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邢 華
在人生最好的年華,他守護在祖國邊疆;半生戎馬歸來,他聽從黨的號召,主動選擇自主擇業。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始終牢記使命在肩,把黨支部建在律師事務所,以黨務譜新篇,用業務贏民心。他就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山東民杰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專職律師王寶軍。
2017 年,王寶軍剛從部隊轉業來到山東民杰律師事務所時,該所還沒有相應的基層黨組織架構。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經過反復溝通協調后,成立了山東民杰律師事務所黨支部,他被選為黨支部書記。
黨支部建起來了,關鍵還得要發揮作用。在王寶軍的積極推動和協調下,律所率先在全省律師行業內將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寫入律所章程,進一步明確了律師事務所的宗旨、黨支部的地位、黨支部的工作任務、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領作用、黨支部與管理層的關系,建立了合伙人會議研究重要敏感事項征求黨支部意見、所領導班子與支部領導班子交叉任職、黨支部組織活動保障等機制,實現了律師事務所所務與黨務工作的有機統一。王寶軍設立了專門的黨員活動室,將黨建工作經費納入管理費用列支,配備了黨務工作人員,確保了黨員律師政治有指導、管理有組織、活動有陣地、經費有保障、業務有方向,為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健康有序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組織建設引領,可以極大增強律師政治素質,提升業務發展能力。“我們認真開展‘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將黨支部的‘三會一課’制度與政治業務學習進行大融會,建立了‘周六上午例會’制度,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在王寶軍的帶領下,黨支部開展了赴淄博市原山艱苦訓練基地、沂蒙紅色教育基地和渤海第一哨等地參觀學習,組織助學捐贈、慈心一日捐、“不忘初心·奉獻愛心”冬衣捐贈等活動,提升了全體律師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知識水平,錘煉了黨性,奉獻了愛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良好效果。
有了組織就有了靈魂,各項工作黨員帶頭,在濱州市司法局安排的“一村一法律顧問”活動中,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律師蹲地頭、坐炕頭,為群眾提供“零距離”法律服務2350次。在“服務民營企業專項活動”中,成立黨員律師先鋒隊,幫助200 多家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在普法宣傳中,他帶領黨員律師送法律到村隊、到社區,先后開展義務法律宣傳132 場次,幫扶困難群眾290 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80 余起。黨員律師的示范作用帶動了律所健康發展,律所先后榮獲“青年文明號”“優秀律師事務所”“省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自支部成立以來,全體律師未發生一起違規違法事件,在所內形成了清風正氣的良好氛圍。多名同志主動申請入黨,形成了一支以支部為核心、健康向上、愿意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追求公平正義的團隊力量。”言語間,王寶軍感到很欣慰。
一個戰士一根釘,一名黨員一顆星。作為黨支部書記,王寶軍堅持各項工作走在前頭。他堅持首先自己做好,才能帶好隊伍,隊伍才有戰斗力。
在全市“一村一法律顧問”活動中,他主動承擔偏遠村隊法律顧問。無棣縣佘家鎮距離律所50 多公里,他每周去一次,逐村了解情況,免費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化解矛盾。在鎮上,他一待就是一整天,累了就在車上休息,餓了就隨便吃點。佘家鎮村民和沾化區馮家鎮村民因為地界相鄰,村民之間小矛盾不斷,大沖突也有,最厲害的時候,因為馮家鎮農民噴灑農藥導致佘家鎮農民棉花減產,于是佘家鎮26 戶農民就去阻擋馮家鎮農民收割麥子,雙方矛盾激化。王寶軍不厭其煩,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推心置腹說理,耐心細致講法,引導他們走法律訴訟渠道,避免了一場大規模的矛盾沖突。

