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君
相信對宇宙和物理有點興趣的人,大概都聽過“宇宙是11維的”這種說法,但是為什么宇宙是11維的,知道這個答案的人卻很少。有些人即便知道這個事兒跟超弦理論有點兒關系,也只是知道似乎是超弦理論里這樣說,但至于為什么,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在《星際穿越》等科幻電影大火之后,相信很多人對高維空間產生了興趣,本文就來解釋一二。
回到三維的世界
要搞清楚11維的宇宙,我們還是先從最熟悉的三維世界開始。當我們說自己正處在三維世界的時候,指的是空間是三維(長寬高)的,如果再把時間算進來,那么一共就是四維。
為了描述我們這個世界,物理學家建立了許多非常出色的理論,比如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但是這些理論都有一個共性——它們對維度是沒有要求的。沒有要求就是說,無論是麥克斯韋的方程組,還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方程,不管你是在三維世界,還是在更多維的世界中去計算,這些理論都能給出正確的結果,這些理論對世界的維度沒有做任何限制。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種叫超弦的理論。這一理論竟然破天荒地對宇宙的維度做了嚴格限制,它要求宇宙的維度一定得是某個具體的數值,否則理論就無法解釋。
為什么超弦理論要指定維度
相信大家也會覺得奇怪,為什么偏偏只有超弦理論會限制宇宙的維度呢?
對還沒有接觸過超弦的讀者,這里簡單解釋一下。超弦理論把世界最基本的單位看成一根根振動的弦,弦的不同振動方式產生了不同的粒子,組成我們的世界。超弦理論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可以統一最基本的4種力(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是目前大統一理論的最佳候選人之一。當然,超弦理論本身還有非常多的問題急需解決,還遠未到完善成熟的地步。
超弦理論的前身是弦理論,當科學家提出弦理論的時候,理所當然地認為弦理論與之前的理論一樣,應該在所有維度中都適用,于是,當他們用弦理論來計算三維空間的物理量時,發現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在求解概率時,竟然算出了負數和大于1的數。我們都知道,概率是一個0~1之間的數,0表示不可能發生,1表示絕對發生。那么,概率為負數或者大于1又是什么?針對這個問題,美國羅格斯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解決方案。他說,當你把問題放在三維空間的時候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如果把這一理論放到一個特殊的維度里,計算的概率值就會完美地處于0~1之間。通過驗證,科學家算出,這個維度不是4維、5維或10維,而是25維。
沒錯,就是25維,這比我們的三維世界高出太多了。有的讀者會有疑問:你的標題不是說11維嗎,這里怎么變成25維了?別急,這里的25維是超弦理論的前身——弦理論得到的結果,弦理論還要經過幾次更新換代才能變成超弦理論。那么,為什么弦理論下,需要25維才能使計算結果有意義呢?
光子的質量
光很神奇。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光子之所以能夠以光速飛行,是因為光子的靜質量為0。但是在量子力學里,時空中充滿了量子漲落,我們通過不確定性原理的探索,發現物體最低的“量子漲落能量”并不為0。
我們都知道弦是非常小的,但即便在這么小的范圍中肯定也存在量子漲落,所以弦的最低能量也不為0。這個最低能量加上弦振動的能量就是弦的整體能量。但是,光子的最低能量必須為0。
根據弦理論,在不同維度中,弦的最低能量值千變萬化,但是科學家經過一系列計算之后發現,光子的整體能量(最低能量+振動能量)與2+(D-1)×(1+2+3+4+5+……)所得結果成正比(其中D代表維度)。
歐拉的不可思議公式
萊昂哈德·歐拉(1707—1783,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這是一個所有學數學的人都無法回避的名字,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也是數學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甚至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常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歐拉一生數學成果無數,但可能最令眾人驚嘆的,是這個歐拉公式:
這道神奇的公式把數學里最常見的幾個常數用這樣的關系表示出來,美得不可方物。要說這是數學里最美的公式,相信也沒多少人有異議。
當然,上面的歐拉公式雖然美,卻并不是我們在這里想說的。我們真正要說的不可思議的公式是這個:1+2+3+4+5+……=-1/12(正整數無窮項相加竟然得到-1/12這樣一個負數)。我們直觀地認為,正整數無窮相加會得到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數,怎么會得到一個負數呢,而且還是一個負分數。可以說,歐拉的這個公式賦予了無窮大意義(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歐拉的推導),這些不可思議卻又真真切切存在的東西,正是科學最迷人的地方。
超弦的世界
有了歐拉的不可思議公式,我們把它代入光子的能量公式——光子的整體能量(最低能量+振動能量)與2+(D-1)×(1+2+3+4+5+……)成正比(其中D代表維度)里去,就可以得出,當D=25的時候,光子的能量等于0。
弦理論下的25維就是這樣來的。
接下來,弦理論開始了大規模迭代,升級為超弦理論。超弦理論的“超”不是超能力或者超級厲害的意思,而是超對稱。超弦理論跟弦理論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超弦理論的弦除了在普通空間的D維方向上振動以外,還在超空間(即超過四維的多維度空間)的格拉斯曼數坐標的方向上振動。因此,光子的質量還要包含這兩個方向的效果,所以在超弦理論中,這個能量的值變成了弦理論的3倍。于是,光子的整體能量(最低能量+振動能量)與2+3×(D-1)×(1+2+3+4+5+……)成正比。代入進去可以得到:2-(D-1)/4=0,算出來D=9。
這就是說,在超弦理論中,只有當宇宙空間的維度為9時,理論才有效。可能又有人要問:怎么是9,說好的11在哪里?
M理論
超弦理論建立起來以后出現了一個難題——科學家發現,在9維空間里存在5種形式不一樣的超弦理論,那么,這5種理論到底誰對誰錯呢?
這時候一個叫愛德華·威騰(1951—,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的人站了出來,他采用了這樣一種思路——現在有5種理論不知道誰對誰錯是吧,那么我就先假設它們都是對的,然后從每一個理論出發去推導,如果能夠找出什么矛盾來,就應該有辦法縮小目標范圍了。
威騰的想法是好的,其實就是反證法的思想,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不管怎么找,他就是找不出這5種理論的矛盾。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威騰突然發現,這5種超弦理論不僅不存在矛盾,而且能統一為一個理論,它們就是一個理論的5個化身。
既然確定了方向,那么剩下的就是風雨兼程了。既然已經知道5種超弦理論其實是某個更加神秘理論的5個分身,那么接下來的任務當然是把那個神秘理論找出來。可想而知,如此神秘的理論,哪兒有這么容易被找到。但是,雖然沒有找到,大家還是發現了一些這個理論應該具備的性質,同時,也不影響威騰先把這個理論的名字取好。既然這個理論如此神秘,那就叫M理論算了。
雖然至今還未能揭開M理論神秘的面紗,但是我們知道,那5種不同的超弦理論在一個更高的維度里是統一的,超弦理論的空間維度是9維,所以M理論的空間維度就是10維,再加上不論在哪里都存在的時間維,剛好就是11維。
總算看到11這個最終的數字了。沒錯,之所以說我們現在的宇宙是11維的,就是M理論里的10維空間再加上時間:11=10+1。
因此,當我們在說“我們的宇宙是11維的時候”,我們也要清楚這是M理論里預言的宇宙的時空維度。但我們也知道,M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終是否正確也未可知,如果最后發現M理論是錯的,那么宇宙就完全可能是其他維數。所以,當你在跟其他人談論這個問題時,要記得別那么絕對,給自己留條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