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光,劉立英,孔令聰,崔志峰,丁 怡,高炳輝
(1.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營口 115009;2.吉林農業大學;3.中鯊動物保健品(廈門)有限公司)
現階段,大部分蛋雞養殖戶都習慣于在蛋雞的飼料之中添加無機微量元素,但這種做法會造成高鈣、植酸以及維生素缺乏的問題,并且會影響到蛋雞對于維生素的吸收。在此基礎上,在蛋雞飼料中過量使用無機微量元素還有可能會造成由于微量元素吸收率下降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進一步分析可知,蛋雞在經過長時間的產蛋生產之后,其體內的微量元素會進入負平衡狀態,這時必然要消耗機體儲存的微量元素來保障各項基礎代謝以及生產機能的運行。雖說目前學術界針對機體微量元素的吸收機制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但與無機微量元素相比,有機微量元素還是擁有吸收利用率高的優點,因此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提升蛋雞的產蛋性能,并且減少蛋雞養殖生產所造成的微量元素過量排放問題。
研究中,選擇600 日齡的648 只蛋雞為研究對象。將648只蛋雞隨機分成4組,每組有6個重復,每個重復涉及27只蛋雞。在相同基礎日糧飼喂條件下,主要對4組蛋雞提供了無機微量元素、甘氨酸有機微量元素、蛋白鹽有機物、羥基蛋氨酸螯合物。具體處理方式如表1所示。所有蛋雞均采用三層籠養,日均喂食次數為2 次,自由飲水。蛋雞的預飼期為7 d,試驗期為63 d。每天巡查蛋雞的生長狀況,并且對其實際產蛋量、產蛋重量以及不合格蛋數進行記錄。完成各個環節的試驗操作之后,針對各組蛋雞的采食量情況進行了分析統計。每個組隨機抽取12枚雞蛋,對具體的產蛋品質進行分析測算。

表1 各組蛋雞的處置措施匯總(kg/t)
基礎飼養環節的日糧飼養方案主要由以下飼料組成:玉米63.0%;豆粕24.0%;石粉8.0%;玉米蛋白飼料2.0%;預混料3.0%。飼養方案的營養水平情況具體如下:代謝能11.08 MJ/kg;粗蛋白質16.44%;鈣3.18%;有效磷0.18%。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基礎飼養環節的日糧飼養方案(風干基礎)
研究中,所有蛋雞均采用上、中、下式的三層階梯式籠養模式,每籠有3只,每天喂養2次。每天進行2次收蛋、稱蛋,允許蛋雞自由采食、飲水,自然配合人工光照共16 h/d。為了保證蛋雞的生長狀態以及產蛋效率,還對雞舍的溫度進行了控制。試驗第1-5周的雞舍溫度控制為27.1 ℃,之后第6-10周的雞舍溫度控制為24.0 ℃。相對濕度方面,第1-5周控制在77.4%,第6-10周控制在77.1%。
1.2.1 生產性能
飼養試驗期間,每天定點對各組蛋雞的產蛋數量、雞蛋重量、軟破殼蛋數以及死淘雞數量進行統計,并且每周統計1次采食量。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產蛋期內蛋雞的平均日采食量、產蛋率、日產蛋量、平均蛋重、料蛋比、死淘率以及不合格蛋率。
1.2.2 常規蛋品質
試驗第35 d、70 d,分別從各個試驗循環中隨機取出6枚雞蛋開展了雞蛋品質分析。立足于上述工作,還對蛋殼厚度、蛋殼強度、蛋形指數、蛋黃指數、蛋黃顏色、哈氏單位、蛋比重等指標進行了整合分析。具體使用數顯卡尺對蛋形指數和蛋黃指數進行了測量。在此基礎上,借助于Egg Analyzer儀對具體的產蛋單重、蛋黃顏色、蛋白高度以及哈氏單位進行了測量匯總。最后使用蛋殼厚度測定儀針對蛋殼厚度數據進行了分析測定。
試驗中,針對具體涉及的數據進行了單因子方差分析處理。對于方差分析存在顯著差異的數據(P<0.05),則進一步采用LSD多重分析。
匯總研究數據可知,在試驗第1-5周,二組與一組相比其產蛋率實際提升了2.05%,但差異卻并不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日產蛋重方面,共提升了2.18%,差異同樣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料蛋比方面,二組、三組和一組相比均有所降低,具體降低程度為2.78%、2.31%。
