導、財政扶持、公司運作、能人示范、合作聯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五位一體發展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質量、統一銷售,做到規?;N植、科學化施肥、標準化管理。全村共有153戶發展蠶桑產業,蠶桑總面積135.9 hm2,標準化蠶棚202座,養殖面積為27 233.2 m2,養蠶575.4張,上交蠶繭27 619.8 kg,實現農業產值107.6萬元。蠶桑產業成為隴把鎮收益最好的產業,成為隴川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的示范性產業,為隴川縣脫貧致富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3.1建設誤區
隴川縣千畝蠶桑連片產業示范基地遵循連片規劃、規模種植、科學施肥、統一標準化管理的原則。傳統蠶桑園存在面積小、零散分布、人工管理、管理技術參差不齊等問題。此外,傳統蠶桑園建設缺乏對土壤條件的改良、科學規劃與建設。部分蠶桑園土層深度、有機質不達標,甚至生態環境也不達標,增加了后期蠶桑園管理難度。
3.2種植誤區
在蠶桑園種植過程中,傳統種植一般憑借農戶經驗,且缺乏對蠶桑苗的分級、分類整理和分區種植,不便于后期水肥的差異化管理。
3.3管理誤區
在蠶桑園后期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如下:(1)蠶桑樹疏芽不及時;缺乏科學的水肥管理技術,施肥單一、肥量不足或過量、灌溉時間不當;(2)蠶桑園品種套種多,且套種不規范,多品種混種,大苗、弱苗混種,缺乏合理的分區與規劃,不利于實施標準化、統一化管理,不利于病蟲害的綜合防治;(3)管理人員對蠶桑園缺乏差異化管理意識,不利于桑蠶葉增產提質。
蠶桑種植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并在建園前做好充足的條件準備,合理規劃與布局蠶桑園區,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為蠶桑園現代化管理創建良好條件。蠶桑園建成后應引入龍頭企業及先進技術,并指導農民生產與管理。綜上所述,蠶桑種植應遵循科學規劃布局及栽種原則,嚴格執行栽種土壤條件、苗木條件、深度及栽后培土等要求,并做好水肥管理。要想提高蠶桑園效益,可以發展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合作模式,統籌規劃與建設、統一管理,并實施科學的種植技術,確保蠶桑生產安全、高效。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護國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康瑤)
35575003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