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左右可重制一部電影
作為目前全國合作最廣的光明影 院,其作品覆蓋31個省(區、市)及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2244所特殊教育學 校,惠及200多萬盲人八項目成員之
一、中國傳媒大學2019級博士研究生 蔡雨告訴《環球時報尹記者,一部電 影重制時間一般在10天左右。從國產 主旋律電影《1921》 《戰狼2》,到老 少皆宜的《哆啦(夢》 和迪士尼動畫 《尋夢環游記》,他們會把電影中的微 小細節口述出來,并將錄制好的音軌 插入原影片中。最終成品會通過北京 有線電視信號連接到全國電視網絡, 或線下組織觀影活動,邀請視障人士 一同前往。
光明影院負責人付海車正,也是中 國傳媒大學無障礙信息傳播研究院副 院長。他接受《環球時報》 記者采訪 時稱,人生而平等,盲人對電影這門 藝術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他們看 不到,我們就想辦法滿足他們平等觀
影的權利”。
無障礙觀影已在全國推廣
中國盲人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我 國有視障人士 1731萬。不同于圖書類
,有聲書的較早出現解決了閱讀 障礙和視障人群的讀書問題,但想看 電影了怎么辦?
2005年,王偉力在北京鼓樓西大 一座小院內創建中國第一家盲人 電影院,命名為“心目影院”。海周六 上午,心目影院團隊志愿者都會化身 為電影講述人,為前來觀影的盲人轉
影內容,通過對府間、景物、人
、表情、飛行、爆炸、色彩等視覺 形態的刻畫,讓觀眾擺脫對聽覺的依 。截至2018年,心目影院的現場電 影講解模式已推廣到全國30多個城 市,曾經破舊的電影小院也搬進位于 天安門的保利國際影城。
時間來到2020年,名為“至愛影 院一一無障礙觀影”的項目在上海落 地。通過與全市50個影院合作開展公
益專場,視障人士可以和家人朋友一 起走進任意影院觀看電影。在去年4 月的一部無障礙電影播放專場上,上 小學五年級的寧寧(化名)和家人一
起看了場電影,這個10歲小男孩第一 次走進電影院。“這是我們全家人為數 不多能共同做的一件事。”小男孩的媽 媽說。-
質量和版權問題
目前全國已有的無障礙公益影院 項目,都是一些定點合作的專項影 院,想要達到與院線電影同步上映, 還有影片重制過程中的質量和版權問 題亟須解決。“有些做出來的電影,就 是看得見的人都聽不下去,何況是盲 人。”付海袖提到此前有一家公司雇大 學生用手機短短一個月錄了 10部電 影,“這樣的質量誰來保證?”
光明影院志愿者欒惠告訴?《環球?時報》 記者,“做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 責任和耐心。如果這兩樣不能保證,這個工作就做不好。”
圖書和電影都屬于藝術創作類作 品,版權就成為另一大問題。為了擴 大電影選擇范疇,中國在2021年正式 申請加入《馬拉喀什條約》,預計將于 今年5月通過。《馬拉喀什條約》 旨在 提供文學作品的改編權供視障人士和 看闌讀障礙的人群閱讀和欣賞,于
2016年正式生效° 截至目前,世界上有80余個國家和地區獲批準加入該條 約。
“在加入條約之前,將電影改編 成無障礙版本需要版權所有者的授 權,否則可能會出現侵權問題。”蔡雨" 解釋說,“通過(條約)后,我們就可 以去譯制更多作品。每當有一部新電 影出來時,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去做, 更rrr效地完成轉換。″
談到最終目標,付海銃告訴《環 球時報》 記者,未來要爭取無障礙電影和院線電影的同步放映。“中國人有 一個習慣,不喜歡給人添麻煩,視障 人士也一樣。我們就是要讓他們能走,
會,參與其中。” ▲(婁康)
環球時報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