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瓊 王 立 劉 海
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 四川 成都 610100
高處墜落位居建筑行業“5 大傷害”之首[1]。2019 年,僅高處墜落事故發生415 起[2],占所有事故類型的一半以上。國內外很多學者已對如何實現高處安全作業進行了研究。黃慶[3]強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對高處作業管理應加強對現場安全設施及作業人員防墜措施的管理,并通過培訓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晉良海等[4]通過研究發現,主觀規范、過去行為、知覺行為控制和風險感知通過行為態度間接影響安全防護行為意向,并提出應從強化安全態度教育、獎勵獎懲制度、提供充足安全防護資源、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完善安全監管制度及開展全員危險預知訓練(KYT)活動等六方面提升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張洪等[5]采用“2- 4”模型分析了56 起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從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意識、不安全動作和不安全物態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高處墜落事故的常見原因。目前,對高處作業安全多基于定性研究,鮮有考慮疫情的影響因素,定量的研究較少。
以下以孟加拉GF 項目為例,采用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建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評價模型,分析在疫情這一特定因素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不足,進一步完善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
孟加拉GF 項目地處孟加拉布拉什納爾辛迪,絕大部分區域位于印度板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濕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800~3000mm。近年來最低氣溫為4℃,最高氣溫達45℃,地處青藏高原地震帶。
目前,孟加拉GF 項目部依托公司體系文件制定了項目部的管理文件,提供了管理制度保障;有較為完善的安全文化體系、安全組織機構及應急救援體系;配備了較為充足的醫療物資及3 名醫療人員。并且已對現場作業進行較為嚴格的安全監督,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
隨著施工的推進,涼水塔、PB203、PB101、PR101 等區域作業高度逐漸增加,PR411、PR401、PR101 等區域鋼結構安裝在逐漸推進,PR413 管囊也已開始安裝。高處的作業點越來越多,參與人數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現場高處作業安全現狀不容樂觀。2020 年8月,項目部編制了《孟加拉GF 項目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對高處作業進行了風險評估。評估采用作業風險分析法,評估結果見表1,風險等級見表2。
表1 高處作業危險源辨識清單
表2 風險等級表
文獻[6]中較為詳細地敘述了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流程,結合本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評估模型建立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疫情影響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評估模型
高處作業的風險來源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因素及管理因素。通過查閱文獻[7- 11],從安全文化(A1)、安全管理機制(A2)、安全保障(A3)、應急救援(A4)、教育與培訓(A5)等5 個一級措施,以及安全文化宣傳(B1)、安全氛圍營造(B2)、文件管理(B3)、安全監督檢查(B4)、施工隊考核(B5)、安全措施費(B6)、安全設備設施(B7)、個人勞保用品(B8)、疫情防護物資(B9)、應急演練(B10)、應急物資(B11)、應急隊伍(B12)、理論培訓(B13)和現場實操培訓(B14)等14 個二級措施進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評估(U),如表3 所示。
表3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評估(U)
根據1~9 標度法,通過專題會議以定性的方式確定各指標的重要度。其中,一級指標評估矩陣見表4,二級指標評估矩陣見表5~表9,各指標權重見圖2。
圖2 各節點權重分布
表4 一級指標A 判斷矩陣
表5 A1-B1:B2 判斷矩陣
表6 A2-B3:B5 判斷矩陣
表7 A3-B6:B9 判斷矩陣
表8 A4-B10:B12 判斷矩陣
表9 A5-B13:B14 判斷矩陣
經一致性檢驗,CR 均小于0.1,滿足要求。
各指標的分值來自三部分:項目部主要領導打分,權重占50%,通過專項會議得出;施工隊技術人員打分,權重占30%,通過自評得出;施工作業人員打分,權重占20%,通過問卷調查得出,共發放問卷100 份,回收100 份,回收率100%,問卷的信度及效度通過Spass 軟件進行分析。最終,各指標得分如表10 所示。
表10 指標評分表
運用模糊數學的方法需要建立評估集(V),如表11所示。
表11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評估集
結合圖1 中的公式(2)及公式(3),最終得S 為81 分,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處于較好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各指標的評分結果看,B2、B5、B9、B10 等四項二級指標分值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二級指標結構重要度分布見圖3。排名前幾項的分別為B4(0.27)>B2(0.19)>B5(0.1)>B1(0.09)>B6(0.08)>B3(0.06),共 占79%。
圖3 二級指標結構重要度分布
從評估結果看,孟加拉GF 項目部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安全氛圍不夠濃厚、施工隊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疫情防控物資不夠完善、應急演練頻次不足等。結合結構重要度,目前應當優先解決安全文化中安全氛圍營造欠缺,及安全管理機制中施工隊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等兩項問題。
針對安全文化中安全氛圍營造欠缺問題,應充分依托公司體系文件和公司安全文化手冊,結合孟加拉GF 項目實際情況及孟加拉當地文化,從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個方面入手。在環境文化方面,應充分利用項目現場的場地及各種設施,對現場、營地進行充分的布置,張貼安全、防疫相關的標識標牌、海報、橫幅等,將高處作業的風險、防范措施、安全防護措(安全帶、安全網、生命繩)、疫情防控“一方案兩規定”、疫情的危害及相關事故案例等進行展示。另外,通過開展線上講座、線上教育、廣播宣傳等方式,高處作業的安全規定及安全意識牢牢地植入每一位管理者和工作者的意識中。在制度文化方面,一是組織學習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精細化指導手冊(總冊)》、“一方案兩規定”等制度文件,要求現場的管理人員熟知高處作業、疫情防控等要求;二是要求項目管理人員對管理文件進行宣貫,并對宣貫的結果進行檢查,薄弱環節應多次宣貫。在精神文化層面,通過管理人員引導,采用適當的獎懲措施,增加對項目部精神文化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針對安全管理機制中施工隊考核機制不夠健全這一問題,應從引導、監督、檢查等方面著手:一是引導各施工隊根據項目部的管理文件及施工活動,建立高處作業及疫情防控相應的考核制度,約束作業班組作業人員的行為;二是根據施工隊建立的考核制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三是依托項目部相關管理規定及其自主制定的考核制度對施工隊定期進行考核。通過引導、監督、檢查的方式,促使施工隊完善自身高處作業及疫情防控的考核機制,逐步實現疫情影響下的自主高處作業風險控制能力。
從結構重要度看,為進一步提高孟加拉GF 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水平,應著重完善現場監督檢查機制,建立項目部級、施工隊級及班組級的“現場三級”監督檢查機制,層層把關,做好源頭控制。
(1)通過建立模糊層次綜合評估模型,對孟加拉GF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估,評估等級為較好;
(2)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存在安全氛圍不夠濃厚,施工隊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3)應當建立“現場三級”監督檢查機制,做好源頭控制,進一步提高孟加拉GF 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