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楊 王祁威 熊瑩華 國網十堰供電公司
隨著“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電網安全運行面臨新的挑戰,班組的核心業務能力直接關系到設備安全、電網安全和高質量發展。進入“十四五”,國網公司提出要創新班組管理模式,實現班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強化班組精益管理,提升班組建設質效,拓展班組人才培養功能,促進職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為此,必須以國網戰略為指引,圍繞“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和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聚焦電網本質安全效能、高質量創新發展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結果導向,深入實施班組核心能力建設,推動班組由“作業執行單元”向“價值創造單元”轉變,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班組是公司的細胞,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轉型的基層力量,是落實公司重點任務的踐行者和執行者,是公司“一體四翼”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班組必須聚焦核心業務,持續強本領、練內功、爭優異,成為“安全高效、開拓進取、干事創業”的公司基層組織。
國網公司提出全面加強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落實核心業務自主實施要求,推動技改大修自主實施,做實做強做優基層班組,提升基層隊伍獲得感、榮譽感。通過科學有效系統的方法加強班組核心業務和基層隊伍建設,持續性深挖潛力和探索創新,是促進班組精益化管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增強班組效能的關鍵舉措。
人才是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但是班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會干、干不好、管不好”等問題,必須加強班組建設,全方位多視角分析班組核心業務和隊伍能力現狀,通過業務賦能、壓實擔子、激發活力、優化制度等方式實現班組核心業務“自己干”“干的精”,常規業務和其他業務“干得了”“管得住”,提升班組核心能力。
以班組建設目標為引領,聚焦核心業務、隊伍建設、效益效能和綜合統籌四大方面,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培養新時代生產技能人員隊伍,推動班組核心業務回歸,切實做到“讓基層肌體健康,激活員工干事動力”,實現班組發展良性循環。
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是公司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必須聚焦核心業務,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攻堅,破難題、補短板、暢堵點,提升班組作戰能力。
一是優化專業班組設置和人員配置。組織各單位全面梳理班組設置和人員配置現狀,下發“各單位階段性指導用工方案”,編制班組情況分析報告、班組設置與人員配置優化方案;優化各類班組25個,包括減設(歸并)班組22個,增設班組3個;按照超員向缺員、機關向基層、城區向偏遠的原則,引導管理技術人員向核心業務(專業)班組流動49人。繼電保護、電氣試驗、通信運檢核心班組人員配置率分別達到了120.69%、121.74%、123.68%。
二是認真編制核心業務回歸方案。針對班組類別、業務類別、業務內容、能力要求、技術含量等七個維度,梳理歸并班組業務1258條,核心業務920條。結合梳理情況,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先急后緩”原則,各專業部門、人資部、基層單位歷經8輪研討,完成各專業“一縣一策、一班一策”核心業務回歸和提升實施方案。
三是積極推動各專業核心能力提升。運檢專業突出學工結合,組織46名班組成員深度介入輸變電工程開展“全鏈條”培訓;對縣公司開展技術“扶貧”,組織縣公司青年員工到輸、變電運檢分公司跟班學習,有力強化了縣公司運檢力量。配電專業結合配網重點工作任務,開展現場實操、診斷分析、無人機等專項培訓;開展10千伏配網帶電作業技能競賽,以干代練、以賽代練。營銷專業成立國網同期線損百強創建攻堅柔性團隊,以持續性指標培訓實現指標提升;編制下發《網格員微信群服務行為指引》,規范各供電所(服務站)網格員的服務行為,著力打通服務客戶的“最后一公里”。建設專業依托昊朔科技110千伏變電站工程培育“自己干”班組,117天建成投產,踐行了“方案最優、投資最省、速度最快、服務最好”的建設承諾;開展標準化現場創建和急救消防現場觀摩,狠抓作業層班組建設。督導各在建工程加強e基建信息系統應用,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現場管控。全面應用深基坑一體化裝置、巖石錨桿基礎等創新工法,持續推動“機械化換人、智能化減人”。
班組人才隊伍是班組的核心能力,關系到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的成敗,加強班組建設,就必須遵循精準施策、有序推行原則,在打造高素質和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上下功夫,全方位培養人才和激勵人才。
一是不斷拓寬成長通道。組織工匠首聘工作,市縣兩級共計66人被選聘為各級職工工匠、供服職工工匠;把職員、工匠、供服工匠請上臺、談成長、曬業績,籌劃“‘匠’心獨運,‘職’等你來”專題宣傳6期,聯合工會組織工匠勞模先進事跡宣講3期,在班組長輪訓、新員工培訓期間專題安排工匠事跡報告,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有舞臺”的典型示范效應;充分發揮職員工匠人才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剛性要求職員工匠必須帶徒,徒弟出師評價結果納入職員工匠聘期考核。
二是配齊配強技術骨干。各單位共配置主任工程師17名,覆蓋率達100%;開展“一長三員”選聘工作,將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安全等級、工作負責人年限等要素作為“一長三員”公開競聘前置條件;技術員優先選聘年輕高學歷優秀骨干,安全員優先選聘五年及以上工作負責人經歷人員,公司各單位共選聘技術員219名、安全員199名。