打贏一場官司,對律師來說只是一項工作,但對當事人卻是至關重要的大事。2021 年臘月二十六,有個案子當事人家屬委托王寶軍去重慶合川看守所會見。年關臨近,家屬把行李箱藏起來攔著他不讓去。后來,王寶軍只帶著一個公文包偷偷去了重慶,氣得他的妻子說他為錢不要命。王寶軍卻認為,每個人都盼著過年,不論當事人因為什么原因被拘留,都會讓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過不好年,況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道德底線、是誠信,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是職責,也是為群眾辦實事。這幾年來,王寶軍耐心細致解決了大量看似雞毛蒜皮但日積月累便可能釀成矛盾、擰成疙瘩的法律問題,代理過的260多件民事案件、70多件刑事案件,沒有一起不滿、投訴情況的發生。
“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幸福和幸運。”這是王寶軍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句話。工作之余,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活動,多年來定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救助患病兒童小樹威、小伊凡。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他捐款捐物3 萬多元。濱州市創城期間,他為執勤人員發放礦泉水,捐款捐物10 余萬元。他協調籌建了化解矛盾糾紛分中心、協調市總工會組建了為農民工維權機構,積極為農民工維權、討要工資和公益訴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王寶軍看來,人生苦短,快樂無限,看別人快樂,也是一種快樂。
時間回到1996 年,那時的王寶軍剛警校畢業,本應派遣報到去當地公安機關,卻響應學校黨委號召棄警從戎。入伍后,他第一個志愿報名到最偏遠的邊防哨所服役。“在年輕時有機會戍邊,有機會承擔起一個國家的外圍責任,是一種榮幸。”談起自己的軍旅生涯,王寶軍飽含深情地說:“每每看到‘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這句話時,我就渾身充滿了力量。”在部隊期間,無論是擔任基層黨支部書記,還是黨委成員、黨委書記,他都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員,沖鋒在前,義無反顧。由于工作表現突出,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被公安部邊防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被省公安廳評為“齊魯英才”法律標兵型人才。
2016 年,已是團級干部的王寶軍面臨轉業,家人和親屬都希望他找一個體制內安逸的工作,彌補20 多年軍旅生涯的艱苦和付出。人生抉擇關頭,王寶軍為減輕組織負擔,毅然選擇自主擇業從事律師職業。他說:“黨和部隊教育我多年,軍人的家國情懷,軍人的聽黨指揮、服從命令,已經融入了我的血液,黨和國家號召轉業干部自主擇業,我就自主擇業,人生四十,無非從頭再來!”
俗話說,“三十不學藝,四十不改行”。更何況律師難學、難考、難干,對王寶軍而言,更是一種讓身心都備受煎熬的挑戰。團長變成了新兵,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對我個人而言,法律知識匱乏和從業經驗不足是最大的問題,我放下架子低頭做小學生,堅持向身邊的骨干能手學習,經常堅持讀書到深夜。”他用行動敬畏了法律,也用行動實現了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老兵的“戎馬為家國、余生為蒼生”的錚錚諾言。工作中,從濱州市法律服務到全國各地出庭,特別是2020 年,他南到海南、西到內蒙古、北到黑龍江、東到青煙威,再苦再累的工作都沖在前、當表率。他用行動和真心贏得了當事人認可,贏得了同事的尊重和贊許。與此同時,他也積極號召全所黨員點亮黨員身份、展現黨員風采。尤其是在案件中,尊重事實、依法適用法律,使黨員律師成為群眾心目中信得過的律師。迄今為止,所在支部黨員律師無一被投訴事件發生。
從邊防軍人到律師,從少年到中年,從保家衛國到用法律維護公平正義,王寶軍一直聽從黨的號召,也一直在努力奔跑。從邊防海防的軍功章,到律師行業的全國優秀黨員律師,再到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崇高的榮譽讓王寶軍更加堅定初心使命,也讓他更加珍惜身上的責任。他說:“這是黨和人民對我的肯定,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這些榮譽不屬于我自己,她屬于千千萬萬個退伍軍人和優秀黨員律師,屬于每一個努力奔跑的人,屬于每一個有家國情懷的默默擔當的人。”
誠如斯言,為了那份刻于心底的情懷,王寶軍永遠奔走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