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偉,王玉紅
1.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2.沈陽市人力資源服務與行政執法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和行業、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立足于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理念,準確把握崗位能力需要,突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1]。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是學生在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一定技術要求基礎上,通過實踐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以實際操作為主,使學生提高操作技術水平,掌握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實踐教學是一個學生成長為專業技能人才的必經之路。通過對職業崗位能力進行分析,確定職業崗位具體需求,明確學習內容及相應操作、評定標準,建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2],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綜合能力、思想政治覺悟、操作技能水平。因此,課程改革刻不容緩,尤其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需進行必要的改進和補充。
突出應用性、實用性原則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的根本,是一種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職業教育。在專業培養目標方面,高等職業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樣嚴格要求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是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和實用性,最終為實現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大實驗教學任務的完成做準備。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對實踐技能的要求遠遠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把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作為發展的驅動力,把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改革的方向,這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3]。
學生只有進行實踐教學,才能完成技能的提升,才能完成從一名普通學生到具有一定技能的學生、再到具備某一項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的轉變,可見實踐性教學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4]。近兩年,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開展了理實一體化試點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了完美結合。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把實踐教學環節與職業崗位能力相適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職業素質能力與職業崗位操作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應突出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多元考核體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技能精湛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按照“以人為本,以德育人,重視理論,強化實踐”的教育理念,以實踐教學為突破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逐漸形成課堂講解、實訓車間訓練、生產實訓、生產任務檢測、畢業實習為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突出金屬材料性能分析實踐性的特點,建立“加強實踐教學,滿足職業崗位要求”的教學理念,進一步完善特色實踐教學體系。以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為例,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說明,一是滿足“主線”要求,即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應用能力;二是要將就業崗位工作內容與技能學習內容、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三是按照目標要求進行訓練,即課堂教學理實一體化、校內實踐訓練、專項資格培訓;四是模擬企業生產要求進行檢測報告單填寫,即在校學生完成了在企業生產所需職業技能的培訓,做到走向工作崗位無縫對接;五是做好保障,即教材保障、實訓大綱保障、實踐技能考核保障、高素質實踐教師團隊保障和實訓基地保障。
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教學重點難點以動畫形式展示;錄制大量的實踐操作視頻,對于典型的生產案例,通過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深刻了解實際生產過程。同時,適時將生產工件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理解基礎理論知識;同時課程全程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結合,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自我學習。教材與時俱進,置入二維碼,學生可以通過掃碼觀看教學視頻;課后設置活頁任務單,完成實踐任務檢驗,多方位全方面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在堅持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情景;基礎學習階段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實踐教學以實際操作為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進行學習的必要手段,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會所有知識點,因個體不同,學習的接受程度也會有所不同。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資源有課程教學視頻、實踐操作視頻、教學設計、單元導學、在線測試、問題討論、名家講壇等多個模塊,線上資源豐富,學生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隨時進行查缺補漏,也可與教師實時進行互動答疑,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此教學方法分五步完成。一是教師向學生介紹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項。二是教師示范,教師現場對每個操作步驟進行展示和講解,并對重點和難點做重點講解。三是學生操作,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學生進行模仿并獨立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操作給予點評,指出改正事項。四是學生反復練習,教師解答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技能指導。五是成績考核,在每節課結束時,教師對學生理論知識、技能點、操作規范性及學習態度進行測評。
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更好適應工作崗位能力要求,采用下發實際生產任務單檢驗的教學方法。學生著工裝,在實訓工位上模擬生產,按照生產任務單完成項目。學生通過綜合實訓項目得到鍛煉,將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建立“加強實踐教學,滿足職業崗位要求”的教育理念,渤海船舶職業學院已經成立對外金屬材料分析檢測中心,承接各項金屬材料的檢測分析任務。在檢測中心接到實訓任務時,會對部分學生進行開放學習。學生可以學習到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為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對于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設備和人身安全,將職業道德融入實踐教育。
職業技能的培養是高職高專專業教學的核心,為了提升職業教育的服務水平和能力,必須加強技能培訓[5]。全國大學生各類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對于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氛圍、推動職業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材料工程系積極參加各類學生大賽,如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大學生技能大賽(焊接、材料成型賽項)、挑戰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學生均斬獲佳績。各類大賽對學生的技能和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利用專業優勢將自身想法融入其中。通過各類大賽的歷練,不但使教師和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而且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以技能考核促實踐,督促學生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隨著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現有教學的需要。因此,需通過調研制定方案對課程考核加以改革;同時根據各專業對接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加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部分考核。實踐教學部分考核以實踐操作、現場提問、報告書完成等為主要內容,通過增加實踐部分的考核,可以促使學生更加重視技能學習,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降低課程的考核難度,提升學生的專業課學習興趣。
綜上,根據職業崗位目標進行定位,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不僅提高了學生職業能力,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生產實踐、了解社會的機會,而且增強了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提升了專業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