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HUANG Jian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柳州 545027)
當橋梁跨越長江航道時,由于長江航道船舶運輸頻繁,運輸量大,因此跨越長江的橋梁一般跨度較大,高度較高,考慮到兼顧受力荷載及大跨度要求,斜拉橋是理想橋型選擇。該類型橋梁不但跨度較大,而且橋梁受力明確,橋梁承載力大。目前斜拉橋梁體多采用懸臂拼裝法,梁體多為鋼梁。由于鋼梁重量較大,且斜拉橋索塔位于航道范圍內,因此鋼梁運輸是橋梁施工的重中之重。當航道水深滿足運輸條件時,可采用大噸位運輸船進行運輸,但當水位較淺甚至主墩位于灘涂地區時,傳統運輸方式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在某項目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施工中,針對橋址區域水深較淺,主墩位于灘涂地區的問題,項目部通過對周邊地形及地質條件進行調查,決定采用鋼棧橋兼做主橋鋼梁運輸通道,與船舶運輸不同,該運輸方式不受水深及周邊環境影響,可將鋼梁通過船只在航道中心位置提升至棧橋處,然后通過架設在棧橋上的運梁車進行梁體運輸。該方法不但克服了灘涂淺水地區運輸船無法運達的難題,而且提高了棧橋的使用率,降低了大噸位鋼梁吊裝的施工風險。同時減少了運輸船占用航道時間,減少了對長江航道的影響。通過現場實際使用,該運梁方式在灘涂淺水區域橋梁吊裝施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某項目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在常合高速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上游約2.3km處姑孰橋位跨越長江,跨江段采用巢馬鐵路+預留鐵路+城市快速路多通道合建的橋梁方案,跨江段總長9.799km。其中主汊航道橋為三塔三索面鋼桁梁斜拉橋,跨度布置為(112+392+2×1120+392+112)m=3248m。兩個主跨分別跨越和縣側長江灘地(即牛屯河邊灘)和主汊航道。
主梁采用鋼桁梁,橫向為三片主桁,縱向采用N形桁式,主桁間距2×15.5m,總寬度為36m。邊桁高15.5m,中桁高15.737m,節間距14m。公路橋面為正交異性板整體橋面,鐵路橋面采用箱桁組合結構。鋼梁標準節段采用2節間全焊設計,節段長度為28m,最重為1764t(E8-E9節段)。見圖1。

圖1 主橋橋跨布置圖
某項目長江公鐵大橋運梁棧橋中心線與橋軸線平行,分左右兩幅布置,兩幅橫向中心距31.0m。起始里程為DK49+956.193,終止里程為DK50+869.793,全長為2×913.6=1827.2m。橋跨布置:(1+15+2×15.1+2×15+14.97)m+0.06m+6×[(14.97+2×15+2×15.1+2×15+14.97)m+0.06m]+(14.97+2×15+2×15.1+12+13+1)m。
棧橋墩采用鋼管樁基礎,根據灘地高程分布及受力情況,分別采用φ820×8mm、φ820×12mm、φ820×14mm鋼管。鋼管樁為半敞口打入樁,樁底設一道豎向隔板以提高閉塞效,樁頂設“井”字加強形樁帽。非制動墩均采用單排樁,制動墩采用雙排樁。除提升站位置處制動墩鋼管樁縱向間距為5.0m外,其余制動墩鋼管樁縱橋向樁間距為3.0m,制動墩橫橋向每排布置3根鋼管樁,間距3.0m;除G4類墩外非制動墩橫橋向每排布置4根鋼管樁,間距2.5m。G4類非制動墩橫橋向每排布置2根鋼管樁,間距3.0m。除提升站處,其余制動墩均布置在每聯中間。樁間聯結系均采用2[20b型鋼。棧橋墩采用2層分配梁體系,其中上層分配梁均采用高1400mm箱梁。下層分配梁F2采用3HN700×300mm型鋼,分配梁F3與分配梁F5采用2HN900×300mm型鋼。見圖2。

圖2 運梁棧橋結構設計圖
3.1.1 運梁臺車自重
運梁臺車采用1800t移動臺車,整套1800t移動臺車總重72.8t,按運梁臺車運梁走行,實際輪位加載。
3.1.2 鋼梁自重
根據某項目長江公鐵大橋設計文件,鋼梁最大節段重量約為1800t。運梁臺車運梁走行時按臺車實際輪位加載,存梁時按抄墊位置加載。
3.1.3 其他荷載
①欄桿荷載:按人行道欄桿設計,作用于欄桿立柱頂上的水平推力標準值為:0.75kN/m;作用于欄桿扶手上的豎向力標準值為:1.0kN/m。
②人員通道荷載:2.0kN/m2。
利用Midas Civil軟件建立運梁棧橋有限元模型元(見圖3),鋼管樁、分配梁、主縱梁均采用梁單元。根據水深、鋼管樁規格、鋼管樁橫向布置不同,分別建立第一~第二聯處運梁棧橋模型,此時水深5m、φ820×8mm鋼管樁(制動墩)+φ1200×16mm及φ820×12mm鋼管樁(非制動墩);第二~第五聯處運梁棧橋模型,此時水深9m、φ820×8mm鋼管樁(制動墩)+φ820×12mm鋼管樁(非制動墩);第五~第八聯處運梁棧橋模型,此時水深5m、φ820×8mm鋼管樁(制動墩)+φ820×8mm鋼管樁(非制動墩);第八~第九聯處運梁棧橋模型,此時水深12.5m、φ820×12mm鋼管樁(制動墩)+φ820×14mm鋼管樁(非制動墩)。

