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lu

在許京軍家里的茶室,窗外就是一片茶山,自然被引入了日常生活中。

許京軍特別選擇Dulton出品的淺色收納柜來平衡以柚木為基底的空間。柜子上的橙色幾何形花器富有雕塑感,出自法國陶瓷工作室Atelier Polyheder。深色花器為韓國手工藝人的作品。墻上掛著一位曾經在北京參加展覽的法國女性版畫藝術家的作品。

客廳的角落柜為20世紀60年代的古董家具,由Arne Olsen設計。角落柜上的臺燈是許京軍在英國旅行時從古董市集上覓得的。沙發前,名為Zig-Zag的茶幾是法國建筑師Louis Sognot在20世紀50年代的設計。
設計師許京軍一家人居住在杭州西溪濕地附近一個生態頗佳的小區之中。我們從樹木茂密的林蔭道拾級而上,暖陽中各種植物色彩繽紛,而許京軍家樓下的那棵楓樹尤其艷紅燦爛。7年前,因為女兒小學入學,他們舉家搬到了此地,但搬家絕不僅限于學區選擇這個原因。許京軍熱愛山野自然,又深諳家庭生活對于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他和太太來到這個當時尚未完工但擁有良好自然風貌的小區時,“我們發現在家里開窗便可看見茶山,幾乎當場就決定在此安家”,許京軍回憶道。“現在,從家到女兒的小學,單程步行只要15分鐘。通過每天早晚兩次的步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植物,感受到顯著的四季變換,甚至還會在路上遇到不少小動物。當然,我們順便還可以聊聊女孩的心事。”
當入戶門打開后,首先進入一個并不大的玄關門廳,這成為內屋和室外的一個過渡空間。一側的墻面自下而上裝設了定制的柚木收納柜,另一側的窗外是美好的山景,采摘于山野的果實和植物熏香點綴其中,生活感十足。許京軍希望門廳空間除了擁有保證屋內的安定感、隔音隔塵、收納等功能外,還可以在精神層面上具有從外界回歸家庭時的“洗禮性”。他特別前往富陽,和當地的美院雕塑家一起,從泥稿開始,以銅雕的制作工藝,澆筑了門廳的整塊金屬地面。地面被7年的光陰打磨得低調沉穩,在自然光線的照射下閃耀著令人安心的金屬光澤。
玄關后就是廚房,許京軍特別設計了一個出餐窗口。這源于他兒時的記憶——北方的炕床和連通廚房的方便傳菜窗口。這個方便敞亮的設計讓一家人可以自由舒暢地使用廚房,享受食物,甚至連女兒都愛上了廚藝,經常自制菜單,準備各種餐點給家人和朋友吃。在人少的早晨,許京軍和太太兩個人經常坐在出餐小窗邊吃早餐,怡然自得。在廚房之后,客廳、書房、茶室、主臥、次臥自然延展開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古董家具和小擺件如同生長于空間之中一般,舒適而愜意。家中的陳列經常會由許京軍根據生活和心境的變化而改變,令人驚訝的是,經過7年的生活歷練,家里依然整潔如新。“在我們家,每個角落我都愿意待著。我的同學們也很喜歡來我們家,最受大家喜歡的是墨綠色的洗手間。”許京軍的女兒笑著說。
“一個美好的家不是視覺上好看就可以了,它應該尊重每一個生活于其中的人,讓每一個人舒適地生活于其中,休息、學習、思考……積蓄內在的能量,并傳承好的家庭精神”。許京軍這么說道。“尺度”是他一直提及的關鍵詞,他認為這是造就一個家舒適的重要“底色”。他用家里的木制系統對此作出詮釋。儲物系統、門窗結構,甚至踢腳線、門板、窗框的寬度,都是他根據空間的關系比例和功能上的平衡,經過深思熟慮后定制的。隱形的儲藏空間更是精彩,例如主臥內的壁柜收納、茶室床榻下的收納等無一例外地在視覺以及使用上進行了優化。同時,材料的可回收也是他思考并實踐的重點。家中所有柚木地板都使用特殊工藝拼裝,可以在搬家之際被完全回收再使用。“好的尺度等于好的底色,有了好的底色,空間才能服務于好的生活。”

杭州室內設計師、斯所建筑設計的創始人許京軍和太太以及女兒在客廳。女兒由于一套以排球少年為主題的漫畫而喜歡上了排球,不僅申請加入了學校校隊,在家里也經常球不離手。
不得不提的還有家里近千本書籍,從客廳到書房擺得滿滿當當。許京軍每天清晨5點便起來閱讀,從梁思成的古建筑到伊夫·圣羅蘭的時尚王國,他都用內心與之對話,還按照門類整理出不同的筆記。“每本書背后都是一個人,他有著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觀點。只有不斷閱讀,我才能新陳代謝,擁有真正的能量。”
我們一起落座飲茶“。來,姑娘。”許京軍喊住了正要出門返校的女兒,兩人來了一個大擁抱,自然而溫暖。在采訪中,每當有需要女兒協助的部分,他也總是這樣輕輕喊一句“姑娘”,征詢女兒的意見。這種平等、溫情的家庭關系何嘗不是這個家最感染人的美好能量呢?

走廊上的斗柜是上世紀60年代的北歐中古家具,因為尺寸合適,許京軍便淘來作為日常使用。墻上版畫為藝術家Gigi Pedroli的作品,購于意大利旅途中,當時藝術家已經有80多歲高齡。

靠墻的明式風格邊桌來自馬可樂古典家具博物館,年代為清末民初,保存狀態良好。這種形式的邊桌通常被稱為四面平馬蹄腿羅鍋棖,以黑棕色大漆塗飾。邊桌上的花器源自設計師MarieMichielssen的“風與火”系列。餐桌來自Henrry Hansen,根據用餐人數可以自由延展打開或收納。餐椅來自Arne Vodder。

連接客廳和陽臺的空間中放置了一張書桌,家庭成員可以在這里舒適且專注地學習或工作。

1.推窗可見茶山的茶室空間兼顧客臥功能。許京軍端坐的茶床下是他特別設計的可以收納行李箱等大件物品的隱形儲物系統,拉板可以方便開合。

2.根據空間尺度設計定制的木質系統,在空間中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底色”,無論邊框還是門窗,都可以讓人細細看上很久。

3.藤笪飾面拉門之下是家庭空間中不可缺少的收納空間。一側書籍上的臺燈來自意大利的古董市集。

4.玄關空間以許京軍研發并參與制作的銅質地面為亮點,隨著時間的變化,地面顏色會更為溫潤。一側立有落地收納柜。


2.廚房和餐廳之間的小窗口設計源自許京軍的童年記憶,也是家庭日常享用早餐的場所。

3.墨綠色的衛生間是女兒同學們最為羨慕的空間。良好的設計令這個并不大的空間在日常使用和收納清潔上都面面俱到。許京軍太太笑說就連遇到電商大促給家里囤貨時,這里都有足夠的空間。

4.陽臺上也有很多許京軍設計定制的木質系統。桐木框架加上藤笪飾面,成為洗衣臺的保護和隔離,不失功能性,也美化了陽臺區域。

在主臥,簡約的睡床出自Cassina,由已故知名意大利建筑師Carlo Scarpa的兒子Tobia Scarpa設計。
32405019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