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中心幼兒園,江蘇 常州 213000)
繪本的類型和題材各不相同,不同繪本對于幼兒的影響也存在著顯著差異。因此,在將繪本閱讀引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時,首先應立足于幼兒的身心規律以及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并將繪本閱讀融入幼兒語言、音樂、美術等不同技能的培養中,在幫助幼兒豐富知識的同時,也能不斷提高實踐能力。
繪本閱讀中通常包括圖形、圖案和色彩,因此,在開展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繪本材料中的美術元素,幫助幼兒在閱讀繪本時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美術元素的影響,從而不斷提升審美能力。比如,繪本《飲料里的小惡魔》在構圖上相對較簡單,同時,繪本中也有部分留白區域。對于幼兒來說,在閱讀到留白區域時,能夠自行發揮想象,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幫助幼兒拓展了認知,并為幼兒審美情趣的提升帶來了積極作用。而在繪本《變色鳥》中,顏色豐富多彩且不斷變化,教師則可利用繪本中的顏色規律幫助幼兒提高對顏色的感知能力。比如,每一個幼兒扮演一只不同顏色的變色鳥,使用不同的彩紙為自己做一件小衣裳。通過這一活動,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其對顏色的審美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通過為鳥做衣服的手工活動,也能幫助幼兒培養愛護自然動物的意識。
通常情況下,繪本材料不僅具有趣味性,同時,也包含一定的知識性。通過將繪本閱讀引入幼兒的一日活動,能夠幫助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比如,繪本通過設置能夠吸引幼兒的不同情境,并將數學知識融入這些情境中,幼兒則能夠在閱讀時,感受到不同場景中的數學現象,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從而幫助幼兒形成系統性的數學理論。具體來說,大多數繪本中都涉及了數字,甚至是簡單的數字加減法,通過閱讀這些繪本,能夠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數學計算。比如,在繪本《新房子和舊房子》中,則設計了這樣的情景:新房子中有三個人,舊房子中有五個人,有一天,舊房子里有三個人被邀請到新房子參觀。在閱讀到這里時,教師則可提出問題:“如果被邀請的人都去了新房子參觀,那么此時舊房子里還有多少人?新房子里還有多少人?”通過尋找此類問題的答案,能夠幫助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加減知識,從而為其培養數學意識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也能幫助幼兒將數學計算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除了數學知識之外,部分繪本中也包含了豐富的英語知識。近年來,英語繪本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學習熱情,也能幫助幼兒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并為幼兒后期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繪本I Am a Bunny中,不僅涉及了I Am 等簡單的英語表達句型,同時還涉及了許多的動物單詞,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幫助幼兒了解各種各樣不同動物的同時,也能幫助幼兒了解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更能學習到基本的英語表達句型,積累一定的英語單詞,從而幫助幼兒后期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幼兒園在開展一日活動時,經常會以游戲為活動形式,將繪本閱讀融入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提高游戲體驗,也能幫助幼兒在更輕松愉快的環境下獲得技能的提升。
首先,表演游戲。通常情況下,繪本對于人物的神態、動作及表情等會進行細膩的刻畫。而幼兒通過觀察人物表情,則能夠對人物的善良和邪惡進行區分。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可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的作用和優勢設計表演游戲。比如,繪本《森林里的糖果屋》中講述了小兔子為其他動物制作糖果的過程,而教師則可利用這一游戲組織幼兒開展不同動物做糖果的表演游戲。為了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還可對場景進行設計和布置,并提供廚房用具等道具,確保幼兒能夠以高昂的熱情完表演游戲。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提高了故事閱讀的能力,同時也學到了豐富的知識。
其次,通過在體育游戲中融入繪本閱讀,能夠對體育游戲進行創新。比如,在閱讀《一起捉迷藏》的繪本時,教師則可在繪本閱讀時組織幼兒進行捉迷藏的游戲,通過閱讀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從而找到小動物的藏身之處。為了提高游戲的難度,在隱藏小動物時,可使用與小動物身體顏色相同的顏色來隱藏動物,不僅能夠幫助幼兒豐富對于動物的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對顏色的認知水平。通過采取這一教學手段,既幫助學生鍛煉了身體,同時也提高了對動物和自然的認識程度。但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時,必須將幼兒的身心特征與體育活動的難度和強度相匹配,否則則會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最后,美術游戲。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主要形式,美術游戲也是一日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將繪本閱讀融入美術游戲,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并提高幼兒對圖形和顏色的感知能力。比如,在繪本《貪吃蛇》中,則描繪了一條蛇因為吃了不同的食物,身體顏色就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通過閱讀這一繪本,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對顏色的感知水平。但在將繪本閱讀融入美術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幼兒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完成美術作品,不僅激發了對美術的興趣,開拓了其思維,同時也為其后期的繪畫學習奠定了基礎。
除學習技能的提升外,繪本閱讀中包含的生活常識也對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帶來積極影響。為了將繪本閱讀更好地融入幼兒生活,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激發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在提高幼兒閱讀效率的同時,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在教室中設置閱讀角,或充分利用走廊等,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從而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在安靜且舒適的環境中感受閱讀的魅力。
