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增強港口競爭力,解決港口污染物排放過度造成的污染問題,兼顧港口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寧波舟山港2010―2020年的運營情況為例,在綠色發展的視角下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構建寧波舟山港港口競爭力模型,對寧波舟山港的港口效率進行評價,為港口發展提出建議:進一步優化港口規模,追求投入與產出的匹配度,推進港口生態建設,完善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加強環境污染防治體系。
【關鍵詞】 寧波舟山港;綠色港口;DEA模型;港口效率
0 引 言
港口作為海上運輸網絡體系的樞紐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國際貿易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港口業務量劇增,港口污染物排放問題日益嚴重。“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是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價值取向,綠色發展成為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港口作為綜合交通運輸的重要節點,在保證競爭力和經濟利益的同時要兼顧環境效率和資源的集約利用。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綠色港口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明顯滯后。筆者在綠色發展的視角下,以寧波舟山港為例,對我國港口的競爭力進行模型構建和測評,以此來明確港口具備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通過整合資源、改進不足來提高港口綠色發展水平。[1]
傳統的港口效率評價指標體系著重選擇與經濟效益相關的指標,缺乏與港口綠色生態環境相關的指標,因而忽略生態效益的港口效率評價結果及發展建議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綠色低碳港口的發展趨勢。只有了解我國港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在綠色港口改革中找到改進方法,并應用現代化先進技術手段合理配置港口資源和提升港口的協調平衡能力,才能讓綠色港口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寧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東北海岸,背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工”字形交會處,是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t的大港,也是世界集裝箱運輸發展最快的港口。寧波舟山港不僅是我國大陸重要的集裝箱遠洋干線港,也是國內最大的鐵礦石中轉基地、原油轉運基地、國內重要的液體化工儲運基地和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和糧食儲運基地,是我國的主樞紐港之一。筆者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法,在綠色發展視角下對寧波舟山港的港口效率進行分析和研究。
1 研究方法和數據選取
1.1 研究方法
DEA法是根據多項投入指標和多項產出指標,運用線性規劃方法對具有可比性的同類型單元進行相對有效性評價的一種數量分析方法。DEA法的基本思想是對決策單元(DMU)的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每個DMU效率的相對指標,然后將所有DMU效率指標排序,確定相對有效的DMU,同時還可以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者弱DEA有效的原因,以及應該改進的方向和程度。[2]
1.2 選取數據
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得出統一標準的綠色低碳港口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筆者結合數據可得性、準確性及指標合理性,選取碼頭長度、泊位數量、萬噸級泊位數、氮氧化合物總排放量等4個投入指標和營業收入、凈利潤2個產出指標。
2 實證分析
選取2010―2020年寧波舟山港相關指標數據(見表1)為樣本。
2.1 DEA模型結果
運用MAXDEA軟件,以寧波舟山港2010―2020年11年的運營情況為DMU。根據寧波舟山港運營相關數據及DEA模型計算,寧波舟山港港口效率評價結果見表2。
2.2 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表2可知:選擇的4項投入指標、2項產出指標數據經模型計算,2012年、2013年、2019年、2020年DEA有效,表明這4年寧波舟山港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和經濟收益等方面的投入和產出達到了較優的組合,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有效;2010年、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DEA無效,表明這7年寧波舟山港低碳綠色發展的投入和產出未達到最優關系,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經濟收益等方面的投入沒有達到預期的產出。評價結果中,2010年、2011年、2015年港口純技術效率均為1,說明規模效率低下是導致綜合技術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效率低是由于規模與投入產出不匹配,需要進一步優化港口規模。
寧波舟山港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近年來持續增加港口環境保護投入,相關部門也大力推進綠色港口與綠色航道的建設。DEA模型計算得到的寧波舟山港競爭力并不是穩定上升或者下降趨勢,而是波動的。這表明寧波舟山港還未形成穩定的港口綠色競爭力,仍需繼續推進港口生態建設,完善環境管理體系,制訂環境管理計劃,加強環境污染防治體系建設。
3 建 議
(1)提高海鐵聯運水平。鐵路運輸具有成本低、運量大的優勢,不僅經濟效益高,而且能耗低。據統計,鐵路運輸可減少20%~30%的能源消耗,因此海鐵聯運水平是綠色港口發展的重要體現。2020年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全年業務量超100萬TEU,環比增長25%,但僅占集裝箱總吞吐量萬TEU的3.48%。我國海鐵聯運發展水平遠低于發達國家,需進一步完善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海鐵聯運。
(2)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利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近年來,寧波舟山港持續增加在船舶岸電供應、集卡使用“油改氣”技術、龍門吊“油改電”技術、牽引車釆用“一拖多掛”技術及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應用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港口用能方式轉變存在不足,碼頭生產設備依然以傳統能源為主。
(3)完善監督管理和評價體系。目前,寧波舟山港的管理部門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港口綠色發展評價體系,導致綠色港口的建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港口環境監督管理部門不能及時反饋港口真實情況,規章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執行和評價,難以通過量化指標制訂統一的標準評價體系。寧波舟山港要意識到自身港口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抓住綠色港口建設中的關鍵環節,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使港口實現精、準、穩的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勇. 綠色港口評價體系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9.
[2] 劉家軍,蔣朝哲. 港口競爭力評價模型研究[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2(4):99-103.
收稿日期:2021-07-12
作者簡介:徐超波(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161350118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