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
摘要融媒體時代,成人繼續教育教材的開發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傳統教材的開發和編寫基礎上,應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才能讓教材更好地服務于讀者。本文以中南大學出版社開發的“百校千課共享聯盟護理學專業融媒體教材”叢書為例,介紹了融媒體教材的概論、融媒體教材的優點、融媒體教材的內容、融媒體教材的設計和融媒體出版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期為其他專業融媒體教材的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 成人繼續教育;百校千課共享聯盟;融媒體教材
中圖分類號:G423.3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06

為積極響應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關于融媒體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財政部早在2015年3月就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新廣發[2015]32號)文件,其中指出要“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互動化趨勢,綜合運用多媒體表現形式,生成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和多終端傳播的出版產品”,要求“出版單位要將出版融合發展列入行業和單位‘十三五’規劃”中。
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其中第十條明確提出,要組織建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多種介質綜合運用,表現力豐富的新形態教材。
然而,目前成人繼續教育的教材問題依然突出,偏離了教育培訓目標,教材跟不上科技、經濟和教育發展,實踐性、應用性不強,語言敘述艱澀難懂。[1]且由于成人繼續教育許多學科招生人數較少,出版社(商)對這一領域的教材開發和更新的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行教材的融合開發和平臺建設。因此,市場上迫切需要一套符合成人繼續教育群體的教材。
1成人繼續教育教材的現狀
成人繼續教育的對象多為在崗的社會從業人員,他們的學歷普遍不高,且以職高、普通高中、中專等同等學力或者??贫呱蠉徫唬麄兙哂胸S富的從業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理解力也強,但是因為工學矛盾的存在,其學習動機復雜多樣,更愿意學習實用內容。但是,由于我國成人繼續教育起步較晚,教學思想相對落后,成人繼續教育常常被視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補充,而把它視作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種獨立形式的人群比較少,受重視的程度低。[2]目前,成人繼續教育的教學體系、課程建設等基本還是沿用普通本科的課程體系,因此,其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也多是跟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體系,其教學的核心——教材,也多采用本科層次的教材,而沒有針對這一群體特點的對應的教材。成人繼續教育的現狀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教材偏離成人繼續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雖然成人繼續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都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等共同特性,但是成人繼續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又有著顯著的差別。成人繼續教育的主要對象為社會從業人員,他們在學歷水平、文化水平、學習時間、學習動機、內容偏好等方面跟普通高等教育的對象差別巨大;成人繼續教育的對象多為在職從業者,其學習時間受工作時間的影響巨大,學習時間大多不固定和零碎,因此更喜歡能碎片化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受學習時間的限制,其更加偏向于學習實用的內容。而目前開設成人繼續教育的高校還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或者是其“壓縮版”“濃縮版”,這不僅導致學生很難適應教材內容和趕上教學進度,其學習效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必將大打折扣。
教材的實踐性內容匱乏、創新性教育內容少。當前,很多高校在繼續教育方面運用的教材都比較老套,內容上的更新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且較少去結合實際需求來開發和設計針對繼續教育層次學術的教材。另外,目前許多高校開設的成人繼續教育都沒有專職的任課教師,而是在開課時從其他相應學院臨時抽調普通高等教育的任課老師來擔任,這可能導致他們所教授的內容也多以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內容為主,而跟繼續教育學生的實際知識結構和渴望獲取的知識內容不符。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參與繼續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還會影響學生獲取和接受知識的效果。老舊的沒有針對性的教材與《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不符,與成人繼續教育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與新方法的重要目標背道而馳,不能夠更好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也不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及學生職業發展的需求。[3]提高成人繼續教育學員的實踐應用能力,是成人繼續教育的宗旨。因此,成人繼續教育必須以實踐教學為宗旨,強調實踐教學。
