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露 楊克功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習主席曾說過,“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當,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凡成大器者,必于苦難中造輝煌。長征路上,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吃樹皮、咽草根,用兩萬五千里的艱苦寫就革命軍人的赤誠。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在蘭考的風沙中吃咸菜、喝鹽水、戰風沙、治鹽堿,即便肝癌晚期,依然笑對苦難、戰勝苦難,在群眾心中永遠銘刻了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對于青年官兵來說,吃苦就是吃補,補的是精神、信念和力量。苦難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錘煉人的品格,彰顯人的氣節。只有甘于吃苦、敢于吃苦,才能不斷在苦中礪志、苦中長才、苦中建功。
敢于直面困難、迎接挑戰、擔難解難是黨員干部的優秀品質,也是干事創業的必備要素。王忠心入伍時只有初中學歷,面對導彈部隊最難的測控專業,從高難度的高等數學學起,最終精通近20 個導彈崗位技能,先后數十次圓滿完成重大任務,成長為“導彈兵王”。抗美援朝時期,敵我實力懸殊,戰斗英雄王海勇于碰硬、以一當十,擊落擊傷9 架敵機,打出了志愿軍的威風。青年官兵要有不怕困難的勇氣、迎難而上的志氣、戰勝困難的豪氣,面對硬骨頭、難任務,敢第一個站出來、第一個沖上去,才能披荊斬棘、破浪前行。
黨員領導干部是民族復興、強軍興軍的脊梁骨,肩負著時代、歷史和人民的期望,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承壓負重、勇立潮頭。“核司令”程開甲,半生埋名為國鑄盾,打造國之重器,最終不負眾望,用戈壁灘升起的蘑菇云挺直中國人的腰桿。“鐵肩膀”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壓擔子、加碼子中,才能練就壓不垮的從容淡定。青年官兵要自覺把重任當使命、把危機當機會,勇挑千鈞重擔、敢接燙手山芋,方能在重任面前敢字為先、干字當頭,勇于擔當、善于作為。
面對艱險,要堅定斗爭意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決不能碰到一點危險就畏縮不前,要努力成為敢于斗險、善于化險的勇士。“排雷英雄”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在復雜的雷場中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以血肉擋住了危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廣大黨員干部勇站排頭、擔當盡責,“危險的地方,我第一個來”,陳薇敢為人先,以身試藥,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開展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陸軍軍醫大學毛青深入一線,帶頭進入紅區,不顧生命危險全力搶救危重癥患者。唯有勇于擔險,才能練就一身硬骨頭、一腔沸騰血;唯有平時忘我、戰時忘死,才能橫刀立馬、所向披靡。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要用堅定的信念、鏗鏘的足音,將擔當落實到具體行動中,融入到日常工作里,轉化為從政為官的內在修養,轉化為履職盡職的使命初心,爭做新時代敢擔當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