第6-10 周,二組與三組相比,其產蛋率分別提升了3.38%、1.76%,兩者相比數據差異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組與一組相比,其日均產蛋重量提升了3.63%,并且料蛋比降低了3.14%。經數據計算可知,P>0.05,因此數據差異均不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回顧整個試驗過程,二組、三組和一組相比,其實際產蛋率分別提升了2.69%、0.89%,但數據差異卻均不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二組、三組與一組相比,其日產蛋重量均有所提升,具體提升了1.17%和0.52%,但數據差異卻同樣不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分析可知,二組與一組相比,其料蛋比有所降低,但數據差異卻同樣不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單就第5周的試驗結論,在蛋雞的日糧飼養方案中使用有機微量元素對雞蛋的品質并無顯著影響,但能夠起到改善蛋殼強度的效果。從第10周的試驗結論分析,二組蛋雞的蛋殼品質以及整體產蛋品質均有所改善,但與其他經過處理的兩組相比,數據差異卻并不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雖說蛋雞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較少,但卻會直接影響到蛋雞的生長狀態、生產性能以及實際產蛋品質,因此需要在實際生產環節重視蛋雞的生產性能以及雞蛋的品質。就實際生產現狀分析,其實業內人士對于蛋雞養殖生產中有機微量元素的應用實踐始終沒有形成統一認識,并且對于其具體的吸收情況也存在爭議,但是卻在其能夠有效提高動物的生物學利用率方面給予了認可和肯定。該文試驗結果也充分證明了有機微量元素處理組能夠有效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改善蛋殼品質。分析各組的試驗情況可知,二組的改善情況最為明顯,后期可根據需要對上述處理措施進行推廣應用,進而提高實際生產效率。
該文對比試驗中,二組蛋雞在處理環節添加了羥基蛋氨酸螯合物,處理之后蛋雞實際產蛋率提高了2.74%,但實際差異效果并不顯著。北京某企業曾經開展過與之相關的養殖試驗,證實羥基蛋氨酸螯合鋅以及螯合錳等有機微量元素能夠在蛋雞的養殖生產中起到提升蛋雞生產性能的效果,并且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升雞蛋的蛋殼厚度。研究結論證實,試驗組蛋雞的產蛋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內的蛋雞,具體差距為0.97%。在此基礎上,兩組蛋雞的死亡率也存在明顯差距,數據表現為試驗組蛋雞死亡率低于對照組蛋雞的50%。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試驗中給兩組蛋雞增加相同劑量的鋅、銅等元素,并未對蛋雞的產蛋性能產生顯著影響。
3.2.1 蛋殼品質
蛋殼不同沉積物之間的平衡直接影響著蛋殼的強度,而破殼率則是影響蛋殼質量情況的關鍵因素,之后蛋殼質量也與蛋殼重量、厚度、強度等指標有著緊密的關聯性,蛋重越大則證明其破蛋率會越高,反之則相反。該試驗中,隨機選擇了第5周和第10周的檢測數據進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以二組添加羥基蛋氨酸螯合物的微量元素處置措施的蛋重最佳,蛋殼強度最大,破蛋率也相對較低。鋅、錳等微量元素對于雞蛋蛋殼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直接影響。養殖生產中,如果可以利用有機元素來替代無機元素,則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提升蛋雞對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這也將推動蛋殼品質實現進一步提升。
3.2.2 雞蛋內部品質
該試驗中,各組間雞蛋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單位情況基本處于同一水平,數據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但進一步分析研究數據可以明確的是,第5周的檢測數據對于對照組蛋雞的雞蛋蛋白高度和哈氏單位數據表現最具優勢,但到了第10周,各組雞蛋間的內部品質情況并不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如果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各處理組蛋雞的雞蛋內部品質均要優于對照組內的蛋雞。
參照前文所涉及的研究結論可知,在蛋雞養殖生產中使用有機微量元素,能夠提升蛋雞的生產性能并且在原有基礎上改善其產蛋質量。各有機微量元素的處理方案之中,要屬羥基蛋氨酸螯合物處置措施的處理效果最為顯著。后期可指導養殖戶進行有關處理措施的推廣應用,進而提高其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