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漫
“這篇小說同我以前的作品相比有一些變化,主要是不那么“硬”了,重點放在營造意境上。
不要被開頭所迷惑,它不是你想象的那種東西。我不敢說它的水準高到哪里去,但從中你將看到中國科幻史上最離奇最不可思議的意境。——劉慈欣”
乍聽書名,《鄉村教師》不像是一個科幻故事。
鄉村故事如何與科幻產生連結?一邊是偏遠的中國西部鄉村,一邊是浩瀚無垠的宇宙;地上是難以從厚重的黃土中抬起頭的現實,天外是波瀾壯闊的宇宙圖景。融合雙線敘事和獨到的切入點,劉慈欣寫出這本“最離奇”的科幻小說。
“教師”這種地球職業在漫長的人類進化中扮演什么角色?讀完這本書,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這就是劉慈欣的現實主義科幻。
“同籠罩著這偏遠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像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蠟燭。”
《鄉村教師》中,身居窮鄉僻壤的鄉村教師李寶庫堅守著教書育人的信念與承諾。但他很快發現,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愚昧落后。
李寶庫病倒后,發現窗戶外的火光。走近發現,孩子們正在為他燒去病符咒。
李老師痛恨自己所處的環境,痛恨麻木不仁又愚昧的村民,他唯一的愿望就是通過知識把孩子們送出去。
村里搞包產到戶,有了唯一一臺拖拉機,結果為了“公平分配”,村民們將它拆成了碎片。后來又一次,村民將別人支援的潛水泵和柴油機換了一頓酒席。
在貧窮愚昧的現實中,李老師是微不足道的火光,這是第一重對比。
“那條由變色恒星組成的紅帶,如同一道一萬光年長的血潮,向碳基聯邦的疆域涌來。”
另一邊,是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宇宙大戰。
為了在戰爭中快速獲勝,硅基帝國利用恒星的能量打開了蟲洞,進行時空蛙跳。
在最著名的一次戰爭中,碳基帝國贏得了勝利。為了制止硅基帝國再次蛙跳,碳基聯邦決定建立一條五百光年的隔離帶,而隔離帶中的恒星將被摧毀。
摧毀隔離帶行星前,碳基帝國議會決定采用文明甄別。出乎意料的是,地球命懸一念之時,面臨考驗的不是英雄,而是一群鄉村孩子。
宇宙文明甄別的強曝光和一群不曾仰望過星光的孩子,這是第二重對比。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聽起來像神話。”
令碳基議會震驚的是,地球文明這樣低級別的星球,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靠后天獲得。
卻擁有巨大的力量。
充當地球孤獨進化的知識傳遞關鍵原子的,就是教師。
教師僅僅是地球進化中一個孤獨的原子,卻是后天傳承的重要一環,這是第三重對比。
但很多時候二者融合,呈現出忠實于原著文本和意境的現實主義科幻風格。
《超體》中,諾曼為生命生存的意義給出過一種答案,那便是傳遞知識。我們不能天然地擁有知識,但是我們能教與學。教師作為知識傳遞的原子和媒介,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但那個夜晚,李寶庫不知道自己拯救了整個人類。他想拯救的不是全人類,而是想讓這些鄉村孩子走出蒙昧的大山,呼吸更為新鮮自由的空氣。
(摘自微信公眾號“后浪”)
364050033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