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友

走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文化大街上,看著七步樓大門口掛著的一個個牌匾,不得不讓我停住腳步觀看。那華夏精短文學學會華北分會、豐南區文化驛站、豐南區非遺客廳、豐南書法家協會,還有樓前墻面近百條精美的集古博物館牌匾,更是別具一格!走進室內的天湖畫院、豐南文苑和作家文苑編輯部,還有那豐南古玩城。看著琳瑯滿目的各種古代工藝品和老物件,頓時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那文房用品、馬克杯、書簽等各類具觀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文創產品。還有書法美術和各種多功能教室、各種培訓班、會議室、展廳、茶室等,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無不展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特別是有著近千年歷史,如今即將失傳修補瓷器的“鋦活兒”,居然能把破碎的瓷器修補完好的高超技藝,真的讓人稱贊。不僅贏得了游客的青睞,更是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早在幾年前,豐南區委區政府就立足唐山地區地域文化資源優勢,繼承河北悠久的歷史和風土人情,高標準籌劃文化產業發展格局。讓文物活起來,把悠久的歷史得以更好的傳承,給傳統工藝與現代文化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使金融與企業更有效的對接。為搞活地方經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唱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前瞻性的布局。
由于豐南區城市的擴大,人流量和商業圈的變化,豐南區黨委政府及時挖掘存量空間。于是把七步樓改造成為具有現代化功能的文化產業展銷平臺,如今已成為唐山地區別具一格的文化驛站。在這里,一件件耳熟能詳的珍貴文物,一件件優美的裝飾畫片,一件件賦予了文化內涵的生活用品,無不承載著幾千年的燕趙文化,默默地向人們訴說著河北故事。
如今的七步樓早已今非昔比,走在地下一層的古玩市場里,看著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和文物。雖然物是人非,產品相當陳舊,但保存得相當完好。那文化驛站、非遺客廳和集古博物館;那天胡畫院、豐南書法家協會、豐南文苑和作家文苑編輯部等與文化聯姻的單位和企業的進駐,無不彰顯出豐南人民胸懷天下,海納百川放眼世界的氣度。
一個個開著寶馬香車的公子哥或者老太婆,一個個農民工和知識分子,還有那些普通市民。或走在七步樓里購物,在樓上品茗或者看書寫字。
真的沒有想到,自從有了這個文化驛站之后,絡繹不絕的人們在七步樓門前的廣場上,或者大樓里購物的購物、觀賞的觀賞。使豐南區多了一處普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場所。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游愛好者,以及文藝工作者在這里參觀交流。于是成了豐南地區乃至河北省集文化產業、休閑娛樂、文化傳播,生產加工銷售觀賞于一體的文化產品集散地,為豐南文化強區的步伐更邁進了一步,也給地方經濟的轉型帶了個好頭。
看著那一個個從城里或者鄉村,來到七步樓文創園上班的男男女女,既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又照看了家里一家老小的生產生活。看著他們在街上走得是那么的悠閑,以及臉上帶著的笑容,就知道他們該是有多么的幸福啊!
記得,如今的七步樓文創園曾經是豐南區的地標性建筑,全國百強縣河北省豐南區電影院招待所。那賓朋滿座的情景,熱情周到的服務曾吸引過八方游客。后來改造成為豐南萬隆服裝商場,那琳瑯滿目品種繁多的服飾,人流如織購銷兩旺的情景遠遠沒有如今的繁華。
近年來,豐南區黨委政府在著重改造老城區,把古老的豐南老街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的基礎上,更是不忘以城帶鄉。正帶領全區十五個鄉鎮的廣大人民群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邁開大步走在實現城鄉融合的道路上。
在那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五十多萬人民在豐南區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依托處于京津翼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圈腹地,工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大力招商引資。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相信,在豐南區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七步樓文創園會辦得更加多姿多彩,越來越好!
四川自貢人,上世紀末開始文學創作,曾在《人民日報》《鄉鎮論壇》《青年文學家》《愛人》《人民權力報》《少年文學》《消費日報》《作家》《四川日報》《自貢日報》,神州網、網易、青年作家網等中央、省、市級報刊及多家網絡平臺發表文章。
自貢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歲月留痕》。
338550058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