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我國水生態環境總體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當前,我國水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富營養化、飲用水源地污染、地下水與近海海域污染、新污染物、生態用水短缺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中國工程院于2021年開展“面向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安全保障戰略研究”咨詢項目, 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到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中,瞄準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戰略目標,針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水安全保障的突出問題,開展了全過程、多層級的水生態環境安全戰略研究,為“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規劃以及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對策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生產之要,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健康的、可持續的水資源平衡是優化國土空間利用保護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我國水資源總量巨大,但是人均水資源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變異顯著,水資源與土地、礦產等其他自然資源和人口經濟要素的時空匹配性較差,水問題嚴峻復雜。2020年,中國工程院啟動開展“水平衡與國土空間協調發展戰略研究(一期)”重大咨詢項目,在科學解析區域水平衡基本概念與內涵的基礎上,闡明了我國水平衡總體特征與關鍵水循環要素演化規律,從水土資源適配性角度系統闡述了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與保護修復中存在的主要水平衡問題,提出了促進水平衡與國土空間協調發展的戰略對策與建議,為國土空間的系統保護修復和高效集約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理論參考。
受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托,中國工程院于2021年組織院士專家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總體情況開展評估。在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ㄗ灾螀^、直轄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院士專家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充分肯定了法律實施取得的顯著效果,深入總結分析典型地區水污染防治經驗做法,結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和國外先進經驗做法,指出法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創新水環境管理體系,提高執法監管效率,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等策措施和工作建議,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和專業參考。
本期??瘏R集了以上三個重大咨詢項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期望能夠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支撐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