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h Zhang

Aanchal是一件雕塑裝置作品,結合床、天梯的建筑構成,王嶺應用老木料和鑄鐵部件,構建出一個能夠滿足物理及精神上遮風避雨需求的場所,材料的應用單純而極致。

王嶺生于成都,16歲到英國求學,本科就讀于曼徹斯特大學,又在伯明翰大學獲得研究生學位。他的創作聚焦于如何突破限制,產生個體新思考。?

墻上的藝術裝置由家具余料構成,彰顯力量美。
年輕的藝術家王嶺剛開始探索創作之路,2017年進入藝術及家具創作領域的自我探尋,短短不到4年的時間,他就帶著作品參與了廣州設計之春和西岸藝術設計博覽會,受到一定關注。如今他在北京東北邊的草場地設立了工作室兼展廳。如今的草場地是中國原創設計的聚集地。雖然設計師王嶺是這里的“新住客”,但是他開始創作并發表作品的動力則與草場地的人事物相關。
王嶺發表的第一個家具作品系列成熟且完整,讓人很難想象他并非“科班”出身。他16歲前往英國求學,本科和研究生選擇了會計與金融學、營銷學專業,回國后卻從事家居、室內設計、品牌策劃等工作,同時開始收藏藝術品,嘗試創作一些架上藝術品……在歐洲求學期間,他曾受到Brutalism(粗野主義)建筑的靈感啟發,回國之后,到四川的藏族聚居區,往返于理塘、甘孜和阿壩感受那里的自然,成為王鏞生活軌跡的重要部分。雖然歷史和文化都在不斷的回顧和前進中演變、突破,但那里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精神,早早在他心中留下了烙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王嶺對當下的社會和人文環境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也成為他創作的重要養分。日后他與知名策展人溫浩、宋濤等人相識,兩人開始鼓勵他創作,這才真正推動他做出第一個系列《Dharmalpala》。事實上,宋濤所創辦的Yuan美術館就位于草場地,而王嶺的第一次展覽也在2021年于此發生。

1.作品表面保留了老木本身的肌理,連接件使用了鑄鐵板和老式鐵道釘固定,將觸感與視覺融洽的結合,產生威猛的視覺效果。

2.帶梯子的裝置Aanchal靈感來自古建筑學”天梯說“的理論。遠處的裝置是一件結合照明及書桌功能的藝術設計。

?3.Laksmi 玄關 II 的主要材質是老木料和淬火鋼板,底座由30余根六棱柱體組成,靈感來自于王嶺在藏地旅行時看到的玄武巖山體。

遠處佇立在墻角的高背椅Muni的創作靈感來自國王座椅的形態。畫面中心坐踏的主要材質是老木料、淬火鋼板和科技面料。使用者坐上去以后與作品融為一體,有悠然自得的感覺。右下角的Dharmabha Naka座椅結合建筑的梯形結構和粗獷形態,給人威嚴的印象。標題
在第一個系列的起初,他曾在30多張自己創作手稿中選出了12張,重新推敲每一個細節。他試圖運用老木料、淬火鋼板、鑄鐵、黑曜石、牦牛絨等材料交融尋找一種平衡。你能夠感受到粗野主義建筑風格和藏式建筑的結構在其作品中產生混沌,并傳達出一種獨特的美感。目前他的創作包含不少體量較大的藝術設計,它們通常具備“家具”的使用功能。除此之外,作品更多地在形式、材料及美學上值得人細細品味。例如一件超過兩米,同時具備照明功能的黑色木頭立柱,其實能讓人從中閱讀到這位年輕藝術家對功能、材料乃至藝術精神的探討。王嶺說:“在融合的文化背景下,我自發地有一種創作的欲望和動力去思考在人類文化進程中如何形成新的視域。”仿佛沉寂的火山在漫長的醞釀過程中迎來爆發時刻,黑色、堅硬、隱晦的混合物被巨大的力量推動并噴薄而出,讓觀者內心的震撼無所遁形。
工作室不算太大,200多平方米的空間被門廳隔為兩個區域。不同于以往我們常見的四白落地,這里所有的墻、頂、地,皆被一層細膩又隱約展露肌理的微水泥包裹。天花板上的磁吸軌道燈可以理解為簡潔空間里唯一存在的裝飾,穿插的形態傳達出極簡和尖銳。但當它們亮起時,柔和的平光向下漫射,和幾扇大落地窗透過的光線不同,它們細致關照到每一個角落,將空間中所有黑色體塊上的溝壑放大,將清晰的物態推向你眼前……王嶺每個月都會從成都飛過來小住幾天,在那些時刻,他本人的思考、極簡的行囊與這個空間共同傳達出一致的主題、一種平靜。
無論在作品中呈現怎樣的感性形態,最終王嶺都會回歸現實與理性,這體現在家具的尺度與舒適度上。“在很多人看來藝術就是藝術,使用家具就是家具,但我卻覺得藝術能劃分到使用的領域,才更具有意義。”他說道。
35545019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