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兵,吳旭乾,孟明翔,金學平,吳雨龍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環境與生化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430205;武漢市藥物增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430075)
自2019年首批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更名職業大學以來,中國職業教育以昂揚姿態進入了本科時代。職業本科的到來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其催生的新技術、新工藝對技術技能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為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主動服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發展,提高所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的層次。因此,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國家明確將“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作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的重要舉措[1],職業本科成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新成員。
現階段,中國職業本科辦學主體主要有2個來源:一是一些辦學基礎較好的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大學開設本科試點,二是高職院校和獨立學院合并為職業大學開辦職業本科。職業教育類型特點決定,高職升本絕對不是簡單地把高職專科學制延長一年,更不是普通應用型本科的復制[2]。對高職來說,升本是形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內涵。質量始于目標,科學準確地制定并實現職業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中國初生的職業本科面臨的重要課題。不管是何種形式誕生的職業本科,首先要確定既符合職業教育特色,又滿足高層次人才需求,且具有可實現性的人才培養目標。
就人才培養目標本身而言,它是基于人的發展現狀和社會發展需求而對人才培養的應然價值作出的理性判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指向。一直以來,根據高職專科生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培養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的工作場合和崗位是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工作內涵是將成熟的技術和管理規范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和服務,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上堅持“理論夠用,重在技能”。職業本科是職業類型教育體系框架中的新成員,從招生來說屬于本科批次,生源有著較專科更好的專業文化基礎,有利于在理論基礎上更好的塑造,為創新創造做準備;從社會需求來說職業本科應服務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接新職業,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能適應崗位群新業態的中高層管理和跨崗位工作,這類人才應“理論扎實,技能突出”。
基于對職業教育認識的正確回歸和社會人才需求的精確細分,近年來對于職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研究觀點基本趨于一致,比如,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王興[3]提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應培養作為“技術人”“職業人”“完整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提升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突出“應用性”“層次性”“創新性”和“復合性”;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方澤強[4]認為,職業本科應培養“將理論轉換成具體的操作構思或產品,并組織實施和指導生產實踐”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即技師、高級技師,具備創新性、復合性、行業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王博[1]認為,職業本科與高職專科相比,其專業對接的職業崗位和崗位群發生了上移,培養定位應瞄準高端性、復合性、創新性;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伍紅軍[5]則認為,職業本科主要培養面向行業產業的高端領域的具備新技術應用與應用技術研發能力人才,即技術工程師;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頡林等[6]認為,職業本科主要培養能解決企業實際技術問題、會創新工藝改進技術、會進行復雜操作、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學者們通過比較職業本科和職業專科的就業面向和應然價值,普遍認為,高職本科培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應具備“復合、高端、創新”的特性,并對創造能力有更高要求。
人才培養目標是國家、學校、專業對人才培養應達到的基本規格和質量標準的預期,受國家政策、教育規律、辦學條件的約束。因此,為了科學準確地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必須綜合考慮政策導向、社會需求、辦學基礎及生源質量等影響因素。
依法治教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起步較晚,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和相關立法工作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對于初生的職業本科,準確把握法律法規及職業教育相關規定對職業本科的層次和類型特色作出的具體要求,是準確定位職業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在2021-06-07的修訂草案中明確職業教育的定位,規定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首次提出“職業高等學校”的說法。結合二者,可以從層次高度和職業特色上定位職業本科人才培養基本規格。
2021-01教育部出臺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更是對職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作了具體要求,指出“應突出知識與技能的高層次,使畢業生能夠從事科技成果、實驗成果轉化,生產加工中高端產品、提供中高端服務,能夠解決較復雜問題和進行較復雜操作”。具體到每一個職業本科專業,它的高層次就體現在“結合行業、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新業態”上。