圖3 棧橋整體模型圖
3.2.1 貝雷梁驗算結果分析
①貝雷梁強度驗算。(圖4)

圖4 貝雷梁應力計算結果圖
由以上計算結果圖4可知,貝雷梁所受應力為188MPa,最大應力188MPa<σw=273MPa。故貝雷梁強度滿足要求。
②貝雷梁擾度驗算。(圖5)
由以上計算結果圖5可知,下貝雷梁最大擾度為5.5mm,貝雷梁最大擾度5.5mm<f=L/400=22mm,故貝雷梁擾度滿足要求。

圖5 貝雷梁位移計算結果圖
3.2.2 樁頂橫梁驗算結果分析(圖6)
由以上計算結果圖6可知,橫梁的最大應力為79.8MPa,橫梁所受最大應力79.8MPa<σw=215MPa,故橫梁強度滿足要求。

圖6 橫梁應力計算結果圖
3.2.3 鋼管樁驗算結果分析
①鋼管樁強度分析。(圖7)
由以上計算結果圖7可知,鋼管樁最大應力均為13.5MPa。鋼管樁所受最大應力13.5MPa<σw=215MPa,故鋼管樁強度滿足要求。

圖7 鋼管樁應力計算結果圖
②鋼管樁穩定性分析。(圖8)
由以上計算結果圖8可知,鋼管樁反力為837kN。

圖8 鋼管樁反力計算結果圖
1)鋼管樁長細比。

③鋼管樁承載能力分析。
根據《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沉樁的單樁軸向受壓容許承載力:

鋼管樁參數:
鋼管樁采用外徑D=630mm,壁厚d=10mm;
鋼管樁樁底投影面積A=0.312m2;
鋼管樁周長U=1.979m。
土層摩阻力統計見表1。
不計地基承載力,鋼管樁長度按穿過淤泥層與卵石層,打入強風化花崗巖1m,打入深度共19.6m。

表1土層摩阻力統計表
鋼管樁單樁容許承載力:

由上面計算可知鋼管樁最大反力N=837kN<[Ra]=928.151kN。
承載力滿足要求。
鋼管樁測量定位采用全站儀前方交會法精確測量定位后,履帶吊機安裝振動打樁錘插打鋼管樁,振動沉樁,直至鋼管樁樁底達到設計標高。插打過程中應注意鋼管樁的垂直度,當發生傾斜時,應該及時糾正。鋼管樁對位完成后,慢速松鉤使鋼管樁在自重作用下插入土中。在此過程中,應隨時觀察鋼管樁偏位以便及時進行調整,待自重下沉穩定后,應觀測鋼管樁偏位,若超出規定要求,起吊鋼管樁重新對位。樁尖對準樁位,從兩個側面校正樁身垂直度,待其偏差小于1%時方可正式打樁。
鋼管樁平面位置及垂直度調整完成后,開始振動下沉。依靠振動打樁錘的振壓力將其壓入土層,在插打過程中要不間斷地測量樁位和傾斜度,偏差要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樁間連接系及樁頂分配梁均在鋼結構加工場加工成成品,由履帶吊機起吊安裝。鋼管樁上安裝必要的工作平臺,以利于安裝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樁間連接系組件及樁頂分配梁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樁間聯結系組件、樁帽加勁板、樁頂分配梁各單元間焊縫滿足設計要求。
運梁棧橋臨時平臺貝雷梁直接安裝在樁頂分配梁上,對于分配梁兩側長度不足的情況采取型鋼抄墊。樁頂分配梁與貝雷梁之間采用型鋼作為限位件對主梁進行縱、橫向限位。具體做法如下:樁頂分配梁安裝就位后,貝雷梁采取整孔按組拼裝后分組吊裝就位法安裝,貝雷梁組吊裝就位后與分配梁間間隙采用薄鋼板抄墊密實,然后在樁頂分配梁上焊接縱、橫向限位裝置,連接各貝雷梁組之間的連接系,完成安裝。貝雷梁組在岸上預先安裝,2片或3片貝雷梁為1組、中間用連接系連接,采用平板車倒運至橋跨位置安裝。貝雷片均采用“321”型貝雷梁片,貝雷片應根據《裝配式公路鋼橋使用手冊》要求安裝。
①按方案定期做好運梁棧橋的檢查、觀測及維護:棧橋構件出現損壞應及時修復;定期觀測棧橋沉降情況,超出限值及時調整抄墊;定期觀測河床水位高程對棧橋的影響,河床沖刷深度大于設計限值時,應在四周拋填片石維護;人員通道僅允許人員通行及小型工具擺放,嚴禁超重堆放物料。②首次運梁前及運梁后對運梁棧橋各做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測量,若出現問題先進行分析,整改完善后方可后續施工。③運梁臺車運梁行駛時,遵循慢—快—慢的節奏,即慢速啟動,正常行駛,減速停止。④運梁棧橋需進行定期監控量測,縱橋向相鄰墩容許沉降偏差值為2cm;左右兩幅相鄰墩容許沉降偏差值為2cm;主縱梁跨中撓度容許值為2cm。
通過使用將鋼棧橋兼做鋼梁運輸通道,從而很好解決了在長江航道范圍內大噸位鋼梁運輸的難題。該棧橋不但可以滿足主體工程下部施工,而且也可兼做鋼梁運輸通道,提高了棧橋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措施費用。并且由于鋼棧橋承載噸位較大,鋼梁運輸更加安全,避免了采用水運運輸的安全隱患,減少了對長江航道的影響。此方法為后續類似施工提供了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