教材的語言和表述晦澀難懂,不夠深入淺出。成人繼續教育的讀者對象文化水平層次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要低,如果繼續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教材中的語言表述可能過于專業化,不夠淺顯易懂,不適合繼續教育的學生自學。
教材建設跟不上出版科技的步伐?!盎ヂ摼W+”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自2015年國家推出傳統出版和新興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以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不少學科的教材已經大踏步地加快了互聯網+出版轉型發展的步伐,新興教材已經開始嘗試并實施將互聯網技術中的大數據、云計算、二維碼識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與教材相融合,將教材從紙質形式擴展到了PC端和移動端(手機、平板電腦),通過app、微信(微信小程序)等實現內容的呈現和傳播。傳統教材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正在推動傳統出版的革新,加速了傳統出版在內容、載體、形式、服務、發行等各方面的升級。[4]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材建設工作的有關情況。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會上指出,繼續教育教材要多元化立體發展,要主動適應學習型社會要求,要根據繼續教育的不同類型,編寫不同形式的教材,還要根據教材內容開發相應的數字化教學內容。可見,新型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編寫出版滿足用戶需求的教材,勢在必行。本文以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百校千課護理學專業融媒體教材”叢書為例,淺析融媒體教材開發的思路和方法。
2融媒體和融媒體教材的概念
融媒體,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理念。[5]而融媒體教材,是將融媒體理念融入教材編寫出版中的具體應用。
融媒體教材是教材編寫的一種形式。融媒體提供的內容服務是圍繞圖書內容為讀者提供更精準、更簡潔、更便于碎片化學習的知識。因此,融媒體教材建設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更精華的內容;二是更便捷的入口;三是更便于使用的內容形式。其中,更精華的內容是指在教材編寫時應站在讀者期望高效、深度獲取知識的角度來設計和編寫;更便捷的入口是指,在融媒體資源的獲取上,讀者可通過便攜式設備(如手機)和便捷的程序入口(如微信小程序)來獲取,減少讀者使用的不便和困擾;更便于使用的內容形式,是指在教材設計上,將重點和難點知識碎片化,通過碎片化的內容,可讓用戶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一點點地將知識消化吸收,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3融媒體教材的主要特點
融媒體教材包含豐富的媒體資源,其呈現形式多種多樣,能更好地將媒體資源與傳統紙質教材融合起來,發揮新興教材的優勢,其主要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3.1創新性與規范性相融合
融媒體教材除了規范的紙質媒介內容外,還包括了以互聯網為承載體的數字內容。即在傳統紙質圖書的文字、圖片、表格外,還通過互聯網技術將擴展閱讀(深度閱讀)文檔、彩色圖片、視頻、音頻、APP、甚至游戲等與圖書相關聯。融媒體教材將這些線上的媒體資源,以紙質教材出版的標準進行規范出版,保證了教材內容的科學性、正確性和規范性。同時,多媒體資源眾多的表現形式還可能帶來教學形式、學習方式和考評方式的創新。例如,在融媒體教材中,在內容設計上可增加:(1)對學有余力的讀者增加相關知識點的擴張閱讀和深度閱讀;(2)邀請教材的編寫老師對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和難點知識錄制微課(慕課),進行詳細講解;(3)對實踐操作部分錄制操作演示視頻,方便學生能直觀地學習操作細節和跟隨練習學習。(4)將每章的課后檢測題搬到了小程序上,讓學生可線上隨時隨地進行自我測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3.2便捷的閱讀體驗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快節奏的閱讀體驗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接受??旃澴嗟拈喿x,碎片化了閱讀的時間,如何在碎片化的閱讀時間里獲取更多的信息,學習更多的知識,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給融媒體教材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契機。針對目前讀者群的閱讀特點,特別是繼續教育教材讀者群的特點,融媒體教材可以通過設計,很好地解決這一個挑戰。
針對讀者群的學習時間特點(如讀者大多為在職護士):(1)學習時間碎片化;(2)上課時間和地點無法統一;(3)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強;(4)更愿意學習能為工作實踐帶來幫助的知識等。融媒體教材可進行針對性的編寫設計和平臺開發。即是:(1)開發微信小程序,成人教育學校學生相關數據對接平臺后端,實現學生只需通過學號即可直接登錄微信小程序,實現隨時隨地學習;(2)將教材里面的知識點碎片化,一個重要知識點配備一個微課(慕課),每個微課(慕課)不超過15分鐘,方便讀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3)將讀者工作中用到的動手操作知識錄制成視頻,可指導學生隨時觀摩學習。
