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界鄙視鏈中,相對于加盟,直營一直給人“高人一等”的感覺,即使在顧客眼里,在直營店和加盟店的選擇上,他們也常常傾向于前者。而那些叫得響的餐飲品牌,如星巴克、海底撈、喜茶等均不接受加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品牌的保護,是對加盟模式先天缺陷的警覺。
首先,加盟商常常各自為政,一旦管控體系不完善,品牌持續走下坡路就會成為必然。開放加盟會帶來加速擴張,然而隨著無秩序地擴張,透支的不僅有加盟商的信任,還有品牌自身的價值。加盟市場的混亂對品牌價值的透支帶來的傷害是非常難以彌補的。
其次,由于加盟店無法像直營店一樣對于總部的戰略規劃迅速做出反應,一旦戰略行為被延遲或者執行不到位,品牌發展和企業前景也會受阻,這樣的后果不是多收幾十家加盟費就可以改變的。
此外,“麻煩多”也是一些大品牌不接受加盟的原因。知名餐飲品牌“有家酸菜魚”創始人張小平認為,“加盟店難以控制,如果想關店,涉及合同、租約等眾多問題,難以執行。”因此,有家酸菜魚堅持“永不加盟”。
號稱“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加盟店遍布全國三十余城,加盟店比例高達九成。2020年底,錢大媽在北京開店總數為7家,然而不到兩年,2022年1月19日,錢大媽就關閉了北京所有門店。
錢大媽官方給出的原因是“水土不服”——低估了北京市場的難度,導致房屋租金給企業帶來壓力,客流量也未達到預期。實則,真正原因還是錢大媽加盟模式的缺陷導致。
2021年9月,錢大媽就因加盟商維權事件被央視點名。據報道:加盟錢大媽時,加盟費、品牌保證金、設備采購費用累加后,前期投資至少需要40萬元,另外,錢大媽還會在5年合同期內向加盟商收取部分營業額作為?“品牌使用費?”。
不僅僅錢大媽,其他品牌的加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房租與人力支出都是不小的開支,加之近兩年疫情反復,對加盟店來說不亞于雪上加霜。營收不及預期,需要上交的費用卻絲毫未減,部分加盟店虧損是常態。
加盟店可以享受總部的品牌效應,但其負面影響也會殃及整個品牌,“一個老鼠壞一鍋湯”的概率會更高。
分析人士對楊國福未來在資本市場表現堪憂的原因之一,也來自于其加盟模式,并稱之為“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對此,楊國福在招股說明書上也表示,加盟業務使楊國福面臨多重風險,其中部分風險可能會對加盟商的收入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影響楊國福的品牌聲譽。
楊國福招股說明書顯示,楊國福并不直接管理加盟商,而是授權18家(截至2021年9月30日)第三方企業管理加盟店的經營情況。楊國福每年向第三方企業支付4000萬元左右服務費,與加盟店業績、采購額及新開店數量等直接掛鉤。
這種模式雖然分攤了管理成本,但也恰恰說明,楊國福團隊缺乏自建團隊和跨區域管理能力。一旦上市,這種增加層級的管理模式,不僅讓管理政策難以落地,楊國福對加盟商的控制是否到位和穩定,也考驗著這家龐大的以加盟體系著稱的企業。而由于直接監管的難度,在這種體系下,也難怪楊國福麻辣燙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了。
“最近十年,一直都不太看好加盟連鎖的模式。雖然加盟連鎖有利于暢通品牌方的資金流,但也會給品牌調性、食品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這是中國食品行業權威分析師朱丹蓬的觀點。
而署名為“龍貓君”的作者也曾撰文表示:為什么中國絕大多數加盟品牌都不成功。我一直沒有答案,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著名的餐飲創業者。他跟我說,因為中國大部分做加盟的品牌都不做品牌經營。不做品牌經營意味著不投入,所以店開了以后就是消耗和收割。所以看一個品牌值不值得加盟,也要看這個品牌是否只是單純收割用戶(加盟商),品牌有沒有投入。
3955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