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坡 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而國有企業黨支部黨建工作是生產經營的行動指南,生產經營又是國有企業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二者相輔相成,彼此補位,互融互通[1]。《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是指導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基本依據,也是深化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科學指引,為做好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2]。基于此,我們必須要深刻理解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內在緊密關系和重要意義,按照黨建全覆蓋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堅持“四同步”,實現“四對接”,促進黨的領導與生產經營開展的有機統一,真正使“四個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努力使黨的建設工作發揮鑄魂領航作用,進而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中追求內心幸福、實現人生出彩。
1.“雙向融合”是堅決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3]。國有企業要想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做好黨建工作不僅可以為生產經營提供正確政治方向,而且也可以為生產經營提供組織保證,黨建工作只有融入國有企業的發展實踐中,融入員工薪酬福利改善和良好發展愿景中,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提高員工的凝聚力,提高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證企業員工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永葆政治本色。
2.“雙向融合”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內在要求。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做好“雙向融合”工作有助于破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擰成一股勁,將黨建工作轉化為生產經營的實踐力量和行動能力,引領員工積極向上,爭先進位,爭優創牌,培育主人翁精神,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當好生產經營的好幫手,全力推動國有企業提質增效“再升級”。為此,我們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筑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把強化黨的領導貫穿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為企業改革發展凝心聚力、共謀發展。
3.“雙向融合”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選擇。密切聯系群眾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基礎性工程。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人民群眾是共產黨人的依靠,是我們黨的基石與源泉。做好“雙向融合”工作有助于引導企業員工正確處理好自身價值實現與國家需要之間的關系,有效化解國有企業內部矛盾,培養員工陽光心態,增強廣大員工的社會責任感與國家使命感,引導企業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勇挑重擔、勇當先鋒,筑牢黨執政深厚根基,奮力書寫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4.“雙向融合”是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現實需要。體制是管理的基礎,是管理賴以生存的基礎,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和實施無疑是國有企業科學管理得以實施和管理效能得以實現的關鍵要素。做好“雙向融合”工作既是深刻認識新形勢、新任務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加強國有企業黨支部黨的建設質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變為企業改革發展的競爭優勢、市場優勢、品牌優勢的必由之路,也必將促使國企釋放出巨大能量和綻放出新時代璀璨光芒。
5.“雙向融合”是夯實企業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堅強基石。如果黨建工作脫離了生產經營這個根本,就會導致言之無物、空言無補;反之,如果生產經營離開了黨建工作這個生命線,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只有把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中,把穩黨建“方向盤”,推動形成優勢互補,才能綻放出更加耀眼的時代風采。推進黨建和生產經營“雙向融合”,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建的“法寶”作用,引導員工珍惜崗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立足自身,服務群眾,牢固樹立“先有融入、后有作為,唯有融入、才能作為”的意識,讓黨建引領推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
結合國有企業黨支部承擔任務的特點、性質和類型,聚焦發展戰略目標、改革攻堅任務和重點產品研制,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提高雙向融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雙向融合”貫穿始終,積極破解部分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唯有此才能凸顯黨支部在思想政治引領上的主體作用,才能把牢企業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才能總攬企業發展的全局,才能貫徹執行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而推動黨建與經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4]。
1.積極探索實行“黨建+N”工作新模式。構建以生產經營關鍵指標(KPI)為對象,梳理本單位完成生產經營指標的風險點,作為黨支部和黨員攻關的切入重點,探索開展“黨建+隊伍建設”“黨建+制度建設”“黨建+業務能力建設”和“黨建+作風建設”等新模式,推動國有企業黨支部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融并進、同向發力、兩翼齊飛,努力為國有企業中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證。
2.共學共建活動。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結合實際在上下工序、業務聯系緊密、專業技術相關等內、外部單位黨組織之間,搭建雙向融合平臺,通過聯合學習教育、聯合攻關難題、聯合組織生活等方式,定期組織黨員骨干開展技術交流、業務對接、思想溝通、問題協調等活動,形成“相互聯系、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拉近與內、外部單位黨組織之間的距離,真正提高黨支部的履職能力、帶動能力和創新能力,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完成好全年各項科研生產任務。
3.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隊。黨支部針對科研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急難險重任務,貫通“黨建引領”和“經營效益”兩個維度,大力推進勞模支部“雙創雙提升”工程,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隊、技術攻關組等引導黨員主動擔責、勇于負責,打造黨支部“紅色引擎”,集聚黨員“硬核力量”,引導廣大黨員在國企改革、安全發展、科技創新和志愿服務上帶頭當先鋒、挑大梁、打頭陣[5]。圍繞急難險重任務領域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探索“揭榜掛帥”進行集智攻關,在急難險重任務和關鍵崗位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真正讓黨員的行動突出“先鋒”作用,盡顯黨員風采,讓助推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加速器”作用和助力員工成長進步的“加油站”作用更加強勁,以常態化的黨建攻關項目,培養一批技術過硬,作風過硬,能力突出,能高質量發展的黨員骨干,進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4.共產黨員先鋒項目工程。結合單位承擔的產品研制、生產服務、管理創新等關鍵項目或專項任務,打造“支部深入工程,黨旗飄在陣地,黨員沖在火線”的“黨建+工程”工作新機制,組織黨員骨干圍繞完成任務開展立項,明確攻關內容、節點和完成標志。加強黨員項目工程實施的資源保障,發揮黨員作用,堅持“項目推進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將“戰斗堡壘”筑在每個項目工程的最前沿,把黨員干部工作干勁和爭先進位“精氣神”轉化成為“找差距補短板,抓項目促落實”的強大動力,切實助推項目建設,確保各項任務按照計劃節點如期完成[6]。