3.3精準的學習管理
傳統的學習模式是:課前預習、課堂學習、鞏固、復習反思等環節,碎片化學習相對較少;而隨著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學習節奏的加快,碎片化學習越來越被學生接受和喜愛。據報道,有69.6%的學生會制定相應的碎片化學習計劃,50.3%的學生不能較好的或者不能分配碎片化學習的時間,有94.93%的學生有選擇碎片化時間學習新知識的意愿,但仍有7.97%的大學生不知道如何獲取學習資源。[6]而融媒體教材的開發,正好順應和幫助學生解決了碎片化資源獲取、學習、規劃和管理等工作,幫助學生排除外界干擾,增強自身意志力,敦促自我學習。融媒體教材的開發可實現“學、測、評、導”一體化,即學習與檢測、評價、導學相結合。融媒體教材通過小程序的開發,可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測試檢測一體化,快速掌握知識點,了解自己學習進度,提高學習積極性。
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百校千課護理學專業融媒體教材”采用如下形式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管理:
采用一書一碼的技術:讀者通過掃描紙質圖書封底的唯一二維碼,進入微信小程序,通過學號登錄,進入對應的教材線上資源庫,進行學習和測評。
碎片化學習內容設計:教材編寫時,將書中相應知識點進行配套開發,如錄制操作微視頻、知識點講解微課、深度閱讀、擴張閱讀等,讀者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進度。
學習效果自測:在教材編寫設計時,在每一章節末放置了學習檢測二維碼,學生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學習檢測,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
4融媒體教材開發的設計
4.1教材內容設計
根據成人繼續教育教材的定位、學生群的培養目標、相應課程的標準、教學大綱和學生的特點編制教材。
教材編寫宗旨要求:(1)以知識點或教學單元為依據,進行模塊化設計,方便知識的動態化組織和更新,同時利于學生通過碎片化時間進行系統性學習。(2)以案例導入,對課程學習資源、學習獲得和學習評價進行一體化設計,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凝練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資源內容設計:教材的每一節要求有如下配套資源。(1)PPT課件;(2)課程視頻(微課);(3)實踐操作演示視頻;(4)擴展閱讀或深度閱讀;(5)學習檢測。
4.2融媒體資源應用的設計
封底一書一碼:每本紙質教材的封底配備唯一的二維碼,用于正版驗證和圖書激活。讀者掃描封底唯一二維碼,并用學號登錄成功后,方可獲取圖書配套的微課、操作演示視頻、擴展閱讀、深度閱讀等資源,以及進行學習檢測。
正文資源碼:在進行教材編寫設計時,要求編寫老師根據教材內容,每一節至少放一個二維碼,讀者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對應的融媒體資源,體驗多樣化的學習,減少翻閱查找資料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5融媒體教材開發的注意事項
5.1版權意識
融媒體教材在編寫中老師會根據編寫要求加入大量的圖片、小視頻、微課視頻、擴展閱讀、深度閱讀等學習資源,這些資源的來源,以及獲取途徑和其版權歸屬需要引起重視,確保出版的圖書其無版權糾紛。
5.2教材維護成本
融媒體教材開發時,其紙質圖書中的二維碼對應的資源所承接的平臺設計,應方便維護,且對應的資源平臺的維護成本應相應較低。即,一是二維碼對應資源應該方便修改和替換;二是二維碼的增加和刪減,應該不影響其他二維碼及其對應資源的使用。否則維護成本太高,不利于融媒體教材的修訂和發展。
5.3編寫理念轉變
融媒體教材的開發不同于傳統的教材編寫,因此,在教材編寫之前,有必要和參與編寫的老師進行融媒體教材開發要素和相關理念的交流,并制定細致的開發手冊,指導編寫老師在寫作時進行取舍。
6總結
融媒體教材是順應國家政策而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出版社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借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為出版服務,積極探索和完善新的出版形式,以學生為中心打造立體化、智能化的新形態教材。
參考文獻
[1]吳斌.論新時代高等繼續教育教材編寫的要求與原則[J].中國成人教育,2019,(19):55-59.
[2]譚少波.新時期成人繼續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初探[J].經濟師,2020,(10):168-170.
[3]原葉飛,張曉楠,黃廷君.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校繼續教育校企合作探析[J].科技風,2020,(25):155-156.
[4]白立華.出版融合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2018-03-13.
[5]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E%8D%E5%AA% 92%E4%BD%93/4588919
[6]袁博,趙靜靜,楊冬梅.移動化聯網下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管理研究——以云南師范大學本科生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0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