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凡

俄烏沖突引發非洲多國糧食價格普漲,民眾開始囤積面粉、大米和其他主糧。法蘭西24小時電視臺13日稱,在突尼斯首都的一家超市,原本銷售面粉和粗粒小麥粉的貨架早已被搶空,僅剩一張寫有“每位顧客限購一公斤“的牌子靜靜地立在一旁。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很多人已經兩周沒有買到大米和面粉了。
突尼斯、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國家極度依賴自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的谷物,尤其是小麥。作為非洲谷物的主要進口國,埃及在2021年進口約1300萬噸小麥,其中85%來自俄烏。來自這兩個國家的谷物也滿足了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非洲人口大國超過半數的谷物供應。
由于干旱加劇和疫情肆虐,部分非洲國家的糧食產量持續走低,助推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尼日爾、布基納法索和馬里等國由于干旱天氣導致的糧食產量下降了超過10%。而在加蓬,小麥價格迅速飆升,僅在俄烏沖突第二天,50公斤裝面粉價格從16000西非法郎漲至19000西非法郎(1西非法郎約合0.01元人民幣)。世界銀行警告,食品價格的急劇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將使民眾陷入貧困。根據該行2021年數據,僅在尼日利亞,食品價格的上漲將導致約700萬人落入貧困狀態。
“我們目前正在從其他國家購買小麥,”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說。面對大范圍的糧食短缺,非洲多國政府轉而尋求來自其他地區的谷物進口。阿爾及利亞糧食局表示將從阿根廷或法國采購小麥。此前不久,由于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兩國關系交惡,阿爾及利亞剛剛大幅削減從法國的糧食進口。突尼斯的情況則更為嚴重,由于運輸中斷,最近幾周出現了全國范圍的主食短缺情況。為將食品價格維持在可控區間,埃及、突尼斯等國政府決定為糖、面粉、意大利面等提供補貼。
13日,阿根廷政府宣布,豆油、豆粕和其他相關產品的出口登記將立即停止。阿根廷政府正受困于嚴重債務危機,大是該國最大出口商品,可帶來美元外匯和稅收。東南亞國家嚴重依賴阿根廷大豆供應。美國農業部預計,2021-2022年度阿根廷將占全球豆粕出口的41%,豆油出口的48%。▲
環球時報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