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孟明哲,侯繼梅
(焦作市人民醫院1泌尿外科,2護理部,河南 焦作 454002)
前列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目前仍然以手術治療方式為主,但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術后常會出現各種并發癥,甚至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給予前列腺手術患者圍術期優質的臨床護理十分關鍵。既往針對前列腺手術患者圍術期開展常規護理雖具有一定效果,但該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具有片面性,難以滿足臨床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路徑也開始在各類手術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手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前列腺手術患者。納入標準:①均為我院收治并行前列腺手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②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等;③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智力異常無法正常溝通;②非自愿參與研究。隨機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90例。對照組年齡55~69歲,平均 (57.56±2.17)歲;研究組年齡55~70歲,平均(57.30±2.65)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入院進行健康宣教、術前檢查及手術準備,術后進行病情觀察、飲食指導以及用藥指導,出院時進行康復指導并叮囑患者定期復查。研究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如下: (A)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科室主任與護士長分別擔任組長與副組長,組內成員在組長的指導下查閱文獻、收集前列腺手術的各種臨床護理資料,結合科室現有條件與患者病情,進行討論、分析,總結出貼合臨床實際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表單,包括病情評估、護理計劃、檢查方法、治療措施、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出院指導與隨訪。 (B)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實施:入院后,責任護士向患者發放臨床護理路徑表,并按照路徑流程逐步開展護理工作,每項完成后均進行記錄。①手術前:入院第1天,向患者介紹管床醫生、護士、疾病知識、醫院環境,進行安全宣教、術前檢查準備等;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焦慮評估及心理護理和疼痛教育;術前12 h進行灌腸、術前用藥及床上排便訓練等準備。②手術日:囑咐患者及家屬手術相關注意事項,結束手術返回病房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對并發癥征兆進行預先處理,另對患者進行進食指導,護理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組長或副組長匯報,及早開展正確處理措施,降低患者風險程度。③手術后:術后1~3天進行疼痛干預,為患者講解留置尿管和膀胱沖洗注意事項并進行飲食、藥物及傷口護理指導,針對存在負性心理情緒的患者需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術后4天后可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開展早期功能鍛煉,嚴控鍛煉程度與時間,鍛煉的強度、頻率以患者自身耐受度為準。④出院日:出院前1天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包括用藥、飲食、復診、自我保健指導等,并囑咐患者定期復查。⑤出院后隨訪:確定隨訪日期,以電話或微信等方式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病情變化與恢復情況,及時提供相應的指導,促使患者病情持續性改善。
1.3 評價指標①記錄兩組的相關手術指標(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并進行比較;②統計兩組的術后并發癥(電切綜合征、膀胱痙攣、尿失禁、術后出血、術后感染等)并比較其發生率;③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得分>80分為滿意,得分60~80分為基本滿意,得分<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手術指標比較研究組的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手術指標比較(±s)
住院時間(d)研究組 90 39.30±6.37 5.65±1.34 7.68±1.24對照組 90 44.36±3.68 6.57±1.09 8.38±1.29 t值 6.525 5.053 3.711 P值 <0.01 <0.01 <0.01組別 n 膀胱沖洗時間(min)留置導尿管時間(d)
2.2 兩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89%,低于對照組的22.22%(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8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前列腺疾病有兩種情況需要手術治療,一是前列腺癌,二是前列腺增生,目前常用的前列腺增生治療方式為經尿道口前列腺電切術,但該術式術后常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康復[2]。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前列腺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十分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方式之一,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3],保證護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前列腺手術患者圍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改善術后指標,縮短住院時間。惠丹[4]的研究結果顯示,前列腺電切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案的術后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應用常規護理方案的患者。分析原因在于,臨床護理路徑將護理過程細節化、標準化、階段化,相比常規護理更具針對性,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護理工作;同時,臨床護理路徑將護理內容詳細、具體地呈現給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治療的配合度,促進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亦顯示,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89%,低于對照組的22.22%(P<0.05),表明圍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助于保障手術治療效果。張鼎等[5]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溝疝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3%)低于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13.3%),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中,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和取得的效果獲得了絕大多數患者和家屬的認可,這對于后續工作的開展具有指導價值。王茂蓮等[6]的研究認為,圍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醫患、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以改善前列腺手術患者的手術指標,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