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堅決斗爭,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巨大成就,政治生態不斷凈化、社會風氣日益清朗。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全面從嚴治黨就要跟進到什么階段。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責任落實,只有各級黨委、紀委切實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實現壓力層層傳導,才能確保黨的政策落地生根不走樣,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清風正氣,享受到黨的關懷愛護。
責任制“長纓在手”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要讓管黨治黨真正嚴起來、緊起來、實起來,就必須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就必須做到政策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導。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擔當使命、落實責任是建設偉大事業的強大力量與必要保障。建黨伊始,我們黨就樹立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取得革命勝利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上報告更是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要擔當使命,黨就必須將自身建設得堅強有力,需要嚴明的組織紀律,需要清晰的權責制度。在過去的革命建設及改革年代,黨通過完善組織體系、建立健全責任制度,持續性地加強自身建設,團結人民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使黨建工作登上新臺階,取得顯著成就,同時也需要持續發力,繼續完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穩固已有成果,并奪取更大勝利。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需要嚴密的制度做支撐,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黨中央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不斷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各方面制度,將管黨治黨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明確了“兩個責任”的內涵;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十九大黨章增加了“強化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內容;之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類似文件、規定的出臺正不斷織牢、織密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籠子。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央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即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責任制度又包含三個內容,即明確責任、落實責任和追究責任。
抓落實保證成效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壓實責任。有了責任制度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實責任制度,讓各級黨委、紀委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命。
各級黨委作為管黨治黨的領導主體、落實主體、工作主體和推進主體,履行主體責任既是向中央看齊的具體行動,也是各級黨委職責的應有之義,只有真正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盡心竭力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從政環境和政治生態,才能切實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黨委能否落實好主體責任直接關系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效。一方面,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組織去實現,只有各級黨委切實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才能使上下聯動,形成合力,落實好黨建工作;另一方面,在黨內監督體系中,上級黨委的監督最為直接、高效,只有各級黨委充分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才能嚴肅黨內監督,形成良好政治生態。
要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心中有黨是根本要求,各級黨委必須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心懷“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務實為民是價值取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各級黨委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嚴從實是行動指南,各級黨委要刀刃向內,敢管敢治、嚴管嚴治、長管長治;自身過硬是底氣所在,只有黨委,尤其是一把手自身過硬,落實主體責任才有底氣和信心,人民群眾才會支持和信任。
各級紀委切實有效地擔負起監督責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保障。紀委落實監督責任必須聚焦主業,堅決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把職能聚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上來;必須強化監督,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抓早抓小抓細,形成威懾;同時紀委必須加強自身監督,正人先正己,必須加強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責任所系、使命所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關鍵看行動、根本在擔當。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是同一責任范疇的兩個方面,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削弱,而必須相互協調和共同促進。
嚴問責為了人民
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進行新時期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管黨治黨是事關民心向背、執政根基的政治責任,全面從嚴治黨要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
要全面從嚴治黨,就必須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各級黨委要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就必須注重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紀委要真正擔負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就必須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切實維護群眾權益,始終保持對腐敗現象零容忍的高壓態勢。要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不忘初心使命,永葆本色,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好深厚群眾基礎,凝聚強大社會力量。
要想讓人民群眾滿意,全面從嚴治黨就必須壓實責任,確保黨的方針政策不走樣,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黨的關懷愛護。除了要明確責任、落實責任,使權責統一、清晰明白,能各司其職,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還必須能追究責任。
必須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失責就要追究,這是“權責一致”原則的核心要義。懲戒失職失責行為,其根本目的在于督促激勵責任主體擔當盡責。要緊緊抓住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緊盯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抓得不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堅決、維護群眾利益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并予以嚴肅問責,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落到實處。
38075003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