三是有序推進員工培養。開展首批優秀干部員工掛職鍛煉“蓄水池”工程,上掛10人至機關本部,增強基層班組長專業管理能力,下派21人至偏遠供電所,強化本部專責基層實戰經驗,有效促進人才隊伍的縱向交流和多元流動。實施“瞪羚”新員工培養工程,圍繞作風培育、通用知識、基本技能、輪崗學習四大環節,培養出一批“懂知識、會實操、作風正”的新員工。啟動為期一年的“堰苗”青年員工培養工程,生產專業由調控中心牽頭,與其他單位相近專業崗位組成一個輪崗循環;營銷專業由營銷運營中心牽頭,與其他單位相近專業崗位組成一個輪崗循環[1]。每個輪崗期結束后,牽頭單位分別對輪崗人員開展工作鑒定。
四是扎實開展崗位培訓。結合“班組建設年”活動要求,在提升一線班組員工核心能力上狠下功夫。歷時一個半月,應用本部基地、鄖縣基地、丹江基地同步開展調控、輸電、變電、配電、營銷、信通六大專業鑒定培訓18期、1807人天;組織5期班組長培訓,輪訓課程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公司屬各單位274名班組長分批參加,培訓組織、策劃工作得到省公司專家組充分肯定;針對十堰供服職工技能水平偏低這一現狀,以冬訓暑訓為契機,連續三年打造“供服專項提升季”,讓供服新老員工盡享“培訓福利”。在班組長輪訓期間開設“雙碳”線上課程,聚焦實現“雙碳”目標任務,深入解析國網公司“雙碳”策劃、行動,4655人次參培。
效益是公司生存的根本,班組承載著公司重要的生產任務和經營責任,公司的效益最終要通過班組來實現。班組建設以效益提升和價值創造為出發點,以優績優酬為導向,持續提質增效,筑牢公司發展基石。
一是加強班組預算管理。以“滿足班組需求、力促業務回歸”為目標,率先上線班組預算管控系統,在線流程審批和預算數據流轉,供電所(服務站)日常生產經營活動費用支出情況實現線上全口徑閉環管理;2022年公司三級內模市場“6·30”按期上線、194個交易主體實現“班組全覆蓋”,以財務預算撬動業務提升,有效激發基層班組創效活力。
二是完善班組績效管理。推進班組績效月度考核、月度兌現,公司屬各班組績效月考月兌覆蓋率達100%;持續深化原有“目標責任制”+“工作積分制”班組績效考核體系,開展2022年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履責能力和工作業績、供電服務獎懲操作規范等專項績效考核并即時進行獎勵兌現,落實優績優酬,實現薪酬待遇和履責能力相匹配;出臺供電所(供服職工)專項績效考核方案,強化配電、營銷、供指等專業部門對供電所的垂直管理,做實做強做優供電所,持續提升供電所管理水平。
班組建設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須綜合統籌,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釋放最大的效益效能。通過加強班組制度建設、文化建設、數字建設,落實重要工作舉措,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切實賦能減負。
一是強力督導,確保措施落地落實。建立班組建設各級領導掛點包保、工作質效月度考核、紀檢審計專項監督的閉環管控機制,對重點工作跟蹤督辦;依托周例會、月管會、專業會、培訓班等平臺實時宣講班組建設相關政策和工作要求,將班組建設工作質效納入月度組織績效考核,確保“班組建設年”活動落實落地[2]。
二是文化滲透,深化班組文化建設。扎實開展黨建引領班組建設工作,深化班組學風建設,在班組層面實施“紅領·專業尖兵”專項行動,引導班組黨員懂專業、講專業,階段性總結黨建引領班組建設工作成效,在班組層面打造“供指娘子軍”“電纜美容師”“紅領電管家”等班組文化名片,形成“合理化建議本”“工藝流程作業指導書”等班組文化實踐成果。
三是數字托舉,全面推廣數字建設。圍繞數字化班組建設,進一步提高班組標準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組織中臺同源維護、數字化應用平臺培訓16期、590余人參培,努力營造數字化轉型工作氛圍,推進數字素質建設;組建公司大數據應用和RPA攻關服務柔性團隊,完成11個RPA工具的研發,實現五個專業10個RPA工具應用,在鄖縣柳陂所和鄖西夾河所部署專機開展試點試用。
四是協調推進,促進班組減負增效。采取南北分區的方式開展基礎資料梳理工作交叉互查,督導基層單位對檢查發現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加強對基層員工關心關愛力度,組建東風、丹江、竹山、竹溪、鄖西5家基層單位“520心靈加油站”,公司獲評省公司第一批達標“520心靈加油站”候選單位;完成10期職工代表巡查《一線視點》工作,并重點對曝光問題進行整改和督導。
通過持續賦能、精準施策,不斷推動班組核心業務回歸。運檢專業今年以來,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覆蓋率由23.1%提升至68.2%,核心業務自主實施率由49.2%提升至92.3%,技改大修核心項目自主實施比例由不足5%提升至25.5%;配電專業實現縣公司配網帶電作業班組全覆蓋,年內已自主實施帶電作業1145次,配網帶電作業量同比上升47.17%;營銷專業截至10月底,網格微信群客戶入群率達到86%,客戶服務滿意率達到97.83%,全省排名第一。
通過不斷擴寬成長通道、加強班組績效管理、營造班組干事氛圍等舉措,激發了員工“想干事”的主動性、積極性;應用有序推進員工培養、扎實開展崗位培訓等方式,不斷錘煉員工技能,培養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通過優化專業班組設置和人員配置、加強班組預算管理、全面推廣數字建設等手段,給員工創造了發揮能力的大舞臺,讓員工能干事干成事。丹江均州供電所、開發區茅箭供電所成功入選國網同期線損百強供電所;公司2個RPA項目入選省公司基層數字化建設發布會RPA精品成果應用案例[3]。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以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為目標,聚焦核心業務、隊伍建設、效益效能和綜合統籌四大方面開展了提升行動,取得了較大成效。該模式抓住關鍵點,分析核心業務,編制核心業務回歸方案,推動核心業務回歸;找準切入點,從人員配置和培訓培養兩方面推動基層隊伍建設;把握著力點,關注效益效能,以班組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提高班組質效;選好結合點,綜合統籌文化建設、數字建設、減負增效等各方面工作,全力推動班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