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
簡約不簡單,綠色更精彩。2022年北京冬奧會書寫了“綠色辦奧”的中國范本,也是當今“美麗中國”建設的最美詮釋與生動實踐。
綠色辦奧是綠色發展理念的詮釋與實踐。“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2020年6月隨著張北至北京世界首條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全面投產,北京冬奧場館實現奧運史上首次100%清潔能源供應,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約標準煤490萬噸。北京冬奧會舉辦也為區域和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北京周邊地區及省份用好冰雪資源,釋放冰雪紅利,變“冷資源”為“熱產業”,努力走好冰雪產業發展之路,生動闡釋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辦奧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詮釋與實踐。最大化利用現有場館和設施,是“雙奧之城”北京籌辦冬奧會的一大亮點。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冬奧會開閉幕式,“水立方”變身“冰立方”,五棵松體育中心只需要6小時就能完成“冰籃轉換”,“冰絲帶”碳排放趨于零的制冰技術,詮釋了科技賦能的“綠”。所有新建、改造場館和設施全部滿足綠色建筑標準,并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處理廢棄物與廢水等方面形成示范,不僅滿足賽時需求,也為賽后可持續利用留下足夠空間。抓好源頭規劃,用好科技手段,北京冬奧會全面實現碳中和,正是當前我國深入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要求的具體體現。面對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更高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各方面、全過程。
綠色辦奧是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詮釋與實踐。從崇禮城區沿著生態廊道一路騎行到冬奧太子城核心區,17.8公里的路程盡享美麗景觀,成為當地居民休閑憩息的“打卡地”。以冬奧會籌辦為契機,北京近年來持續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生態環境邁上新臺階。2021年北京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首次實現空氣質量全達標。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北京,為綠色冬奧舉辦提供了更有力的環境保障,也為2100多萬的常住居民高品質生活提供了更堅實的環境基礎。
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以“美麗中國”為底色的北京冬奧畫卷,將在奧林匹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也將掀開“美麗中國”建設新華章。
30365019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