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幼兒在閱讀繪本時通常表現得較乏力,且也缺乏閱讀耐心。因此,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應與幼兒一起參加閱讀,并對幼兒進行指導,引導幼兒對繪本上的圖片進行仔細觀察,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學習繪本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其觀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與幼兒共同閱讀繪本時,還應不斷向幼兒滲透閱讀方法,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閱讀《小熊維尼》這一繪本時,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上的內容,判斷小熊正在做什么,逐漸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教師可對幼兒積極引導,并向幼兒講解繪本中包含的知識以及繪本傳達的哲理,幫助幼兒加強對生活的理解,并通過將繪本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比如,在閱讀《我要去刷牙》這一繪本時,教師則可向幼兒講解刷牙的重要性,并對刷牙的正確方法加以示范,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動作并進行模仿,掌握正確刷牙的方法。在此情況下,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將得到不斷提高,同時也能認識到不刷牙的危害,從而培養幼兒早晚刷牙的良好生活習慣。
可通過科學繪本的閱讀,使得幼兒可以對閱讀產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謂科學繪本是指在文本之中融合了科學知識,通過文字、圖像、色彩加以表現的圖書畫,憑借繪本之中的色彩、圖像、文字加之教師的適當指引,正確理解科學繪本中傳遞的主要內容,是一種和閱讀行為有關的閱讀素材,也可將其稱之為科學閱讀活動。借助科學繪本的閱讀,也可促使幼兒的科學學習,通過適當的方式尋求圖像、色彩、圖文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相互映襯,為幼兒傳遞科學知識、幫助豐富科學經驗。科學繪本之中包含不同內容和不同的展現形式,因其獨特魅力,因此可以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散發積極影響作用。
通過實際開展科學繪本閱讀活動,除了一日活動之中的自主閱讀、科學繪本探索活動之外,還可在日常游戲之中加入科學繪本的表演。例如角色游戲之中的表演,開展主題為“科繪故事家”的相應游戲活動。幼兒會將讀過或自編的課外科繪小故事形象生動展示出,和小伙伴之間分享。此外,教師還可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系列活動,例如“繪本展示總動員”“繪本畫家”等,通過繪本這一載體的應用,可以使得幼兒感受到科學繪本其中的魅力所在。通過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促使幼兒多方面才能的充分展示,并且家長也積極參與到科學繪本閱讀活動之中,輔助教師一起為幼兒的正確認知形成發揮積極影響作用。例如每學期組織一次的親子繪本劇表演活動,由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其中。首先,閱讀繪本之后,通過交流感受其中的科學知識技能,最后一起設計表演活動所需的服裝道具、具體的表演內容,以及要傳遞的中心思想等。在此過程中,不但可以強化幼兒的思維邏輯,還可以使其掌握發現探究、發明創造的技能,通過豐富多樣的內容,促使幼兒才能的充分展示與強化。
現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幼兒科學讀物,繪本的數量也眾多。面對如此復雜的繪本內容該如何進行合理選取,是教師需要重視的內容,通過怎樣的科學閱讀材料使用,才可以促使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也是關注的重點。在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最大程度激發幼兒的創造想象和提升邏輯思維,促使科學素養的達成。于科學繪本閱讀資源的選取方面,一般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個性特點、學習需求為基準進行正確的選擇和合理應用,以生活和在幼兒園的活動為切入點,重視科學繪本活動的生活化、趣味化發展。通過探索與實踐開發課程資源,使其充分發揮最大影響作用,進而促使高質量科學繪本教育活動實踐的達成。例如針對小班幼兒選取的讀物資源中,要注意背景的清晰化,其中融合幼兒喜愛的卡通圖像等,有利于幼兒的興趣激發和學習積極性提升。對于中班的幼兒,選取的科學繪本資源以動物為主要圖畫,包含三個或以上的形象。通過相應的情景性語言設置,促使中班幼兒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除了動植物的設置之外,還要關注自然界中更多現象的融合,進而幫助幼兒可以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圖書角”開辟新的學習活動區,設置主題為“科繪館”,將教師和日常幼兒收集放置的科學繪本進行展示,利用晨間的游戲或休閑時間,自由自主地對不同科學繪本進行選擇和閱讀。通過閱讀與觀看,實現和圖畫以及文本內容的交流,尋找正確的科學答案,通過科學知識的掌握,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在實際開展繪本一日活動期間,對于繪本資源的選取,教師要具有區分使用的意識,一些繪本的內容適合幼兒自主閱讀學習的需求,但另一些繪本的內容更適合改為動手探究實驗。日常注重此類繪本的挖掘和使用,通過設計、改編將其轉為不同的科學繪本探索實驗活動。通過此種教學模式的開展,由選材到設計到后續的實驗開展,要遵循凸顯以幼兒為主的教學原則,以幼兒角度為切入點進行觀察深思,明確應該如何對實驗活動進行優化,掌握其中的科學重點與難點,積極營造出探索質疑的學習氛圍和實驗探究氛圍,促使幼兒和繪本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激發其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探索欲望促使科學素養提升的同時,使得繪本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狀態。
例如在《天才小釣手》這一科學繪本之中,內容講述的是小人國的小純,在為自己的好朋友織帽子的過程中,將鉤針掉落到地板的縫隙里,也由此引發了一個故事。在探究實驗活動中,教師可以繪本的內容為基礎設置本課的學習導入,積極為幼兒創設相應的情境、提供材料,提問幼兒:是否能想辦法幫助小純將掉落在地板縫之中的鉤針取出?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探索發現,運用磁鐵可以很快地吸出掉落地板縫之中的鉤針。由此,對磁鐵有一定的認知,并順著繪本的情節繼續幫助主人公小純將地板縫之中更多的東西盡可能用磁鐵吸出。由此一來,通過科學繪本和探索活動的銜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將繪本閱讀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幫助幼兒在更輕松、更和諧的氛圍下不斷提升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掌握更多的學習和生活知識,從而為幼兒后期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繪本閱讀的作用和優勢,根據幼兒的身心規律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并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在繪本閱讀中豐富知識,提高生活和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