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堅
(作者為磁縣政協三級主任科員)
我是2001 年初調入磁縣政協工作的,21 年來的人民政協情懷,滿滿充溢心中。
剛進政協時,我被安排在資料科任科員,但是在這之前,我并沒有從事資料工作,寫作水平也很一般,對政協資料工作更是一無所知。辦公室主任送給我《政協工作手冊》《政協知識與實踐》《公文寫作基礎》《鄉音》雜志等相關書籍、報刊,讓我認真學習。我從這些資料中,逐漸獲知了人民政協的地位、性質和職責,開始撰寫工作總結、匯報材料、調研報告等。政協領導更是親自教我調研報告寫作方法,一遍一遍地教我記錄重要觀點,如何補充修改,逐漸提高了我文字水平,也讓我時刻感到自己不足,產生本領恐慌,給自己增加學習動力。
2002 年,機關著手編輯《磁州文史資料》第三輯。綜合辦主任主抓這項工作,他認真教我收集和編寫文史資料,讓我學會并愛上文史資料工作。之后,我參與編輯了5部文史資料,還在《鄉音》雜志等報刊上刊登了11 篇文史類文章,在各類網站、媒體上發表了20多篇,宣傳了磁縣的歷史文化。正是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我的職務也從資料科員到資料科副股長、股長、四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
說到上下級政協和同級政協工作人員的關系,我感覺非常融洽。在這21 年當中,我多次給和省、市政協聯系,尋求幫助、指導,他們都非常熱情。因為資料對口的關系,我和市政協研究室主任聯系最多,在起草政協規章制度文件、報告、總結、領導講話時,經常給他打電話求助,他每一次都不厭其煩的向詳細解釋、指導,親自給我發參考文件。后來,我和市政協接觸多了,和其他專委會的領導、辦公室主任也經常打電話,每個領導都很熱情,力所能及地給我提供最大的幫助。因為我是一名民革黨員,在和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馬宏志認識以后,每次在市政協見到他,他都關心地詢問我的工作生活,給予指導和鼓勵,讓我感受不到一點兒和副市級領導接觸的壓力。
和省政協的接觸就要源于《鄉音》雜志社的老師和領導們了,第一次接觸還是在2006 年,因為我給《鄉音》雜志投了一篇信息稿,主編老師手寫一封信給我,說這個內容寫一篇信息分量太輕,應該寫成一篇反映磁州窯歷史的文章,并給我說了寫作方法。在他的幫助下,我以“千載不熄磁州窯”為題的文章刊登在《鄉音》雜志上。這之后,我每年都會給主編老師打幾次電話,請教寫作事宜。后來,通過鄉音雜志社幾次開會也跟其他領導、老師從認識到熟悉,《鄉音》的老師和領導也很熱情,跟他們打電話聯系也沒一點兒壓力。再后來,我有時直接和省政協研究室、文史委等部門聯系,要一些省政協資料、文史資料,請教一些問題,他們都熱情的給予解答和幫助,讓我感覺各級政協就是一家人,不管熟不熟,都會像朋友一樣幫助你。
在參加政協組織的協商座談會中,體會最深的就是民主氛圍很濃,每名委員都能暢所欲言,把心中真實想法說出來。比如2021 年11 月,我參與組織召開了一次教育事業發展調研座變會,會前制定方案時,我選擇了民辦、國辦學校校長、各學科普通教師等有代表性的政協委員參加。座談會上,每一名教師都談得很透,問題點得很準,建議也很中懇、實用,如有的老師提出放開磁縣在外縣教學的教師回調通道,利用社會書法協會、老教師、社會培訓機構的力量補充鄉村音、體、美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加強鄉村教育硬件、軟件建設、民轉公的平穩過渡等很多操作性很強的建議。教育局局長在會上對老師們提出的建議一一做了回答,我在會上認真做了記錄,會后起草了一份調研報告,得到縣黨政領導的肯定和批示。教育局局長在會后說,教師們所提問題反映了基層真實情況,建議切實可行,希望政協以后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座談會,可以讓教育局領導班子多了解基層老師的心聲,制定更好發展計劃,實施更好發展措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可以說一場座談會多方滿意,充分體現了協商民主優勢。
我在政協參加的每一次履職活動,都讓我體會到,政協的履職對促進各項事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深深的喜歡上政協,矢志為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