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中國是擁有悠久禮樂文明的禮儀大國,有著豐富的禮儀文化資源。《周易》中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人文”就是禮儀文化。禮儀文化依循三大倫理原則,即與天地協調的自然倫理、以祖先紀念情感為中心的家庭倫理、推崇君師為政教的政治倫理。
新的社會生活需要相應的禮儀,傳統禮儀遵循的三大倫理原則在當代社會發生了根本的性質變化,即更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而不是對天地神靈的被動膜拜;更強調家庭社會和諧的社會倫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嚴格等級區分;更強調社會主義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倫理,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牧民”統治。以新的倫理原則處理人與自然、家庭、社會等的關系,既保留了中華民族禮儀文化底色,又體現了禮儀文化融入當代社會的創新性發展。
觀點一覽
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禮儀國度,我們有著制禮作樂的悠久傳統。豐厚的禮儀文化理論積累與歷代傳承的禮儀實踐,構成了禮儀之邦的文化表征,通過融合與轉化,禮儀也構成了今天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禮儀資源的活化利用,對于家國情懷的培育、社會文明的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增強、公民道德教育與人格養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