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蔚明,葛曉丹,肖慧蓮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廣州 510180)
手術過程中護理質量管理是圍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安全、手術效果和術后機體康復[1]。建立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應用護理質量指標對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進行持續監控管理,能減少手術護理不良事件,降低患者手術安全風險,減輕手術患者心理壓力,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至關重要[2]。本研究探討護理質量指標評價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月至8月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的10 217例手術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5 237例,女4 980例,年齡15~82歲,平均年齡(68±2.13)歲;選擇2020年1月至8月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的7 629例患者為實驗組,其中男4 020例,女3 609例,年齡15~82歲,平均年齡(67±2.32)歲。納入標準:患者符合??剖中g適應證要求;意識清醒,能準確溝通;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缺乏溝通理解能力,不同意參加本研究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按手術室護理常規進行護理質量管理。實驗組患者在做好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價,主要內容有:①由科護長、護士長、??菩〗M長等人員組成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小組,對手術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價。②質量管理小組參照上級護理質量指標管理要求結合手術護理質量特點、手術護理風險等擬定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庫[3],并確立手術患者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管理重點;③根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完善護理質量管理制度、護理質量評價流程,術前準備護理質量評價表、壓瘡護理質量評價表、病理標本登記本、管理質量評價表、手術器械物品清點登記表、手術患者物品交接質量評價表等資料。④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護理質量指標項目、質量指標評價方法和質量管理知識等的培訓;護理質量評價主要內容包括術前準備護理質量、患者身份信息正確率、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率、Time out核查落實率、病理標本管理質量、手術期壓瘡發生率、體腔異物遺留率、術中器械物品清點正確率,對評價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⑤當班護士對每位手術患者的上述護理質量指標情況進行監測和記錄,對手術患者護理質量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在早會交接班時進行反饋。⑥對發生頻次較高、高風險或系統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項質量整改,開展QCC質量活動持續改進手術室護理質量。
1.3 質量指標評價參照《護理敏感質量指標實用手冊(2016版)》[4]、 《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5]和手術患者護理質量安全特點擬定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指標[6],主要包括:術前準備護理質量、患者身份信息正確率、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率、Time out核查落實率、病理標本管理質量、手術期壓瘡發生率、體腔異物遺留率、術中器械物品清點正確率。指標評價方法:手術部位標識執行、Time out核查落實、體腔異物遺留、手術病理標本信息正確、手術期壓瘡按發生例數占總例數百分比進行評價;患者術前準備護理質量按項目護理質量評分表[7]進行評價,根據完成質量情況給予1~10分等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術前護理質量比較實驗組的術前準備護理質量評分、患者身份信息正確率、Time out核查落實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術前護理質量比較[±s,分;n(%)]

表1 兩組的術前護理質量比較[±s,分;n(%)]
Time out核查落實率實驗組 7629 9.71±0.27 7601(99.63) 7577(99.32) 7275(95.36)對照組 10217 9.69±0.35 10129(99.14)10123(99.08) 7815(76.49)t/χ2 4.3088 16.5245 3.0599 1190.9432 P 0.0000 0.0000 0.0802 0.0000組別 n 術前準備護理質量評分患者身份信息正確率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率
2.2 兩組的術中、術后護理質量比較實驗組的手術期壓瘡發生率、病理標本信息錯誤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體腔異物遺留率、器械物品清點正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術中、術后護理質量比較[n(%)]
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加強手術患者身份信息的識別、落實手術部位標識和切皮前的三方核查(Time out核查)管理,是保障醫師為患者正確進行手術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加強對手術患者的術前準備管理、術中體位管理、手術標本管理和手術器械物品管理質量評價,是保障手術醫師安全順利完成手術、保障手術患者平安度過手術期的關鍵措施[8]。開展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價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或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和提高手術患者手術期護理質量[9],同時也能夠提高手術室醫護人員的安全質量管理意識和護理質量管理能力[10],持續改進和提高手術護理質量。
本研究在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基礎上,建立和運用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對手術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加強對患者術前準備護理質量、身份信息正確率、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病理標本管理質量、體腔異物遺留、器械物品清點質量、Time out核查落實和手術期壓瘡的護理質量評價管理,能及時發現在質量指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也可通過質量指標變化使管理者清楚手術護理質量動態變化情況,為持續改進手術護理質量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術前準備護理質量評分、患者身份信息正確率、Time out核查落實率均高于對照組,手術期壓瘡發生率、病理標本信息錯誤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手術部位標識執行率、體腔異物遺留率、器械物品清點正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表明,開展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價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手術順利安全完成。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價可保障患者手術安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