綜合上述政策導向,在設定職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時,要基于充實的專業知識理論、較強的技術技能水平,針對中高端業態,著重培養“能夠解決較復雜問題和進行較復雜操作、從事成果轉化和新技術應用,并能開展初步研究”的能力。
社會需求導向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滿足社會需求是職業院校開辦專業的出發點,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是其開辦專業的落腳點。
職業本科教育的就業面向決定,弄清行業企業對本專業學生的具體素質和核心知識技能要求,是針對性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是架構課程體系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性工作。確定職業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首先要開展廣泛的行業企業用人需求調研,摸清人才市場對于專業素養和技術技能等的具體要求。進入21世紀來,在信息技術帶動下,各行各業通過“互聯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大量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層次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本科一誕生便肩負著這類人才的培養重任。
員工的忠誠度和勞動素養是企業用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一直以來,高職專科畢業生普遍受企業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能在生產服務一線吃得苦、沉得住、干得久,而職業本科生由于學歷層次的提高難免會出現好高騖遠、自我定位不準的問題,因此在教育中除了注重理論知識和高層次技術技能的培養之外,還必須加強勞動教育,培育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職業本科雖是本科層次,但培養的仍然是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勞動者,應使學生增強職業認同感和勞動自豪感,培育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樹立“體認勞動不分貴賤,任何職業都很光榮、都能出彩”的正確勞動觀。
辦學基礎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把學生從“進校態”培養到“畢業態”的基本保障,脫離辦學基礎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空中樓閣。辦學基礎既包括辦學的硬件條件,也包括辦學的理念基礎和軟實力。職業本科教育由于實訓教學占比大、實訓條件要求高,在硬件投入上通常比普通本科教育更大,辦學成本更高。現階段中國職業本科辦學主體有著不同來源,來源的多樣性決定了其辦學基礎客觀上的差異性,如表1所示。

表1 職業本科院校辦學基礎比較
為了規范職業本科學校的設置條件,2021-01,教育部結合各地職業教育的辦學實際,已研究制定了《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設置標準”),從辦學定位、治理水平、辦學規模、專業設置、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基礎設施、辦學經費9個方面,對職業本科辦學基礎提出了明確要求。2021-06,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專訪中談到今后職業本科的來源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獨立學院與優質高職教育資源合并轉設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優先考慮“雙高計劃”建設單位與獨立學院合并轉設;二是符合條件的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在一段時間內,職業本科學校仍然會有不同來源。設置標準是現階段職業本科的起點,針對不同來源的職業本科,先天性條件的差異,需要通過持續的融合與提質來完成“職業本科化”,加強創設優質辦學條件,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做好保障。
生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近年來由于生源緊缺,高等職業院校招生由普通高考發展成了普通高考、單獨招生、技能高考等多途徑。不同途徑生源在思想道德、文化基礎、學習動力、動手能力上均存在較大差異,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時,需設定差異化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為了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在中考開始分流,職業高中招生比例將大幅提高,與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大致相當。今后職業高中將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最主要生源,技能高考將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招錄途徑。
從已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的2018—2020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來看[11],職業本科的錄取分數線比升本前的專科錄取分數線提高了150~200分,生源的質量獲得大幅提升。雖然,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生源質量處于弱勢的地位一時難以改變,但隨著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職業本科帶來的層次效應,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在逐步提升,職業本科培養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的生源基礎在不斷優化。受地理區位、辦學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學校錄取分數存在較大差異也是不可避免的。各職業本科高校應始終把生源質量作為設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參考,把不斷提高生源質量作為提升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自變量。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生的職業本科肩負著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任務。何為高層次高職本科技術技能人才?學者們普遍認為應包括“復合、高端、創新”等特性,技術與科學復合、知識與技術復合、技術與技能復合、技術與工程復合,對接行業產業的高端業態,創新創造能力突出。職業本科在制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時,既要考慮符合高層次要求,又要具有可實現性。因此,辦學主體必須綜合考慮政策導向、社會需求、辦學基礎及生源質量等影響因素,錨定職業本科的應然價值,把握人才市場需求,根植自身基礎,創設優質條件。能否把職業本科辦成國家、社會理想中的本科,獲得較高的社會認同度,需要動態地、發展地、向好地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好職業本科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