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芒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第二年,也是尤為關鍵的一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進一步加強區域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進一步提升區域大氣和水環境質量,解決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仲愷分局優化提升專項執法排查行動工作機制,按照最新方案部署專項行動,打響了2022年環境執法第一槍。短短半個月內,圍繞居民投訴意見比較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區域開展兩次專項執法排查行動,通過科技手段、精準執法,嚴厲查處了轄區內企業偷排偷放的環境違法行為。
走航技術 切實增強執法效能
1月2日,仲愷分局組織了2022年第一次專項執法排查行動。本次執法排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2人次,對工業園區內40家企業開展夜間走航執法,重點檢查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行動中,執法人員敏銳地發現,華濤科技園內從事塑膠ABS工件加工的某塑膠制品公司廢氣處理設施使用情況異常,位于工廠大樓樓頂的底漆廢氣收集管道風機底部破損,部分廢氣未經處理通過破損口溢出排放。經檢測,該廠廢氣非甲烷總烴、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標排放。仲愷分局依法對其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處罰,要求其立即停產,并對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同時對該次排查中其它存在排污隱患問題的企業也下達了限時整改通知。本次排查行動,有效改善了工業區周邊居民小區環境空氣質量,緩解了群眾矛盾。
執法人員如何在夜間保持“火眼金睛”,精準快速地確定污染源?這要依仗近年來快速發展的VOCs走航技術,有了它,執法人員在夜間執法就像多了雙可以透視黑暗的眼睛。
所謂走航執法,是指駕駛移動監測車,在污染源集聚區范圍內邊行駛、邊檢測、邊反饋。本次走航共出動了兩大法寶:雙通道走航質譜監測車和紅外熱成像氣體泄漏檢測儀。前者可以創建大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污染“動態直讀”模式,快速建立地理位置-物質種類-濃度精準對應的污染地圖;后者可以在漆黑的環境里利用廢氣和周圍環境的溫差來迅速清晰地找到廢氣排放口。借助科技的力量,執法隊員們巧用神器,使違法行為無處遁形,切實增強了執法效能。
近幾年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將“VOCs走航監測”作為VOCs污染問題排查的重要技術和監察手段。走航監測機動性強,能夠快速掌握VOCs的動態空間分布及其污染特征,是對污染排放源的環境空氣影響進行跟蹤溯源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對環境空氣固定站自動監測技術和污染源在線監測技術在管理需求數據支持不足的有效技術手段補充。“十四五”期間,相關部門也將繼續加強無人機、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推動新科技手段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進一步規范化、高效化應用,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撐。
靈活戰術 違法企業無處遁形
除了使用科技手段為執法工作添力,仲愷分局還加強檢查頻次和時段,并采用靈活戰術,對重點園區、重點地段、重點單位逐一進行現場排查。1月11日,仲愷分局組織了第二次專項執法排查行動,行動組共14人,分成4個小組,第一小組對華濤科技園區內雨污管網及周邊環境進行排查,其他3個小組分別對每棟每層企業生產工藝、環評審批、竣工驗收、排污許可、固廢貯存轉移管理等方面進行排查。
在對園區雨污管網排查的過程中,細心的執法人員在廁所排水管道中發現了異常——其中一棟廠房外排污水呈黃褐色且無味,并不屬于廁所排水類型。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警惕,他們立即加強了對該企業廠房的排查力度和精度。經過一輪檢查發現,該棟廠房共5層,為惠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散熱器的車間及倉庫,執法人員并未在其生產過程中發現涉水工藝。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污水從何而來?
利用午休時間,執法人員用檢測包對污水水樣進行了快速檢測,發現總磷含量超高,果真有問題!為了徹底搞清楚情況,趁企業以為躲過了本次檢查正麻痹松懈之時,執法人員當天下午就來個“回馬槍”,直奔該企業5樓倉庫進行“地毯式”搜索,把倉庫角角落落翻了個底朝天,果然發現了問題。該公司利用貨物進行遮擋掩護,形成視覺錯覺,在倉庫角落小車間擅自增加除油、磷化表面處理生產線,廢水未配套處理設施,直接經管道排至一樓女廁所外并流入市政污水管網。面對現場“鐵證如山”,企業主灰溜溜低下了頭,承認了生產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對現場一一進行記錄及取證,責令企業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依法對該公司進行立案查處。
通過采取夜間執法與日常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仲愷分局進一步強化了生態環境執法手段,督促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更好地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并切實履行好環境保護責任。
從速從嚴 執法工作方案明確
2021年,仲愷分局高度重視環境執法工作,重點加強環境監察執法力度,從速從嚴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積極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經統計,全區全年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12106人次,檢查企業(污染源)2133家,利用節假日、夜間等時機展開環境執法聯合行動46次,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超標排放污染物、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立案處罰64宗,處罰金額約1082萬元;同時,在執法過程中嚴格落實“雙隨機”監管制度,對隨機抽取的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隨機抽查重點企業、一般污染企業及建設項目共410多家;此外,高度重視涉環境信訪維穩工作,共受理環境信訪投訴1168宗,其中上級轉入18宗,電話投訴455宗,網上投訴692宗,來訪3宗,處理率達100%。2021年全區未發生較大以上環境安全事故和涉環境污染集體上訪事件,較好地保障了轄區內環境安全,為仲愷區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22年,仲愷分局繼續重視環境執法工作,開年不久就制定了執法工作方案 ,堅持文明執法、公正執法、陽光執法,以“三保”“四創”“五建”為工作目標,持續開展系列環境執法專項行動。
“三保”,就是確保高標準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穩定。“四創”,即為創新執法方式突出“精準”執法;開創固定污染源“一證式”執法監管新模式;拓展執法廣度強化環評質量和環境監測質量監管;爭創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五建”,就是建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建立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與非現場監管程序;建立執法監測工作機制;建立典型執法案例指導制度;建立執法人員考核獎懲制度、人身安全保障制度、盡職照單免責和失職照單問責制度。
機制保障,所向披靡。新的一年,仲愷分局將繼續采取集中行動、交叉執法、夜間執法、突擊執法等形式,借助走航技術、無人機、紅外掃描等技術手段,重點針對轄區內工業集聚園區、重點排污單位、“散亂污”企業等對象加大檢查執法力度,查處一批典型違法的案件,關停一批問題突出的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348350033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