5.黨員骨干開展帶著課題下基層活動。堅持“帶著課題下基層,尋找思路促發展”的引導理念,用好共產黨人克難制勝的法寶,由黨支部牽頭組織黨員骨干圍繞關鍵瓶頸,開展重點攻關課題立項、推進、管控和總結提升工作。同時積極探索開展“支部黨建帶課題”深度融合載體,把崗位當戰位,把職業當事業,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為黨旗增輝,為時代添彩,真正實現“黨建﹢”為科研生產蓄勢,推進產品交付效率提升,在奮斗中鐫刻下屬于每位黨員自己的時代印記,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6.全面深化“質量月”主題黨日活動。生產質量水平代表著一家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為此,我們要以每年9月份開展的“質量月”活動為契機,通過質量觀大討論、專題黨課、現場警示教育、黨員崗位承諾、質量標桿選樹、培育誠信文化等方式,引導激勵企業和員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加強質量管理,提升品牌意識,實現從注重規模和數量向注重質量和效益轉變,讓質量成為促進國有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努力做誠實守信的優質企業。
7.其他活動載體。鼓勵國有企業各黨支部結合新時代的形勢任務和工作特點,按照“創新促發展,特色激活力”的工作思路,以開展“星級黨支部”創建為載體,積極探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路子,開展靈活多樣、具有實效的特色黨建活動,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不斷提高黨建工作價值創造能力,加強黨建工作的活力,通過黨建賦能,有效推動其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切實發揮其在關鍵時期、緊要關頭和重大任務面前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
國有企業黨支部必須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利用合適的載體,采取有效的措施,聚焦科研生產經營活動開展工作。在編制企業發展規劃時,一體化推進黨建工作研究,從一開始就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四同步”,有效激活黨支部的內生動力,狠抓制度落實,注重工作實效[7]。在“雙向融合”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使之成為黨員教育、服務職工、實踐鍛煉的“大熔爐”,保證公司上下“一盤棋、一顆心、一股勁”,讓公司永遠成為全體職工的主心骨,在面對各種風險和國內外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引導全體干部員工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1.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謀劃。選優配強支部班子,將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的業務骨干遴選為黨支部委員,探索實踐適合企業特點的“雙向培養”機制。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努力做到“思想領先、學習領頭、行動領跑”,全面推動學習進車間、進班組、進頭腦,盡全力做到核心骨干是黨員、關鍵崗位有黨員、緊要關頭見黨員。突出抓好國企發展史的學習宣傳,強化系統思維,注重融合合力,通過思想認識融合、規劃決策融合、流程標準融合、考核評價融合、支撐體系融合,增進黨建與生產經營交融互促、良性互動,實現從點到面,從“相加”到“相融”的全方位戰略融合新突破,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真正地使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由“兩只筷子”轉向為“一根麻花”,確保國企黨支部“壓艙石”的作用更加凸顯。
2.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部署。要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企業精神培育、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強化雙向融合載體規劃,以載體為抓手,探索打造“移動課堂”,實現在職黨員干部學習全覆蓋,努力實現在思想上解疑釋惑,在精神上解憂,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壓,引導黨員時刻銘記身份,爭當職工群眾學習的好榜樣,讓黨支部的組織力更加堅強,讓員工的士氣和工作激情更加高漲,努力構建黨建與經營雙融雙促新格局。堅持黨建工作、年度重點工作、生產經營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等“一攬子”部署、“一體化”推進,嚴肅查處“靠企吃企”問題,最大限度地壓縮權力設租尋租空間,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走深走實,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全體員工謀幸福,唱響譜寫國資國企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3.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推進。讓黨建工作成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導航儀”,成為項目建設大提速的強大“助推器”,不斷增強黨支部內涵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并將黨建制度體系的優化完善、企業的運營機制、內部管理特點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在設計、規劃和推進基層黨支部工作時,一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及時建立、調整、充實黨的基層組織,切實推進陣地建設。認真履行黨支部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工作例會制度,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力爭找到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相結合的目標,使黨建工作深度融合、高效聯動,使黨建工作滲透到經營管理、安全生產、企業發展、服務職工、傳播國有企業好聲音等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努力使黨建工作從“活力”到“動力”,從“軟實力”到“硬支撐”的華麗轉變,從而提高黨支部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以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為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8]。
4.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考核。國有企業要始終堅持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企業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支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實施黨建與生產經營雙向考核評價機制和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黨建工作納入企業經營總體考核指標,每年開展基層黨組織黨建目標責任和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兩類”考核,建立環環相扣、科學實用的監控評價系統,充分利用考核評價的“指揮棒”功能,明確目標,責任到人,落實到崗。堅定理想的“主心骨”,增強黨性修養,筑牢信念的“壓艙石”,弘揚實干精神,提高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質量,努力鍛造一支新時代的“鐵軍”隊伍,促進黨建工作從“干好”到“高質量”,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升黨建價值、凝聚發展合力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國有企業發展的主旋律。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積極主動適應黨中央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準確把握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一體兩面”、融合共促的特點,把開展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五星級黨支部”創建和全面推行黨員“先鋒指數”評價管理等工作作為提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的有效抓手,積極大膽探索新時代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載體和新舉措,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黨支部是黨延伸到基層的神經末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直接組織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對于統一企業內部思想,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共進企業文化,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雙向融合所產生的利益,迸發出的生機和活力,必將助推國有企業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展現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