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強,唐龍龍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0)
軟土地基上建造污水處理站時,由于占地面積大、樁占地范圍大、沉樁數量多等原因,樁基設計復雜,施工工作困難,樁基施工過程中以及工后都容易產生樁位偏移[1-3]。近年來,由于樁基偏位導致樁基破壞的工程事故屢見不鮮,因此樁基偏位原因分析已然成為熱點。本文通過研究分析本工程概況、工程地質情況以及施工過程,著重對軟土地基PHC 管樁偏位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出避免類似問題的建議。
本工程位于某港區散貨碼頭工程陸域范圍內,北側、西側緊鄰1#變電所、縱三路。工程包括:除塵泵房105 m2、加藥間210.9 m2、高效凈水器設備房210.65 m2、清水池469.7 m2、集水初沉池與集水池及污泥池290 m2、污泥干化池107.5 m2、預沉調節池700.48 m2、推填(換填)素填土、室內照明及接地、設備房排水系統、及水池安裝材料等。
本工程基礎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樁基礎,樁型采用PHC600-AB-130,選擇細粉砂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有效樁長不小于25 m,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3 m,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1 600 kN。施工采用錘擊貫入法,樁基施工前應進行試樁;貫入度、樁長等參數最終以試樁的結果為準,基樁承載力特征值以最終試驗為準。以控制有效樁長為主,最后三陣的貫入度為輔,最后三陣(10 擊/陣)的貫入度均不大于60 mm。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樁頭采用十字型樁尖。
本工程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地層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層:
①A 雜填土:該層土密實度不均,N63.5=1~29 擊。
①B 吹填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30.8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0.856,液性指數IL 平均值為0.79,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46 MPa-1。該層土呈軟塑狀態,屬中~高壓縮性土。
①B -1 吹填粉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 W=25.1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0.746,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28 MPa-1,該層土呈稍密~中密狀態,屬中~高壓縮性土。
①-2 淤泥質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42.0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1.185,液性指數IL平均值為1.11,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71 MPa-1。該層土呈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
①-3 粉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24.4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 eO=0.707,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28 MPa-1,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8~11擊,平均值N=9.3 擊。該層土呈稍密~中密狀態,屬中等壓縮性土。
②素填土:該層土呈稍密~中密狀態。
②-1 淤泥質粉質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37.0%,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1.016,液性指數IL 平均值為 1.02,壓縮系數平均值 a0.1-0.2=0.56 MPa-1。該層土呈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
②-2 淤泥質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 W=40.1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1.105,液性指數IL平均值為1.08,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73 MPa-1。該層土呈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
③-1 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38.2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1.061,液性指數IL 平均值為0.96,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58 MPa-1,該層土呈軟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
③-2 粉土: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平均值N=24.6 擊,綜合判定,該層土呈中密~密實狀態。
③-2-1 粉砂: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平均值N=27.5 擊,呈中密狀態。
③-3 粉質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27.8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0.774;液性指數IL 平均值為0.53;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35 MPa-1,該層土呈可塑~軟塑狀態,屬中~高壓縮性土。
③-5 粉細砂: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平均值N=42.6 擊,呈密實狀態。
④黏土:天然含水量平均值W=30.2 %,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O=0.834;液性指數IL 平均值為0.66;壓縮系數平均值a0.1-0.2=0.34 MPa-1,該層土呈可塑狀態,屬中壓縮性土。
清水池進行打樁施工,除塵泵房打樁入土深度21.5 m 左右,集水池25 m 樁施工入土深度24 m 左右,此時樁很難再往下打入,施工單位和設計方溝通后,考慮以設計要求貫入度為主,施工單位在達到設計要求貫入度時停錘,在集水池樁基施工完成后,檢測單位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全部合格。
加藥間、高效凈水設備房的樁基施工,入土深度均為16 m 左右,樁身外漏長度過長,施工單位進行截樁處理,以減少樁身傾斜。最后對曝氣反應池剩余的樁進行施工,位移監測發現所有樁向西位移,位移不斷加大。經檢測單位樁身完整性檢測出現部分Ⅲ類樁。
曝氣反應池施工中,第一根樁滿足貫入度時樁尖入土深度16 m,根據設計要求曝氣反應池樁長控制為主,對此施工方與設計進行了溝通,設計院回復達到貫入度即可停錘。109 號樁在達到設計標高時,貫入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樁頂標高到設計樁頂標高時,貫入度仍然較大,經現場設計確定后繼續施打,標高打至-4.8 m 時,貫入度符合設計要求。曝氣反應池北側施工時,發現樁身有輕微傾斜,多次復核軸線坐標后,坐標正確,立即報告監理和業主單位.為減少施工機械和施工過程中對已完成樁的擾動,調整了打樁順序,同時對樁身進行了傾斜度檢測,連續幾天檢測,樁身傾斜度不斷加大,由于樁外露在5~6 m,施工單位通知監理、業主、設計。在得到設計回復可以截樁后,安排進行了截樁,使樁頂標高與地面持平。每天對樁位移進行觀測,經過連續幾天觀測,發現施工已完成的樁同時向西和南傾斜,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對曝氣反應池樁基施工。

圖1 打樁順序圖
本工程檢測項目為單樁豎向抗壓、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和低應變檢測。抗壓、抗拔靜載試驗的目的主要是判定樁的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而低應變主要是檢測樁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樁身完整性類別。

圖2 低應變檢測

圖3 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

圖4 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
對于低應變樁身完整性檢測,累計檢測了78根樁(88 根次),部分樁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部分樁低應變檢測結果表
本項目作為整個碼頭工程中的一個單體勘察鉆孔只有一個,勘察鉆孔數量過少,這就直接導致了勘察資料里并不能完全反映地質情況。當勘察報告提供給設計方后,也使得設計方沒有充分考慮,導致設計樁進入持力層較淺,有的甚至沒有進入持力層,最終導致樁的偏位。
1)關于停錘問題考慮不周全
當樁打入到樁端持力層3-5 細粉砂層時,樁很難再往下打入。因此,施工單位在與設計方溝通后,以貫入度作為停錘標準,而當滿足貫入度要求時,有效樁長還遠未達到設計要求,而在此種地質條件下,進入持力層較淺,直接導致了最終樁的傾斜。
2)錘型選擇
本工程中,打樁錘型選擇為導桿式柴油錘,錘芯重6.3 t。導桿式柴油錘與筒式柴油錘相比傳遞能量偏小,并且錘芯較輕,這也直接導致了當樁打入到3-5 細粉砂層時很難再進入,貫入度偏小,給相關方判斷問題設置了障礙。
在本工程中的預應力管樁并未有水平荷載,因此在設計圖紙上并未要求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但在打樁完成后很短時間樁體就發生傾斜,最終導致了樁體破壞。這是因為在此種地質條件下(上部很軟、下部很硬),當樁發生輕微傾斜時,樁體就會產生受彎作用,這就相當于樁體受到水平的力。因此增加單樁水平靜載試驗是很有必要的。
1)勘察鉆孔數量的選取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甚至根據具體情況布置更多的鉆孔數量;
2)相關方應綜合考慮貫入度與有效樁長作為打樁的停錘標準,并且明確打樁設備及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
3)在施工機具的選擇上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當持力層較硬時,應選擇重錘;
4)在設計樁時,往往只是考慮了樁所承受的建筑物給它的荷載,而在某些地質條件、某些環境中,樁體會受到“其它荷載”的作用,在設計時加以考慮;
5)工程各方應嚴格盡到自己的職責,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管理、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