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勉勵我們,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三個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山東發展的精準把脈定向,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
山東作為經濟大省,實現“三個走在前”,經濟發展必須首先“走在前”。當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既面臨難得發展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把握發展大勢、發揮比較優勢,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2022 年省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部署了以下工作:
有效需求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要從供需兩端發力,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在暢通國內大循環、突破供給約束堵點的同時,做好擴大有效需求這篇大文章。
報告強調,實施擴需求“十大行動”,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這“十大行動”,包括基礎設施“七網”行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工業技改提級行動、數字賦能增效行動、傳統消費升級行動、新興消費擴容行動、養老托育拓展行動、外貿固穩提質行動、公共安全提升行動,是今年穩增長的“重頭戲”,全面貫穿到報告的各個部分當中。其中,重點之一是“七網”基礎設施建設。這是重大民生工程,蘊藏著巨大投資潛力,既能擴大短期需求,又能增強長期動能。省里按照“統籌謀劃布局,適度超前建設”的原則,對綜合立體交通網、現代物流網、能源保障網、市政公用設施網、現代水網、新型基礎設施網、農村基礎設施網這“七網”,每個網都明確了推進實施的支撐性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提出了具體量化的任務目標。比如,綜合立體交通網方面,力爭新開工17 條高速公路、5 條高鐵,確保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700 億元以上。現代水網方面,圍繞10-15 年打造“一軸三環、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的現代水網體系,加快推進一批重點工程,確保水利投資500 億元以上。
落實好擴需求“十大行動”,各級各部門要堅持項目化推進、集成化保障、市場化運作,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高質量開展“雙招雙引”,通過掛圖作戰、跑表計時、跟蹤督辦,確保每一個行動高效實施、落地見效。
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關乎山東高質量發展全局。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就難以贏得競爭新優勢。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四個一批”,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支撐。這“四個一批”,包括攻克一批創新技術、搭建一批創新平臺、壯大一批創新企業、引育一批創新人才,是山東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施工表、路線圖,必須持之以恒抓好推進落實。
具體來說,攻克一批創新技術,重點是突出關鍵領域,開展100 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再啟動一批“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搭建一批創新平臺,主要是全力爭創海洋國家實驗室,加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山東實驗室體系重塑攻堅,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壯大一批創新企業,抓手是實施科技企業梯次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 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培育科技領軍企業200 家。引育一批創新人才,關鍵是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深化科技獎勵制度、科技人才分類評價、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今年,我省將繼續保持高強度財政科技投入,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要在2021年基礎上再增長10%,達到145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山東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行動和重要歷史性機遇。2018 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新舊動能轉換“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部署。今年是第五年,是取得突破的決戰決勝之年。必須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要求,繼續聚焦“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狠抓“三個堅決”,嚴控“兩高”、優化其他,拓展動能轉換空間。
對此,報告強調,精準管控“兩高”行業,落實“四個區分”要求,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整體提升先進制造業,培育3-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一鏈一策”提升42 條關鍵產業鏈;做強工業互聯網,扎實推進山東半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深入開展“云行齊魯”行動。各級各部門要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蹚出一條路子來。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是引領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具體明確要求。
作為沿黃又沿海的唯一省份,山東在深入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理應當好“龍頭”。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實施黃河國家戰略,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進重點任務落地見效。當前,要突出重點、找準關鍵,聚力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加快構筑黃河安瀾屏障。去年9 月下旬,山東黃河干流出現了1985 年以來最嚴重秋汛。我們克難攻堅、眾志成城,成功應對了這場汛情。今年,要更大力度推進黃河防洪減災工程建設,保障黃河下游長久安瀾。二是嚴格落實“四水四定”,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住管好黃河“水袋子”。三是全面建設黃河下游生態廊道,高質量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四是打造沿黃高質量發展標桿,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推動“一群兩心三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全省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落實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積極倡樹嚴肅嚴格、求真較真、細致細究、務實扎實、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風,事爭一流、唯旗是奪,以實際行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