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精辟概括了我們黨百年奮斗實現的四個“偉大飛躍”。回首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帶領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最終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一、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創新,開拓出一條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正確道路
回首近代中國,自1840年以來,為救亡圖存,曾有過許多進步團體、志士仁人為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奔走呼號,但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而積累的一系列經驗和教訓作了獨創性的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這一理論創新所開辟的正確道路、所指明的前進方向,使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徹底結束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同封建統治者及官僚資本勾結起來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和戰亂頻繁、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并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贏得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尊嚴。
二、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創新,開拓出一條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光明道路
新中國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以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為開端,在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徹底消滅了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和壓迫制度,國家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社會主義經濟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主導成分,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從1953年到1978年這一階段,我國不僅工業增長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他各項事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人民解放軍得到壯大和提高,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證明我們不但善于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使年輕的共和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三、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創新,開拓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反復強調,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雖然在這一時期國際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嚴重挫折,但鄧小平在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性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基本觀點,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這一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開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礎,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面向21世紀,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承前啟后,大膽地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添了新的內容。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達到了新境界。
對此,《決議》這樣總結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也就是說,中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四、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創新,迎來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從新的時代和新的歷史方位出發,系統研究并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而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都提出了許多標志性、引領性的新觀點,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突破,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美好愿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展示出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次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重要理論結晶,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和創造性升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責任編輯/雷 ?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